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8692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0020335.9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1M13/04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轴承寿命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接触机床轴承的精度寿命预测方法。步骤一:设置轴承的几何参数,轴承的材料属性参数,轴承的工况参数,以及润滑剂的属性参数;步骤二:基于弹流润滑求解最小油膜厚度和油膜参数,进而计算轴承材料的磨损系数;步骤三:基于轴承结构分析及受力分析,求解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区域内法向载荷;步骤四:根据工况选择静力学分析模式或者拟静力学分析模式;进行轴承的几何结构分析,以及运动学分析;求解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区域内的相对滑移速度。步骤五:基于Archard磨损公式预测轴承的精度寿命。本发明对轴承的精度可靠性进行有效评估,并为数控机床领域的高精、高速、高质量加工需求提供可靠的理论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257949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710754.7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轴承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的关键结构参数设计方法。该方法以回转支承的节圆直径、圆柱滚子直径、长度、数量、保持架过梁宽度以及套圈尺寸等作为设计目标参数,综合考虑回转支承结构受力载荷分布、材料性能、结构关联以及安全性等多种因素的耦合作用,通过建立多变量约束条件和多目标函数进行回转支承结构参数的计算设计,最终获得最优的结构参数。通过实例计算证实,本发明的回转支承结构设计方法科学合理,结果准确,该方法对我国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结构的设计与生产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886501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380390.0
申请日:2012-10-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22D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宽厚板轧机用宽厚板坯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宽厚板轧机用宽厚板坯的制造工装和高效制备方法,解决了板坯缩孔、疏松、裂纹等质量问题以及制造效率低的问题。该制造工装设有浇注系统、锭模、保温冒口、浇注台车、自动控制浇注运输线、保温罩、缓冷坑。浇注之前,将锭模、浇注系统、底盘在浇注台车上装配好,保温冒口进行预热。采用缓慢浇注方式进行浇注,浇注之后,采用高温脱模方式进行脱模,利用保温罩对钢锭进行保温;经过保温之后,再用台车运走,吊入缓冷坑进行缓冷。最后,宽厚板坯进行割冒口,去除飞边毛刺,放入热处理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本发明适用于厚度在350~1200mm之间,重量为20~70吨的厚板坯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847890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22358.7
申请日:2012-09-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22D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锭制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5吨至600吨钢锭冒口的等离子埋弧加热方法,在大型钢锭浇注后,对冒口加热,增加冒口热量,强化冒口补缩,提高钢锭质量,适用于钢锭浇注之后冒口的等离子埋弧加热以及其它合金的中间包等离子埋弧加热和冶炼过程的埋弧等离子加热。采用等离子埋弧加热枪对大型钢锭冒口进行加热,严格控制钢锭的浇注温度、浇注速度,等离子埋弧加热时间和氩气通入量。采用钢锭浇注完成之后,立即加热的方式控制钢锭负偏析,采用加热冒口,迅速建立正的温度梯度的方式加强冒口补缩作用,减少钢锭缩孔疏松缺陷,缺陷控制在1级;通过氩气的搅拌作用,使夹杂物快速上浮,控制钢锭夹杂物总量不超过2级。
-
公开(公告)号:CN102825225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19706.5
