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5549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37416.7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电缆二次回路数字化自动建模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尚无针对电缆二次回路进行数据化建模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进行端子排图纸的图像识别;进行电缆数字化自动建模。本发明将有效提升变电站二次电缆数字化模型建模效率,并保障了所建模型与设计图纸的一致性,为基于变电站二次电缆数字化模型而开展的相关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255499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10537416.7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V30/413 , G06V20/62 , G06V30/422 , G06V3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电缆二次回路数字化自动建模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尚无针对电缆二次回路进行数据化建模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进行端子排图纸的图像识别;进行电缆数字化自动建模。本发明将有效提升变电站二次电缆数字化模型建模效率,并保障了所建模型与设计图纸的一致性,为基于变电站二次电缆数字化模型而开展的相关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766567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28336.8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以解决变电站各类二次对象的模型适配性较差,以及降低各厂家之间的产品库设备类型不同造成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的二次对象图元库设计系统,包括搭建有模型文件库以及模型信息数据库的本地服务器和云端服务器,与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图元库设计平台,以及套嵌在3Dmax内的配置工具,在图元库设计平台用于以Unity3D软件为支撑对二次对象图元进行组配调试,图元库设计平台设有模型控制器,其控制在编辑的模型,所述模型控制器用于对未装配的图元进行属性位置调整,对二次对象模型进行兼容性混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1076656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1911028336.8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以解决变电站各类二次对象的模型适配性较差,以及降低各厂家之间的产品库设备类型不同造成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的二次对象图元库设计系统,包括搭建有模型文件库以及模型信息数据库的本地服务器和云端服务器,与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图元库设计平台,以及套嵌在3Dmax内的配置工具,在图元库设计平台用于以Unity3D软件为支撑对二次对象图元进行组配调试,图元库设计平台设有模型控制器,其控制在编辑的模型,所述模型控制器用于对未装配的图元进行属性位置调整,对二次对象模型进行兼容性混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1406984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255314.2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京五采智电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金言 , 高旭 , 马迎新 , 杜丽艳 , 范登博 , 王继飞 , 任俊 , 牛雪飞 , 刘晓晨 , 王蒙恩 , 庄博 , 李侔萤 , 曹卫国 , 杨晓渝 , 顾俊捷 , 侯凯旋 , 孙昊天 , 卢强 , 朱如意 , 刘琪 , 严磊 , 王浪
IPC: H02J13/00 , G06T5/00 , G06T5/30 , G06T5/40 , G06T7/00 , G06T7/13 , G06T7/90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图像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相关图片,对变电站二次设备中的空气开关、压板和信号指示灯的标识和状态进行编码;对图片中的空气开关、压板和信号指示灯进行分类标记;对空气开关状态、压板状态和信号指示灯状态和标识进行识别;将空气开关、压板和信号指示灯的标识与其对应的状态相耦合,并根据预先设置的编码转换为编码表达的形式。本发明高度准确地定位了安全隐患点和故障点,减轻了运维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操作时间,全面提升了电网业务智能化与管理精益化水平。本发明适用于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的识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