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78567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110122433.0
申请日:2011-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IPC: G01N33/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74 , C12Q1/28 , G01N33/531 , G01N33/54326 , G01N33/54346 , G01N2333/005 , G01N2800/7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肿瘤诊断试剂及方法。本发明属于纳米技术、生物仿生、免疫学和生物医药的交叉领域。特别地,本发明提供双功能肿瘤诊断试剂,其由特异识别癌组织和/或癌细胞的蛋白壳及具有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无机纳米核组成。本发明还提供包括该试剂的试剂盒、使用该试剂检测个体中肿瘤的方法。本发明的双功能肿瘤诊断试剂和方法可应用于癌症筛查、早期诊断、治疗监控、癌细胞转移分析、术后复发评价或癌症基础研究。本发明的双功能肿瘤诊断试剂集肿瘤特异识别与显色双功能于一体,能够实现肿瘤特异识别与显色一步完成,无需二抗、三抗或是HRP等酶或信号分子的标记,操作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2778567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10122433.0
申请日:2011-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IPC: G01N33/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74 , C12Q1/28 , G01N33/531 , G01N33/54326 , G01N33/54346 , G01N2333/005 , G01N2800/7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功能肿瘤诊断试剂及方法。本发明属于纳米技术、生物仿生、免疫学和生物医药的交叉领域。特别地,本发明提供双功能肿瘤诊断试剂,其由特异识别癌组织和/或癌细胞的蛋白壳及具有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无机纳米核组成。本发明还提供包括该试剂的试剂盒、使用该试剂检测个体中肿瘤的方法。本发明的双功能肿瘤诊断试剂和方法可应用于癌症筛查、早期诊断、治疗监控、癌细胞转移分析、术后复发评价或癌症基础研究。本发明的双功能肿瘤诊断试剂集肿瘤特异识别与显色双功能于一体,能够实现肿瘤特异识别与显色一步完成,无需二抗、三抗或是HRP等酶或信号分子的标记,操作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335117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638577.5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C02F1/40 , B01D17/022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水磁性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蛋白壳包被的磁性纳米颗粒溶液在多巴胺的沉积粘附作用下负载于有机海绵骨架上,再将疏水性涂层小烛树蜡修饰在海绵表面得到疏水磁性海绵。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疏水磁性海绵联合交变磁场加热法用于快速吸附和清理高粘度浮油的装置和方法,疏水磁性海绵能够在交变磁场感应下加热,使周围的浮油粘度下降,在泵体的抽吸作用下,能够快速、高效、连续地回收水上高粘度浮油。
-
公开(公告)号:CN11377727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329545.3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注入多尺度岩体的扰动响应预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多尺度岩石基质注入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扰动响应进行预测;对多尺度岩体结构注入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扰动响应进行预测;对多尺度岩石基质‑岩体结构体系注入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扰动响应进行预测。本发明中的上述方法能够准确分析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扰动下多尺度岩体和渗流力学性质的跨尺度时空演变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081965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84182.1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IPC: C12N15/70 , C12N15/31 , C07K14/195 , C07K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耐热型铁蛋白笼状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利用其制备耐热型磁性铁蛋白的方法。具体的,通过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技术表达纯化该蛋白,能够自组装形成内径约8nm,外径约12nm的高耐热型铁蛋白笼状结构。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铁蛋白笼状结构及磁性铁蛋白能够耐受110℃以上的高温条件超过30min,且耐压性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55016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220401.7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清洁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利用含氮前驱体制备石墨相氮化碳和棒状结构氮化碳;将所述石墨相氮化碳分散到溶剂中,加入含Fe3+溶液和碳酸氢铵,反应完成后离心取出沉淀并干燥,得到具有光芬顿活性的FeOOH/氮化碳复合物;将所述FeOOH/氮化碳复合物分散于水中并加入所述棒状结构氮化碳自组装得到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通过减压抽滤法修饰到膜基底材料上,然后干燥,即得所述自清洁分离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绿色环保、成本低,易于规模化生产,制得的自清洁分离膜利于实现污染后的自清洁,并且自清洁的能源驱动为太阳能,符合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
-
公开(公告)号:CN11490757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167224.1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卡尔加里大学技术国际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包覆的纳米颗粒以及复合纳米乳液和大乳液,所述聚合物包覆的纳米颗粒中,聚合物自组装为笼状结构,包覆纳米颗粒;所述纳米颗粒为含铁的金属氧化物。本发明提供的聚合物包覆的纳米颗粒壳作为稳定剂可以制备复合纳米乳液,进而可以以极低的浓度制备得到稳定的大乳液。克服了大乳液合成往往需要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和固体颗粒停留在油‑水界面,降低表面张力以稳定大的油滴。本发明开发一种简单,降低成本的合成乳液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77627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13352.1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治井周二次水合物的磁流体增强电磁加热装置和方法。目前在用降压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过程中,井周由于温度过低会形成二次水合物或冰,导致堵塞沉积物中的气体运移通道,影响产气量。该装置或方法在井筒套管外设置线圈,线圈产生向地层沉积物辐射的特定频率电磁场。在该电磁场作用下,地层沉积物中天然含有的磁铁矿纳米颗粒发生振荡运动,因摩擦生热达到加热井周地层的目的。本发明还可以在对储层进行水力压裂或割缝阶段,伴随压裂液注入含铁磁性纳米颗粒的磁流体,从而增加沉积物的磁热效应,以便进一步增强加热效果。这样就能够防止井周形成二次水合物或冰,保持沉积物中的孔道畅通,从而提高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4368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287369.0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IPC: A61K4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肿瘤靶向性的钆基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制备方法及其生物医学应用。所述的造影剂能够特异性地结合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转铁蛋白受体1,由基因工程重组蛋白质和钆螯合物组成,具有比商用造影剂马根维显(Gd-DTPA)更高的纵向弛豫率。本发明提供了与马根维显进行的动物肿瘤模型成像效果对比,指示本发明中的造影剂在更低的注射剂量下就能实现肿瘤特异识别与较长时间磁共振成像,无需重复注射。本发明中的造影剂可静脉给药,应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肿瘤转移的进一步鉴别及术后可疑复发的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02127166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010034208.7
申请日:2010-0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从生物组织或工程菌中分离纯化铁蛋白的方法,以富含铁蛋白的动物组织或器官或发酵收集含有重组铁蛋白基因的工程菌作为提取铁蛋白的原料,机械研磨或超声破碎成匀浆液,过滤好的匀浆液经过70-75℃水中热变性处理20min,离心取上清液,获得粗蛋白液。将得到的粗蛋白液透析平衡后,进行镍柱亲和层析,用竞争性250mM咪唑缓冲液,洗脱获得电泳纯的铁蛋白。再将铁蛋白进一步进行sepHarose 6B分子筛排阻层析,获得分离的单体铁蛋白和多聚体铁蛋白。本发明所纯化的铁蛋白在不需要任何标签的条件下,直接进行镍柱亲和层析即可得到电泳纯的铁蛋白,因而极大地省略了铁蛋白的纯化步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