申请日:2012-09-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22D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钢锭冒口的等离子加热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5吨至600吨钢锭冒口的等离子埋弧加热装置,利用等离子专用设备对5吨至600吨钢锭冒口进行加热保温,它适用于对不同尺寸钢锭以及其它材料的冒口加热和保温,也可以用来进行有色金属合金的熔炼。该等离子埋弧加热装置包括:直流电源柜、控制箱、等离子埋弧加热枪等组件,其中,等离子埋弧加热枪为三层结构,外层与中间层之间为气体通道,中间层与内层之间为水冷通道,中间层前端为阴极电极,外层为分段组合结构,后面为钢结构,前端为耐火材料结构。本发明属于埋弧加热,克服传统等离子加热设备的缺点,具有能耗小、噪音小、起弧快、对周边测量仪表影响小等特点,适于进行钢锭的冒口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192903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10063.1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精密轴承动刚度测量装置,属于轴承动刚度测量技术领域。该装置的固定板包括安装环、底座,安装环为上半圆环和下半圆环分体组合而成的环状结构,所述下半圆环位于底座顶部且与底座一体,安装环套设于主连接环形板并通过安装环夹持固定主连接环形板,推力电动缸通过连接板与主连接环形板连接;推力电动缸的前端伸至主连接环形板内腔,球形浮动推头与测力传感器依次装配在推力电动缸前端,在浮动推头与旋转芯轴上的测试轴承之间设置轴承推板。本发明用于高速精密轴承动刚度的测量,通过控制电机转速及推力缸推力大小,能够实现变载、变速、定载、定速等多种耦合形式下轴承动刚度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06765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88624.X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青岛高端轴承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1M13/04 , G01M13/045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壳体,测试壳体的内部具有转轴,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架设于测试壳体具有的两个轴承座之间,转轴的至少一端上套装的轴承为被测轴承,轴承测试装置还包括轴向荷载施加结构以及径向荷载施加结构,轴向荷载施加结构能够施加轴向荷载于与之对应的被测轴承的外圈上,且轴向荷载朝向测试壳体的内侧,转轴具有穿过轴向载荷施加结构并处于轴向荷载施加结构远离测试壳体一侧的自由端部,径向荷载施加结构施力于自由端部。本发明转轴能够穿过轴向荷载施加结构进而使其具有能够被径向荷载施加结构施力的自由端部,使轴向荷载施加结构与径向荷载施加结构能够同时施加于被测轴承,轴承测试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03684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11080.4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22C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铸造过程的浇注系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横浇道控渣纯净化的浇注系统及其设计方法。1)采用两排以上横浇道设计,横浇道采用并排设计,横浇道的形状为圆形、梯形或长方形;2)两排以上横浇道的横截面面积保持不变或逐步减少,横浇道的数量在2~4;3)横浇道之间在横浇道的侧面下部采用内浇道连接,内浇道的截面面积之和与横浇道截面面积之比在(1~5):1,单个内浇道的截面面积为横浇道截面面积的1/3~1;4)在横浇道的出口处设计过滤区域,控制小尺寸夹杂,同时稳定浇注速度,防止金属液飞溅产生冲刷。从而,解决工厂目前浇注系统不合理以及难以保证金属液平稳充型以及纯净度等方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249142A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10505052.4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22D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厚大断面金属大铸坯的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纯净化、均质化、致密化和细晶化钢铁大铸坯的压力铸造方法。本发明通过在压力作用下提高钢铁大铸坯品质的方法,可以解决现有大断面铸坯的宏观偏析、缩孔疏松、夹杂和晶粒粗大问题,实现钢铁大铸坯制备的纯净化、均质化、致密化和细晶化,显著提高铸坯成材率。在此基础上,通过压力补缩取代冒口重力补缩,实现无冒口铸造,可显著提高铸坯的成材率。本发明适用于大断面钢铁铸坯的制造,包括圆坯、方坯和扁坯,也适用于铝合金、镁合金和高温合金大铸坯的制造,同时也适用于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复杂铸件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2847890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322358.7
申请日:2012-09-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22D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锭制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5吨至600吨钢锭冒口的等离子埋弧加热方法,在大型钢锭浇注后,对冒口加热,增加冒口热量,强化冒口补缩,提高钢锭质量,适用于钢锭浇注之后冒口的等离子埋弧加热以及其它合金的中间包等离子埋弧加热和冶炼过程的埋弧等离子加热。采用等离子埋弧加热枪对大型钢锭冒口进行加热,严格控制钢锭的浇注温度、浇注速度,等离子埋弧加热时间和氩气通入量。采用钢锭浇注完成之后,立即加热的方式控制钢锭负偏析,采用加热冒口,迅速建立正的温度梯度的方式加强冒口补缩作用,减少钢锭缩孔疏松缺陷,缺陷控制在1级;通过氩气的搅拌作用,使夹杂物快速上浮,控制钢锭夹杂物总量不超过2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