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有机质污泥的脱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02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17460.0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有机质污泥的脱水处理方法。预处理;检测并进行判定;若初步判定压滤单元的运行满足预设标准,进行二次判定,若压滤单元的运行不满足预设标准,确定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若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判定压滤单元的运行满足预设标准,数据分析单元将压滤单元中的对应运行参数调节至对应值;继续进行污泥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对滤饼的含水率、密度以及粗糙程度进行检测,能够对压滤单元的运行是否满足预设标准进行判定以及在判定不满足预设标准时确定不满足预设标准的原因,从而及时对对应的运行参数进行调节,从而提高针对不同批次的高有机质污泥的压滤的稳定性。

    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4938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317610.4

    申请日:2021-03-23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包括提供负载纳米气泡的多孔材料;将多孔材料与待处理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混合,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将预处理后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与接种污泥混合,厌氧发酵。通过多孔材料负载的纳米气泡释放后产生的自由基与待处理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中大分子复杂有机物的反应,使得大部分的难降解有机物得以降解,提高厌氧发酵后产甲烷量;配合多孔材料增强了厌氧发酵中相关微生物之间的电子传递效率,从而提高反应效率,进一步提升甲烷产量。通过纳米气泡释放后产生的自由基对细胞的强裂解作用,从而提升了抗性基因的降解效率。

    基于手机APP的水务工程前期成果质量评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15490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500784.0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在水务行业内,前期成果质量评审是常见态的业务,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手机APP的水务工程前期成果质量评价系统。质量评审程序的开发,相对于传统的线下评审打分,能够进行线上打分和查阅,实现双线同步进行评审。同时能够保存过往评审项目的资料,轻松实现档案一键管理。在微信小程序应用成熟开发使用的中国,公众对于微信小程序的接受能力强、使用率高,能够快速、简易实现应用的熟练使用,未来线上无纸化办公必将常态化,让专业技术人员不再拘泥于纸张,双线办公,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点,因此,在《深圳市水务工程前期工作成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评分细则》基础上开发基于手机APP的水务工程前期成果质量评价系统具有非常宽广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遥感光谱的城市黑臭水体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72662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11126429.4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光谱的城市黑臭水体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水面待识别点的遥感光谱数据;步骤S2:数据预处理;步骤S3:提取图像黑臭水体判别特征,黑臭水体判别特征包括提取遥感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图中绿波段(Green)和红波段(Red)处的角,且绿波段(Green)处的角为α1,红波段(Red)处的角为α2;步骤S4:预设角α1和α2的区间,对黑臭水体进行判别。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城市黑臭水体识别的新方法,以遥感反射率与波长关系图中绿波段与红波段处角α1和α2的大小为特征,通过公式计算得出α1和α2角度的大小,并根据设定的α1和α2的判别区间以此对黑臭水体进行识别,该方法通过遥感技术实现了黑臭水体的识别,具有推广价值。

    一种自循环生物接触氧化高效沉淀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960775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14416.1

    申请日:2019-0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025 C02F2101/16

    Abstract: 一种自循环生物接触氧化高效沉淀反应器,其包括:反应池;设置于反应池内部的上半段、且围成高效沉淀区的若干竖向的引流板;设置于高效沉淀区的外周、与引流板之间构成引流区、且与反应池的侧壁之间构成升流区的若干竖向的挡板;设置在挡板的下端的、向高效沉淀区的中心线延伸且向下延伸的若干第一斜板;设置在第一斜板的内端的、向高效沉淀区的中心线延伸且向下延伸构成下端具有污泥回流口的缺氧区的若干第二斜板;设置于污泥回流口的下方的固液分离器;以及设置于反应池的底部的用于提供溶解氧和气升动力的多个曝气装置。本反应器可以实现污泥无动力自循环,且将生物接触氧化、高效沉淀和曝气环流一体化,布置紧凑,占地少。

    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4938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17610.4

    申请日:2021-03-23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包括提供负载纳米气泡的多孔材料;将多孔材料与待处理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混合,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将预处理后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与接种污泥混合,厌氧发酵。通过多孔材料负载的纳米气泡释放后产生的自由基与待处理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中大分子复杂有机物的反应,使得大部分的难降解有机物得以降解,提高厌氧发酵后产甲烷量;配合多孔材料增强了厌氧发酵中相关微生物之间的电子传递效率,从而提高反应效率,进一步提升甲烷产量。通过纳米气泡释放后产生的自由基对细胞的强裂解作用,从而提升了抗性基因的降解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