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67107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57032.7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变速发电电动机配件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可变速机组的绕组固定方案结构复杂、强度差并且通风散热性能不足的问题,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可变速发电电动机转子绕组端部的固定装置,包括M组沿圆周方向等距分布的卡合结构;卡合结构包括外支撑条、径向连接构件、内支架以及设置于其内侧的内支撑条,外支撑条竖直设置于转子上层绕组的端部外侧;径向连接构件包括N个U型螺栓;内支架设置于转子绕组的内部,U型螺栓的悬臂端依次贯穿外支撑条、转子上下层绕组间的空隙、内支架、内支撑条设置,并且U型螺栓的悬臂端与内支撑条固定连接,以对绕组固定;该固定装置使其能承受转子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同时能够保证绕组良好的通风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1891923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95893.X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抗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相变冷却的电抗器,旨在解决现有电抗器散热性能差的问题。为此目的,本申请的基于相变冷却的电抗器包括:铁芯;线圈绕组,其缠绕于铁芯的外侧;第一散热器,其与线圈绕组贴合,第一散热器内具有相变工质;冷凝器,其设置于铁芯的顶部,第一散热器与冷凝器连通,以形成第一冷却系统;第一导热结构,其一端与第一散热器贴合,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散热器的方向延伸并与线圈绕组贴合,以使线圈绕组未与第一散热器贴合的部分能够通过第一导热结构与第一散热器进行换热。本申请基于相变冷却方式对电抗器进行散热,不仅能够减轻电抗器的体积和重量,而且还能提升电抗器的整体散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45511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16671.5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电机转子及定子端部绕组冷却结构及冷却系统,旨在解决因温度分布不均、散热能力差导致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永磁电机转子及定子端部绕组冷却结构包括转子、定子和机壳;定子套装于转子,机壳与转子和定子的一端围成左散热区;转子上设置有左冷却通道,左冷却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进风孔、第一回风环、第一回风孔和第一出风孔;第一进风孔和第一出风孔均与左散热区连通。转子的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带动空气流动,在离心力作用下第一出风孔处的空气被抽出至左散热区使第一出风孔处产生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左散热区内的空气被抽进左冷却通道,从而进行降温并使温度分布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27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39399.4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定子槽内绕组冷却结构及冷却系统,旨在解决电机运行过程中散热性能差,无法有效降低线圈绕组温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定子槽内绕组冷却结构包括定子铁芯、绝缘组件、绕组组件和绝缘套筒;定子铁芯的内壁设置有凹槽;绝缘套筒插装于定子铁芯,形成沿定子铁芯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通孔;绕组组件包括线圈绕组,线圈绕组放置于通孔中;绝缘组件包括绝缘件,绝缘件设置为螺旋结构,且绝缘件包裹于线圈绕组的外表面,以使线圈绕组与通孔的内壁之间形成沿定子铁芯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流动通道;冷却介质配置为沿流动通道流动。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定子槽内绕组冷却结构能够有效降低线圈绕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80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10976459.0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电压下绝缘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闭式介质绝缘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密封壳体,内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高压电极和低压电极;加热结构,设于所述密封壳体中,用于对所述密封壳体中的介质进行加热使其处于气液两相流状态;位置调节结构,包括与所述密封壳体固定的接头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接头和高压电极的调节件,所述接头和所述高压电极至少之一设有允许所述调节件朝不同方向移动的调节空间,所述调节件设于所述调节空间中,并在所述高压电极移动至与所述低压电极平行时将所述高压电极和接头紧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调节高压电极的位置,测试准确度高的密闭式介质绝缘性能测试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834589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954787.5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1K1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转子测温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电机转子测温难度大,且无法保证电机可靠运行的问题,具体涉及一种胶囊式电机转子测温装置,包括安装卡盘、装设其上的测温胶囊模块、和用于检测转子内部温度信号的测温传感器;测温胶囊模块包括胶囊壳体、信号采集子模块、信号处理子模块、供电模块和数据存储子模块;电机工作时,测温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实时温度信号传递至测温胶囊模块,信号采集子模块接收温度信号并传递至信号处理子模块,信号处理子模块将温度信号处理为预设温度数据,并传输至数据存储子模块,进行预设要求的数据存储;数据存储子模块可自动对最新数据进行存储,覆盖旧数据;整个测温胶囊通过供电模块进行供电,独立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447376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1328683.5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旨在解决蒸发冷却变压器的冷却工质使用量大以及因冷却工质的汽化导致变压器绝缘水平下降的技术问题;采用分布式结构将线圈沿铁芯轴向布置成饼式,每个高、低压线圈饼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浸渍腔体内,并利用溢流结构实现浸渍腔体的液体灌注;变压器运行时,浸渍腔体内的液态冷却工质吸收线圈饼的热量,并通过相变为气体的方式带走热量,另外气态冷却工质沿浸渍腔体上侧流出,最终进入冷凝器再冷凝为液态,液态冷却工质再通过分流管分配到各相顶层浸渍腔体中,通过冷却工质相变过程的循环流动,实现对线圈的冷却;利用分布式绕组和浸渍腔体相配合的结构,可以大幅度减少冷却工质的用量,节省变压器的整体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03551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444416.2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金三角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浸式蒸发冷却变压器散热结构,包括:箱体、弹性压板组件和散热件,装配时,先将弹性压板组件固定安装于箱体外壁上,再将散热件的安装板从一侧插入至弹性压板组件与箱体外壁之间,安装板在弹性压板组件的弹性作用力下与箱体装配,与现有技术采用焊接的方式相比,这样采用插接的方式拆装更加快捷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仅需一个人即可完成上述装配工序,降低了用工成本;另外,由于弹性压板组件、散热件与变压器箱体可以分开包装运输,这样占用空间小,降低了运输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43011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84783.6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变压器自循环蒸发冷却辅助散热装置,包括自循环蒸发冷却辅助散热器(1)和U型夹件(2)。自循环蒸发冷却辅助散热器通过U型夹片垂直安装在变压器本体散热片(3)的上,或向外倾斜安装在变压器本体散热片的上。自循环蒸发冷却辅助散热器内设有封闭的蒸发冷却工质腔,蒸发冷却工质腔内装有蒸发冷却工质。本发明采用自循环蒸发冷却辅助散热器与变压器本体散热片用U型夹件通过螺丝紧固压接的方式安装在一起的散热结构,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热传导效率;辅助散热器里的冷却工质采用了低沸点的氟碳类有机工质,可以加快散热;增强了变压器的散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783056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897454.6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性能变压器。为了提高变压器的散热效率,本发明提出的新型高性能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外壳、铁心和线圈,所述线圈缠绕于所述铁心的心柱上,所述变压器外壳套设于所述铁心外侧,并且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内表面与所述铁心的外表面相接触。本发明的变压器中,铁心不仅承担磁通路,由于铁心还和变压器外壳(金属外壳)直接相连,更承担高效导热部件,节省了金属材料用量。另外,本发明的变压器在同容量的情况下相比传统的干式和液浸式变压器具有更小的体积,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佳的经济性,在特定条件下更便于安装维护,具有极大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