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4044806U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22773045.6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江苏东港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连接室内电缆竖井与室外电缆沟的敷设组合设备,包括支撑机构、等电位铜排、380V支柱绝缘子和接地引下件。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在电缆竖井底部洞口处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a个支撑件,各支撑件均沿前后方向放置,且每个支撑件上从前向后依次连接b根立柱。各立柱均沿竖直方向放置,且同一左右位置处的各根立柱通过横担组件相连。横担组件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c根横担,各横担均沿前后方向放置。等电位铜排通过380V支柱绝缘子与立柱隔离固定。接地引下件将等电位铜排与变电站主接地网相连。该设备能够解决户内及半户内变电站户外电缆沟入户衔接电缆竖井的电缆敷设固定和等电位接地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1577520U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20320869.5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江苏东港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户内变电站架空进线的通信光缆双路由敷设组合设备,包括余缆架、光缆接续盒、光缆槽盒、光缆槽盒支架和接地附件。所述余缆架和光缆接续盒均固定在变电站屋顶女儿墙内壁上;所述光缆槽盒支架安装在变电站屋顶,光缆槽盒安装在光缆槽盒支架的上方;所述接地附件包括与变电站主网相连的地线柱、安装在地线柱上的接地端子、一端与接地端子相连的接地线以及用于连接接地线的另一端与OPGW光缆相连的并接线夹;所述光缆槽盒为回字形。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户内变电站架空进线的配套OPGW光缆站内接续、接地引下和双路由敷设等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1126660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2072958.2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江苏东港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电缆、光缆敷设的屏柜底座,包括底座框架、设置在底座框架前侧光缆槽盒、设置在底座框架后侧的电缆耐火槽盒和设置在底座框架后侧的等电位铜排。所述底座框架包括若干组依次设置的支柱组件以及位于各支柱组件顶部的连接各支柱组件的槽钢组件。所述支柱组件包括自前向后依次设置的前支柱与后支柱以及连接在前支柱与后支柱之间的连接角钢。所述槽钢组件包括连接各前支柱的前槽钢和连接各后支柱的后槽钢。所述前支柱和后支柱的底部均设有预埋件组件。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智能变电站电缆、光缆敷设过程中的防护隔离、防火隔离、等电位接地等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37780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03539.8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江苏东港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 , G06F18/214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5 , H02J3/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元数据融合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多源数据融合处理复杂,其时效性和处理效率不足,且在复杂工况下,对短期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较弱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实时采集和预处理多源数据,能够综合考虑多种影响负荷变化的因素,增强了对复杂工况与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动态调整时序窗口以提升数据有效性与预测性能,提高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构建并训练多模型以获得准确的负荷预测结果,通过准确的负荷预测,实现了对电力系统负荷的智能化预测和管理,并结合突发事件数据库进行异常识别与处理,为电力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负荷预测,从而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31781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632428.3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江苏东港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盘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组合式低压主配电盘,包括外壳和收纳装置;安装座沿外壳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两个套壳沿外壳的长度方向分别固定设置在安装座的两侧,套壳上竖直开设有出线口,其中一个套壳的出线口竖直朝上,另一个套壳的出线口竖直朝下,外壳内设置有配电表;存放装置沿套壳的轴线方向设置在套壳内;导线缠绕在存放装置中,导线的一端与存放装置固定连接,导线远离存放装置的一端能从套壳的出线口处伸出;收紧装置设置在套壳内;连接装置沿套壳的轴线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本发明使得装置在连接导线时不会出现导线过长的情况,同时还便于对导线的收集整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19913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134560.X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江苏东港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增量配电网的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方法,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无法准确估计其出力波动,影响用户用电质量,增加了调度控制的难度的问题;基于增量配电网的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评估增量配电网发电能力;步骤二:建立无功电压优化模型;步骤三:进行超前决策控制;步骤四:建立电能质量实时监测系统;结合增量配电网实际情况,利用新能源发电预测数据评估最大发电能力,建立无功电压优化模型并求解各节点的电压控制目标,进行超前决策控制,制定出完善的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接入标准及规范,并建立电能质量实时监测系统,提出了高比例新能源消纳调峰调频优化控制策略,保证电量平衡、频率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59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65572.X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江苏东港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8 , H02J3/00 , G06F18/214 , G06F18/241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增量配电网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系统,属于源网荷储协调控制技术领域。增量配电网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安全评估模块和控制模块。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是通过接入燃气轮和发电机组来实现增量配电网发电,不仅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还容易出现过载的风险的问题,本发明能够对储能接入后增量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特性进行分析,在满足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确保光伏发电充分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避免发生潮流反送主网或主变及线路过载等情况,充分利用储能的充放电能力,对削峰填谷、提高新能源消纳占比和应急保供电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19913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134560.X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江苏东港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增量配电网的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方法,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无法准确估计其出力波动,影响用户用电质量,增加了调度控制的难度的问题;基于增量配电网的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评估增量配电网发电能力;步骤二:建立无功电压优化模型;步骤三:进行超前决策控制;步骤四:建立电能质量实时监测系统;结合增量配电网实际情况,利用新能源发电预测数据评估最大发电能力,建立无功电压优化模型并求解各节点的电压控制目标,进行超前决策控制,制定出完善的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接入标准及规范,并建立电能质量实时监测系统,提出了高比例新能源消纳调峰调频优化控制策略,保证电量平衡、频率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3410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65461.9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江苏东港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增量配电网负荷精准控制方法,属于电网协调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对于储能接入后电网的运行风险难以评估,导致增量配电网负荷难以精准调控的问题,通过将增量配电网负荷与低压减载阈值进行比对,结合各智能配电终端的优先级,对负荷进行低压减载减载操作,有助于在频率或电压异常时配电网自动减少负荷,保证增量配电网的稳定运行;制定负荷控制方案,确保在实施增量配电网负荷控制时,采取限电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用户的影响;并对储能接入后电网的运行风险进行提前评估,分析新能源在不同出力方式下,与储能、区域不同时段负荷的配合方案,提出最优的源网荷储控制策略,实现光储荷柔性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