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1310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110089136.4
申请日:2021-01-2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N15/89 , C12N9/22 , C12N15/12 , A01K67/027 , A01K61/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鱼类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龙睛百褶裙泰狮金鱼的创制方法。该方法包括靶点设计、显微注射、受精孵化步骤。本发明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技术,对低密度脂蛋白2基因lrp2a进行敲除后在F0代金鱼上即产生了龙睛表型,通过实验确立了百褶裙泰狮金鱼高效的雌核生殖条件和高温扩群条件,在F1代即获得龙睛百褶裙泰狮金鱼纯合子;并通过温度诱导性逆转,F2代大量扩群。本发明通过分子育种手段,快速实现了单一目的性状的转移,稳定快速地创制了龙睛百褶裙泰狮金鱼这一具有高观赏价值的品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80705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40393.6
申请日:2022-12-0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Q1/6806 , C12N5/076 , C12N5/073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殖遗传领域,涉及一种低偏向的单精子全基因组扩增方法。具体公开了一种低偏向的单精子全基因组扩增方法,本申请利用异种杂交配子发育初期的细胞卵裂快速同步复制DNA的特性,同时通过监控其中细胞周期的进程选取分裂末期的胚胎,最后结合其他常规体外全基因组扩增方法,完成完整高效的低偏向的单精子基因组扩增。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获得的扩增产物具有高全基因组覆盖度(>92%),极高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这也使得对复杂物种的单精子分析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48641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613529.5
申请日:2022-05-3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7/027 , A01K61/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创制银鲫新多倍体雌核生殖克隆系的方法,包括S1.创制可育双四倍体鲫:母本双三倍体银鲫与父本双二倍体红鲫繁殖获得子代G1,从G1中筛选可育双四倍体雄鱼;S2.创制新双三倍体群体:以可育双四倍体雄鱼为父本,与双二倍体红鲫雌鱼回交获得新双三倍体子代G2;S3.创制双三倍体雌核生殖克隆系:以新双三倍体G2中的雌鱼为母本,利用兴国红鲤精子刺激其进行天然雌核生殖,得到双三倍体子代G3,G3为新多倍体雌核生殖克隆系。本发明建立了一条高效创制大量银鲫新多倍体雌核生殖克隆系的育种路线,是银鲫新品种培育的高效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37575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1237170.3
申请日:2020-11-0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N15/113 , C12N15/89 , C12N5/10
摘要: 本发明属于鱼类遗传育种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效创制黄河鲶mstn基因突变体的方法。本方法针对黄河鲶Myostatin‑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设计靶位点,合成gRNA,与Cas9蛋白共同显微注射到黄河鲶成熟卵子(Ⅴ期卵)中,然后用黄颡鱼精子进行干法授精,孵化出苗后经突变效率检测,敲除效率为80%,平均突变效率为74.1%,且完全突变个体的比例为24%。该方法与传统鱼类基因编辑方法相比,在获得较高突变效率的同时,还能够高效获得黄河鲶完全突变个体,并且结合雌核生殖增加了突变个体的纯合度对于繁殖周期长的经济鱼类的快速定向分子设计育种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715436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89137.9
申请日:2021-01-2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鱼类繁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百褶裙泰狮金鱼的批量繁育方法。该方法包括苗种培育、亲本培育、人工授精和雌核生殖步骤。本发明建立了泰狮金鱼的高效繁育方法,实现金鱼的连续产卵,且不受季节控制,为依靠鱼卵进行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稳定的鱼卵来源,并且通过最佳养殖手段的建立,在授精卵孵化直至鱼个体的性成熟过程中,达到了授精卵的高孵化率、鱼苗低死亡率效果,成体鱼发育良好,健康有活力,为市场提供了优质的观赏用泰狮金鱼来源。
-
公开(公告)号:CN109880893B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293424.4
申请日:2019-04-1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Q1/6879 , C12Q1/6888 , C12N15/11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中的鱼类性别鉴定领域,具体涉及用于丝尾鱯性别鉴定的特异性DNA片段及应用,本发明在结合低覆盖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和2b‑RAD‑seq技术的基础上,并利用基因组步移技术,开发了丝尾鱯雄性性别特异性标记,所述的特异性DNA片段为SEQ ID NO.2或SEQ ID NO.1所示,针对该特异性序列,可以利用常规PCR扩增对丝尾鱯的性别进行鉴定,经验证准确率达100%。与之前解剖检测或生殖突观察相比,该技术具有准确、简单、快速,对鱼体伤害少等优点,为丝尾鱯性控育种、野生资源保护和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01418347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810236650.0
申请日:2008-12-0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Q1/6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颡鱼性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及遗传性别鉴定方法,包括黄颡鱼XY性染色体特异AFLP标记的筛选和克隆,黄颡鱼XY性染色体特异SCAR标记的设计,黄颡鱼性染色体基因型(XX/XY/YY)PCR鉴定方法的建立。本发明建立了黄颡鱼性染色体特异AFLP标记筛选方法,从256个AFLP引物组合中筛选到3个引物组合能够产生4个X或Y染色体特异AFLP片段,创建了黄颡鱼性染色体基因型PCR鉴定方法。本发明首次筛选到黄颡鱼X和Y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建立了黄颡鱼遗传性别鉴定方法,并将本方法应用到全雄黄颡鱼培育过程中的遗传性别鉴定。本发明具有高效,准确和稳定的特点,在黄颡鱼性别控制和全雄黄颡鱼苗种的持续规模化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239697C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200310116250.3
申请日:2003-11-1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菱鲆弹状病毒毒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大菱鲆弹状病毒毒株Scophthalmus maximus rahbdovirus,SMRV0207,CCTCC NO:V202006。将患病大菱鲆的肝、肾、心、脾组织取出后,剪碎、加入PBS进行匀浆,再加入双抗,置冰箱冰冻,取出融化后,离心,再将病毒粗提液经过滤后,分别接种到CLC0207细胞中,恒温继续培养。本方法易行,该病毒株在CLC0207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增殖效价可达到108TCID50/ml,该病毒株可应用于海水鱼弹状病毒细胞工程疫苗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454467A
公开(公告)日:2003-11-12
申请号:CN03128109.5
申请日:2003-06-0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K61/00
CPC分类号: Y02A40/8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鲫品种培育和和苗种生产的方法,其特征是分别利用银鲫的两性生殖方式获得遗传重组的后代,选择不同银鲫品系的雌雄作为品种培育的亲本,催情产卵,将雌鱼卵子接入器皿中,加入盐水搅拌,发塘培育,然后进行银鲫品种的筛选和苗种生产,择出银鲫雌性个体和红鲤的雌性个体进行催情,将成熟卵子与红鲤产下的精子授精,发塘培育。本发明简便易行,防止了品种混杂和退化,提高了苗种存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396173A
公开(公告)日:2003-02-12
申请号:CN02138831.8
申请日:2002-07-2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7H21/04 , C12N15/12 , A61K31/7088 , A61P15/08 , A23K1/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斑鱼下丘脑富含的一个生殖调控因子的基因序列及其用途,该基因cDNA长1151bp,有一个480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59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长75bp,起始于一个包含在脊椎动物起始密码子ANNATG基元,3’非编码区长596bp,有多聚腺苷酸加尾信号和多聚腺苷酸尾巴,该基因在石斑鱼的生殖调控、性腺分化和性别逆转及在饲料添加制备人工饵料以增强石斑鱼的繁殖和人工控制性别中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