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0106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11424501.4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 长三角(义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IPC: C12N1/20 , C02F3/34 , C02F101/16 , C12R1/01
Abstract: 一种复合菌株、菌剂及其应用,该复合菌株由分离、筛选活性污泥得到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581的肠杆菌C1‑3和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582的泛菌A1组成,还提供了该复合菌株或者含该复合菌株的菌剂在脱氮处理中应用,取得了高效脱氮处理效果。本发明构建的复合菌株脱氮体系在硝酸盐(沼液)脱氮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574224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811503217.9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长三角(义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IPC: C02F3/30 , C02F103/20
Abstract: 提升了氨氮和COD的脱除效果,大大降低了剩余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畜禽废水处理的系统和 污泥产量、曝气量需求和能耗投入。方法,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除碳产甲烷单元、缺氧反应单元、厌氧氨氧化单元和好氧反应单元;所述厌氧除碳产甲烷单元包括厌氧反应池A;所述缺氧反应单元包括缺氧反应池、曝气装置A、填料A和沉淀池;所述厌氧氨氧化单元包括厌氧反应池B、曝气装置B和填料B;所述好氧反应单元包括好氧反应池、曝气装置C和填料C。本发明的系统通过填料的设置以及各反应单元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溶解氧浓度和活性(56)对比文件王元月等.厌氧氨氧化技术处理高浓度氨氮工业废水的可行性分析.环境科学学报.2013,第33卷(第09期),第2359-2368页.胡超.脱氮工艺在化工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石油石化绿色低碳.2018,第3卷(第06期),第31-34页.
-
公开(公告)号:CN11721751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091282.6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长三角(义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射阳乐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水产养殖疾病风险等级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确定容易导致水产养殖动物产生疾病的风险因子,并对风险因子赋予权重,计算得到能够评估水产养殖疾病风险等级的综合指数,并根据综合指数预测水产养殖疾病风险等级。通过确定容易导致水产养殖疾病的风险因子,根据各风险因子的风险值确定综合指数,根据综合指数预测疾病风险等级,明确地确定疾病风险程度。并根据各风险因子偏离正常值时对水产养殖生物的健康影响程度,确定各风险因子的权重,使预测的疾病风险等级与实际疾病风险更加吻合,能够客观、真实地预测疾病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06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24501.4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IPC: C12N1/20 , C02F3/34 , C02F101/16 , C12R1/01
Abstract: 一种复合菌株、菌剂及其应用,该复合菌株由分离、筛选活性污泥得到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581的肠杆菌C1‑3和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582的泛菌A1组成,还提供了该复合菌株或者含该复合菌株的菌剂在脱氮处理中应用,取得了高效脱氮处理效果。本发明构建的复合菌株脱氮体系在硝酸盐(沼液)脱氮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14938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317610.4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 中科环泽(山东)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2F11/04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包括提供负载纳米气泡的多孔材料;将多孔材料与待处理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混合,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将预处理后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与接种污泥混合,厌氧发酵。通过多孔材料负载的纳米气泡释放后产生的自由基与待处理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中大分子复杂有机物的反应,使得大部分的难降解有机物得以降解,提高厌氧发酵后产甲烷量;配合多孔材料增强了厌氧发酵中相关微生物之间的电子传递效率,从而提高反应效率,进一步提升甲烷产量。通过纳米气泡释放后产生的自由基对细胞的强裂解作用,从而提升了抗性基因的降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4938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17610.4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 中科环泽(山东)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2F11/04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包括提供负载纳米气泡的多孔材料;将多孔材料与待处理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混合,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将预处理后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与接种污泥混合,厌氧发酵。通过多孔材料负载的纳米气泡释放后产生的自由基与待处理的可生化降解固体废弃物中大分子复杂有机物的反应,使得大部分的难降解有机物得以降解,提高厌氧发酵后产甲烷量;配合多孔材料增强了厌氧发酵中相关微生物之间的电子传递效率,从而提高反应效率,进一步提升甲烷产量。通过纳米气泡释放后产生的自由基对细胞的强裂解作用,从而提升了抗性基因的降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1973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06890.4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IPC: C02F9/14 , C02F3/28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 C02F101/32 , C02F3/00
Abstract: 一种厌氧脱氮与甲烷去除装置及方法、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该厌氧脱氮与甲烷去除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器,内部接种有厌氧氨氧化污泥和反硝化型厌氧甲烷硝化污泥;进水泵,与所述厌氧反应器连通,用于向所述厌氧反应器内输送含有甲烷、氨氮和亚硝态氮的污水;其中,所述污水中的氨氮和亚硝态氮在厌氧氨氧化污泥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和硝态氮,所述亚硝态氮和厌氧氨氧化产生的硝态氮在反硝化型厌氧甲烷氧化污泥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甲烷在反硝化型厌氧甲烷氧化污泥的作用下被去除。本发明还提供了厌氧脱氮与甲烷去除的方法、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本发明解决了高氨氮污水无法得到有效处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36114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710015040.7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除农村型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包括将流域划分为若干个控制单元;计算各个控制单元的入河负荷量、河道内源和流域的入河负荷总量、河道内源总量,其中,所述入河负荷量包括入河工业点源负荷量和入河农业面源负荷量之和;计算各个控制单元的水环境容量和流域的水环境总容量;计算各个控制单元的污染负荷拟定削减量和流域的污染负荷拟定削减总量;实施控源减排工程;实施流域智慧水务运行管理与保障工程。本发明以典型农村区域工业点源、农业面源、河道内源污染为核心要素,以最小的经济投入分别实施控源截污、农业综合防控与河流生态系统构建工程,实现区域水体黑臭消除与现代工、农业协调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945545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826107.7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短程硝化处理污水的方法及装置。具体地,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设处理条件,利用硫化物在污泥处理反应器处理污泥;将处理后的污泥和污水分别引入短程硝化反应器;按预设培养条件构建短程硝化处理体系,并对所述污水进行处理。利用硫化物处理污泥来诱导短程硝化体系的建立,同时将硫化物处理污泥和短程硝化诱导在不同的反应器来实现,从而达到对污水进行短程硝化的同时降低出水中硫化物含量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385975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019255.7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深圳地大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式河槽系统,包括主河槽、设置在所述主河槽两侧的护岸和构建在所述主河槽内的沿着水流方向的至少一条蜿蜒曲折、深度各不相同的生态河槽,所述生态河槽满足:在平水期和枯水期,河道干流的流速大于等于0.5m/s。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式河槽系统对水质有较大提升,可将水质主要营养盐指标,如氨氮、总氮、总磷等,从劣V类提升至近IV类及以上水平;使得河道在平水及枯水期能够含蓄水体,雨季可进行泄洪,增强河道的防洪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