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9736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1711085514.1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间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环绕支撑式电子学组件的空间相机。该相机包括光学镜筒,光学镜筒的正面设置有前支架,光学镜筒的背面设置有后支架,前支架和后支架均垂直于光学镜筒的光轴;前支架上设置有与光学镜筒位置对应的圆形通光孔;光学镜筒的两侧各安装一个线路板,线路板平行于光学镜筒的光轴并分别与前支架和后支架固定连接;光学镜筒的四周设置有四个侧面盖板,后支架一面与光学镜筒固定连接,后支架的另一面安装有后盖板,后支架与后盖板之间安装有焦面板和母线板。本发明摒弃了传统电子学组件作为单独模块的做法,使主支撑位于光学组件部分,电子学组件环绕主支撑布置。整体结构刚性较高,提高了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565593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1320766.X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IPC: H04N5/2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空间调焦机构的动态可靠性分析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空间调焦机构可靠性分析计算不能进行更加贴合工程实际的动态可靠性分析,许多新的可靠性分析理论和方法停留于理论上,加之航天产品成本高昂,不能进行大量的试验来获取可靠性分析所需的输入输出等样本数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针对空间调焦机构的动态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空间调焦机构中的主要失效模式和最易失效零部件;2)建立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并将其中载荷和强度服从的随机分布转化为两端截尾分布;3)表征动态载荷和剩余强度;4)将步骤A)与步骤B)所得结果带入步骤2)所得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内,得到动态可靠性分析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0046413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266141.0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工程及机械结构分析领域,涉及一种针对丝杠导轨式空间调焦平台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包括利用有限元方法及优化的串联弹簧阻尼单元完成对调焦平台和导轨结合部的建模,将调焦平台中不同的运动部件视为独立的弹性系统,基于各弹性系统的关系,将不同运动部件的动力学参数等效至导轨结合部上,并结合基于弹性接触理论的解析公式得到导轨的动力学参数,最终实现调焦平台的有限元动力学分析。该分析方法大大简化了分析难度,优化的导轨结合部的建模方法可以对导轨滚珠的刚度特性和质量特性进行等效建模,进一步提升了整体分析精度和准确度。使得该分析方法能更能够更好的完成空间调焦平台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963385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28888.0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IPC: G02B7/18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7/1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背部柔性支撑结构的大口径光学反射镜,其有效解决了现有大口径反射镜背部多点支撑技术中存在的支撑环节过多、装配工艺复杂、支撑背板尺寸和质量过大,以及难以同时保证在重力释放和环境温度变化工况下的面型精度要求高的问题。该反射镜包括反射镜镜体、柔性支架和支撑背板;柔性支架为三个,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反射镜镜体和支撑背板之间;每一个柔性支架均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等腰三角形底架以及梯形立架;等腰三角形底架的三个顶点均与反射镜镜体的背部连接;梯形立架的顶边与等腰三角形底架连接,梯形立架的底边与支撑背板的侧面连接;梯形立架的底边采用柔性铰链结构,梯形立架的两个腰均为柔性簧片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830383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1810253991.2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环形布局的高精密空间调焦机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调焦机构易产生变形、力学适应性差,造成空间相机可靠性低、成像质量存在缺陷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固定座、探测器和调焦运动机构,还包括焦面电路安装结构;焦面电路安装结构包括焦面支撑架和焦面组件安装架;调焦运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箱、滚珠丝杠副、导轨滑块副和联轴器;固定座为圆筒状结构,固定座内部的上、左、右部或端面的上、左、右部设有导轨安装座;导轨滑块副的导轨安装在导轨安装座上,多组导轨滑块副平行设置;焦面组件安装架与导轨滑块副的滑块固定,焦面支撑架固定在焦面组件安装架的后端,探测器固定在焦面支撑架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565593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20766.X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IPC: H04N5/2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空间调焦机构的动态可靠性分析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空间调焦机构可靠性分析计算不能进行更加贴合工程实际的动态可靠性分析,许多新的可靠性分析理论和方法停留于理论上,加之航天产品成本高昂,不能进行大量的试验来获取可靠性分析所需的输入输出等样本数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针对空间调焦机构的动态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空间调焦机构中的主要失效模式和最易失效零部件;2)建立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并将其中载荷和强度服从的随机分布转化为两端截尾分布;3)表征动态载荷和剩余强度;4)将步骤A)与步骤B)所得结果带入步骤2)所得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内,得到动态可靠性分析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963385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1811528888.0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IPC: G02B7/1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背部柔性支撑结构的大口径光学反射镜,其有效解决了现有大口径反射镜背部多点支撑技术中存在的支撑环节过多、装配工艺复杂、支撑背板尺寸和质量过大,以及难以同时保证在重力释放和环境温度变化工况下的面型精度要求高的问题。该反射镜包括反射镜镜体、柔性支架和支撑背板;柔性支架为三个,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反射镜镜体和支撑背板之间;每一个柔性支架均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等腰三角形底架以及梯形立架;等腰三角形底架的三个顶点均与反射镜镜体的背部连接;梯形立架的顶边与等腰三角形底架连接,梯形立架的底边与支撑背板的侧面连接;梯形立架的底边采用柔性铰链结构,梯形立架的两个腰均为柔性簧片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783162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084569.0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间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机电一体化空间相机。该相机包括镜头组件和位于镜头组件外围的主支架,主支架为带有一个安装座的长方体形状的框架结构,镜头组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座的正面;主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线路板组件;线路板组件包括位于镜头组件顶部的上线路板、位于镜头组件底部的下线路板和位于安装座背面的焦面板,上线路板、下线路板和焦面板之间通过柔性线缆连接。本发明通过主支架将线路板组件与镜头组件连接为一体,利用卫星舱板作为结构盖板,使各部分高度集成,极大缩小了结构本体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07797362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1085514.1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间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环绕支撑式电子学组件的空间相机。该相机包括光学镜筒,光学镜筒的正面设置有前支架,光学镜筒的背面设置有后支架,前支架和后支架均垂直于光学镜筒的光轴;前支架上设置有与光学镜筒位置对应的圆形通光孔;光学镜筒的两侧各安装一个线路板,线路板平行于光学镜筒的光轴并分别与前支架和后支架固定连接;光学镜筒的四周设置有四个侧面盖板,后支架一面与光学镜筒固定连接,后支架的另一面安装有后盖板,后支架与后盖板之间安装有焦面板和母线板。本发明摒弃了传统电子学组件作为单独模块的做法,使主支撑位于光学组件部分,电子学组件环绕主支撑布置。整体结构刚性较高,提高了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707411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76778.9
申请日:2012-05-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IPC: G02B7/1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凑型万向调节折轴反射镜机构,包括旋转调整组件、平移调整组件以及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转向板、固定在转向板的中心且与主反射镜光轴重合的安装轴以及固定在安装轴另一端的连接头,转向板的另一端与折轴镜背板固定连接,转向板的几何中心与折轴反射镜的光学中心在一条直线上。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折轴反射镜的调节方式耗费时间和人力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备万向调节的紧凑型反射镜调整机构,省去了垫片,避免了反复的修研工作,而且不需拆卸折轴反射镜本身,仅仅通过简单的调整,即可完成反射镜的精密定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