-
公开(公告)号:CN1159281A
公开(公告)日:1997-09-17
申请号:CN96119684.X
申请日:1996-11-2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7/027 , A01K61/00
CPC分类号: Y02A40/81
摘要: 本发明涉及淡水养殖新对象——百花鲫的人工制种及其繁育技术。选取染色体数目为166的彭泽鲫作雌性亲本,白鲫作雄性亲本,通过人工催情、受精、孵化,培育生产百花鲫。以此种方法制种的百花鲫,其受精率为85-95%,孵化率为90-95%,成活率90-95%,生长速度比彭泽鲫快15-20%,比普通鲫快250%,肉质细嫩,腹部小,含肉量70%,制种简便,易掌握。在生产养殖中有显著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85102491A
公开(公告)日:1986-09-24
申请号:CN85102491
申请日:1985-04-0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1/00
CPC分类号: Y02A40/81
摘要: 鱼类细胞克隆培养技术,属于A01K,鱼类、鱼类细胞工程。用单细胞显微操作法分离单个细胞进行克隆培养,并以罗非鱼肾原代细胞作克隆培养细胞的饲养细胞,经复制、扩增,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细胞克隆,一般可使克隆率达50%以上,最高可达92%。该技术可广泛用于研究鱼类的细胞形态、细胞遗传、细胞一病毒关系及分离突变体等,并将促进鱼类生物工程和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994072B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0610166518.8
申请日:2006-12-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1/00 , A01K67/027 , A61D19/00
CPC分类号: Y02A40/81
摘要: 性逆转与雌核发育持续生产全雄黄颡鱼方法属鱼类细胞工程育种,特别涉及人工性别控制技术。它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足将雌核发育与激素性逆转相结合用于黄颡鱼性别的控制,使之成为全雄黄颡鱼。技术方案如下:人工催产:对性成熟的雌鱼及雄鱼进行人工催产;人工授精;激素性逆转:用含有激素的卤虫幼体喂养黄颡鱼鱼苗,使雄性转化为生理雌鱼;性逆转生理雌鱼的雌核发育:它包括精子灭活和雌核二倍体获得过程,产生候选超雄鱼和正常雌鱼;经后代测交确认的超雄鱼与正常雌鱼交配获得全雄鱼,超雄鱼性逆转生理雌鱼再与超雄鱼交配,得全超雄黄颡鱼,从而构成全雄鱼和超雄鱼生产工艺。形成全雄黄颡鱼的繁育体系,适用于全雄黄颡鱼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418347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810236650.0
申请日:2008-12-0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Q1/6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颡鱼性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及遗传性别鉴定方法,包括黄颡鱼XY性染色体特异AFLP标记的筛选和克隆,黄颡鱼XY性染色体特异SCAR标记的设计,黄颡鱼性染色体基因型(XX/XY/YY)PCR鉴定方法的建立。本发明建立了黄颡鱼性染色体特异AFLP标记筛选方法,从256个AFLP引物组合中筛选到3个引物组合能够产生4个X或Y染色体特异AFLP片段,创建了黄颡鱼性染色体基因型PCR鉴定方法。本发明首次筛选到黄颡鱼X和Y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建立了黄颡鱼遗传性别鉴定方法,并将本方法应用到全雄黄颡鱼培育过程中的遗传性别鉴定。本发明具有高效,准确和稳定的特点,在黄颡鱼性别控制和全雄黄颡鱼苗种的持续规模化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0991C
公开(公告)日:2002-03-20
申请号:CN96119684.X
申请日:1996-11-2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7/027 , A01K61/00
CPC分类号: Y02A40/81
摘要: 本发明涉及淡水养殖新对象——百花鲫的人工制种及其繁育技术。选取染色体数目为166的彭泽鲫作雌性亲本,白鲫作雄性亲本,通过人工催情、受精、孵化,培育生产百花鲫。以此种方法制种的百花鲫,其受精率为85-95%,孵化率为90-95%,成活率90-95%,生长速度比彭泽鲫快15-20%,比普通鲫快250%,肉质细嫩,腹部小,含肉量70%,制种简便,易掌握。在生产养殖中有显著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418347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236650.0
申请日:2008-12-0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Q1/6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颡鱼性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及遗传性别鉴定方法,包括黄颡鱼XY性染色体特异AFLP标记的筛选和克隆,黄颡鱼XY性染色体特异SCAR标记的设计,黄颡鱼性染色体基因型(XX/XY/YY)PCR鉴定方法的建立。本发明建立了黄颡鱼性染色体特异AFLP标记筛选方法,从256个AFLP引物组合中筛选到3个引物组合能够产生4个X或Y染色体特异AFLP片段,创建了黄颡鱼性染色体基因型PCR鉴定方法。本发明首次筛选到黄颡鱼X和Y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建立了黄颡鱼遗传性别鉴定方法,并将本方法应用到全雄黄颡鱼培育过程中的遗传性别鉴定。本发明具有高效,准确和稳定的特点,在黄颡鱼性别控制和全雄黄颡鱼苗种的持续规模化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994072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610166518.8
申请日:2006-12-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1/00 , A01K67/027 , A61D19/00
CPC分类号: Y02A40/81
摘要: 性逆转与雌核发育持续生产全雄黄颡鱼方法属鱼類细胞工程育种,特别涉及人工性别控制技术。它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雌核发育与激素性逆转相结合用于黄颡鱼性别的控制,使之成为全雄黄颡鱼。技术方案如下:人工催产:对性成熟的雌鱼及雄鱼进行人工催产;人工授精;激素性逆转:用含有激素的卤虫幼体喂养黄颡鱼鱼苗,使雄性转化为生理雌鱼;性逆转生理雌鱼的雌核发育:它包括精子灭活和雌核二倍体获得过程,产生候选超雄鱼和正常雌鱼;经后代测交确认的超雄鱼与正常雌鱼交配获得全雄鱼,超雄鱼性逆转生理雌鱼再与超雄鱼交配,得全超雄黄颡鱼,从而构成全雄鱼和超雄鱼生产工艺。形成全雄黄颡鱼的繁育体系,适用于全雄黄颡鱼的生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