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1986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86667.8
申请日:2024-08-0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1M10/058 , H01M10/052 , H01M4/139
摘要: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集流体锂金属负极的锂金属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备厚度为20μm~100μm的锂箔,并在锂箔上预留极耳位置;然后,将镍极耳固定在锂箔上预留的极耳位置,得到锂金属负极;最后,将锂金属负极与正极、正极侧集流体进行器件组装,得到无集流体锂金属负极的锂金属电池。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一种无集流体锂金属负极的锂金属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锂金属电池无需制备和使用超薄锂箔负极(尤其是单面锂层厚度<20μm),避免了超薄锂箔大面积、均匀制备下的技术难题和成本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88869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86556.7
申请日:2024-08-0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1M4/1395 , H01M4/134 , H01M10/052
摘要: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薄锂金属复合负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低熔点盐和锂金属混合后加热至熔融状态,反应生成熔融态的复合锂金属材料;将熔融态的复合锂金属材料转移至铜箔上,对熔融态的复合锂金属材料进行均匀刮涂,冷却至室温,得到超薄锂金属复合负极。本申请利用掺杂物与锂金属的自发反应,在熔融反应过程中实现锂金属负极体相/表面高效同步化学改性,既改善锂对铜箔的浸润性以实现超薄锂负极的涂布,也实现无机快离子导体组分、锂‑金属合金组分的原位掺杂和丰富晶界面的快速构筑,实现锂离子的快速传导,抑制锂的不均匀沉积与枝晶状生长并提高库伦效率,提升锂金属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1714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030385.1
申请日:2023-08-1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1M4/1395 , H01M4/134 , H01M10/0525 , B82Y30/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发形成纳米棒阵列的锂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快充锂金属电池,利用掺杂组分与锂金属的自发反应,借助反复多次的机械揉捻和滚压,在锂金属体相,三维锂纳米棒阵列的微结构结合无机快离子导体组分、锂‑金属合金、丰富晶界面等,可有效缓解锂沉积/剥离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并实现锂离子/电子的快速传导;在锂金属表面,自发反应生成的富F/N/S无机锂化合物的人工SEI组分,可有效避免电解液中溶剂/锂盐过分分解导致的有机组分积累,在循环过程中保持形貌与表面结构的稳定,抑制锂枝晶生长并提高库伦效率,实现锂金属电池在高倍率下的长期循环,稳定锂金属负极并提高其在快充条件下的电化学性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