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圆形管件上镶块儿的铆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04402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1254333.1

    申请日:2018-10-26

    IPC分类号: B21D39/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圆形管件上镶块儿的铆接方法,本方法是为实现在外径为Ф11mm、内径为Ф8.8mm、距端口尺寸为23mm、单面壁厚为1.1mm的管形零件所在的直径位置,铆接夹角为50度的2个直径Ф3mm的镶块。本方法中涉及到的零部件及工具主要包括管件、镶块、底杆和顶杆,本方法采用由底杆和顶杆配合使用的错位升降机构对管件和镶块进行铆接加工,铆接效果好,保证了产品质量,不会出现镶块松动脱落、铆接处开裂等现象,具有推广价值。

    用于消除旋转调制惯导系统中设备航向效应的风道设计

    公开(公告)号:CN10908476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734325.0

    申请日:2018-07-06

    IPC分类号: G01C21/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消除旋转调制惯导系统中设备航向效应的风道设计,包括上旋转轴、下旋转轴、风机、导流风道和过风孔,上旋转轴和下旋转轴分别设置在旋转惯性组件的上端和下端,且上旋转轴和下旋转轴共线同轴形成一个主旋转轴;在旋转惯性组件的外侧绕主旋转轴对称均布设置多个风机,该多个风机为并联使用;风机连接导流风道,该导流风道设置在旋转惯性组件的外侧且绕主旋转轴对称布局,该导流风道上设置多个过风孔,该过风孔绕主旋转轴对称设置。本发明提供了两种用于消除旋转调制惯导系统中设备航向效应的风道方案,保证了惯性组件在旋转过程中惯性元件敏感到的温度值不变,从而从物理上规避航向效应的产生,切实保证了高精度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高精度输出。

    一种惯导系统旋转轴系圆光栅免标定更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1988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0328506.X

    申请日:2022-03-31

    IPC分类号: G01C25/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惯导系统旋转轴系圆光栅免标定更换方法,步骤为:1、在旋转轴系圆光栅首次安装完成后对系统进行一次转台分立式标定或系统级在线自标定,确定系统首次装配完成所用的圆光栅零位安装误差δ的数值;2、在两部件锁紧后,通过圆光栅读数θ及步骤1得到的圆光栅零位安装误差δ,得到两相对旋转部件间的初始零位夹角误差α,α=θ‑(γ+β);3、以α为后续更换圆光栅的定位标准,在更换新圆光栅并锁紧两部件后,加电并读取新圆光栅的输出θ′,得到本次更换圆光栅后需要补偿的新圆光栅零位安装误差δ′=γ′+β′=θ′‑α,将δ′装入系统,完成圆光栅的更换补偿操作。本发明实现使出厂后的惯导产品在外场也可以直接对圆光栅进行更换,且不用再次标定,从而可大幅节省惯导产品维保的成本。

    一种片式圆光栅的安装调整结构及安装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542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210324377.7

    申请日:2022-03-30

    IPC分类号: G02B7/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式圆光栅的安装调整结构及安装调整方法,步骤为:1、将片式圆光栅通过光栅安装轴与惯组上端相连,安装光栅压板并留有调整间隙,片式圆光栅读数头与框架顶部固定连接;2、将基准光栅通过转接工装与连接惯组下端的力矩电机连接轴连接,基准光栅读数头固定于框架的底部;3、转动惯组,将基准光栅读数头的检测值和片式圆光栅读头的检测值传输至PC端上位机,通过两检测值的差值,获得片式圆光栅的偏心量;然后在线调整四个径向螺钉,直到片式圆光栅的输出满足设计指标要求;4、在片式圆光栅调整到位后,通过光栅压板将片式圆光栅压紧固定在光栅安装轴上,最后拆除转接盘、基准光栅及基准光栅读数头。本发明可实施性好、安装调整效率高。

    一种有效触发微动开关并保护电气元件的止挡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0047680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0219963.3

    申请日:2019-03-22

    IPC分类号: H01H13/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触发微动开关并保护电气元件的止挡机构,包括止挡销和止挡件,止挡销为十字形触发止挡块,该十字形触发止挡块上、下表面的中部分别制出上触台和下触台,十字形触发止挡块的左右两侧分别为左止挡台和右止挡台;止挡件包括分段式机械止挡凸台和微动开关,分段式机械止挡凸台的中心制出凸台开口,微动开关的触发凸头位于该凸台开口内;十字形触发止挡块与分段式机械止挡凸台、微动开关采用相对应的方式安装在内部框架和外部框架上。本发明通过对止挡机构的特征和相对安装位置重新设计,保证微动开关的有效触发,实现旋转框架之间的有效止挡和电气元件的有效保护。

    具有磁场漂移误差主动补偿功能的光纤陀螺及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3171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619530.9

    申请日:2022-06-02

    IPC分类号: G01C19/72 G01C25/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具有磁场漂移误差主动补偿功能的光纤陀螺及补偿方法,特点为:宽带光源将光输出给第一耦合器,第一耦合器的一路光经过第二耦合器输出给Y波导,Y波导将分解的两束相向传输的光波输入光纤环圈,光纤环圈将携带转速信息的干涉信号经过Y波导输出给第二耦合器,由第二耦合器输出给第二探测器,由第二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输入给信号处理电路;第一耦合器的另一路光经过单模光纤进入光流控磁场传感器,感测磁场信息以后通过另一端的单模光纤进入第一探测器转换为电信号进入信号处理电路,最后经过电路解调,陀螺输出信号将同时包含转速和磁场信息。本发明提高了高精度光纤陀螺在外界磁场环境下的长期零偏稳定性,满足了高精度长航时惯性导航系统应用需求。

    一种风冷式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降噪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80418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001107.4

    申请日:2021-08-30

    IPC分类号: G01C21/16 H05K7/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冷式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降噪结构,包括系统温控外壳,由外层壳壁和内层壳壁构成,两层壳壁上均粘有吸音层和隔音层;两层壳壁之间的夹腔内设有内外风道隔板,外侧形成外风道,内侧形成内风道;系统温控外壳内设有内部旋转组件外壳;在外层壳壁底部的每处外风道进风口处由外至内依次安装有通风板、防尘吸音棉层、风机衬垫及外风道风机;在外层壳壁侧壁上的每个外风道出风口内均安装有一通风板;在内层壳壁底部的每处内风道风机进风口处均安装有内风道风机;在内层壳壁顶部设有通风孔;在内部旋转组件外壳内部设有系统内部风机。本发明降低了系统的噪音输出。

    一种采用光电分离式光纤陀螺的惯性组件热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099914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811200781.3

    申请日:2018-10-16

    IPC分类号: G01C21/18 G01C19/7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光电分离式光纤陀螺的惯性组件热结构,首先,将光纤陀螺光电分离,形成有源部件陀螺光源盒和无源部件陀螺敏感头;然后,三个陀螺敏感头和敏感头安装基体组成敏感头部件,敏感头部件通过下隔热支撑柱和上隔热支撑柱悬置于支撑隔离框架和隔离框架上盖形成的封闭腔体内部;其次,三个陀螺光源盒加装隔热衬垫后安装在封闭腔体外部;最后,装有三个加速度计的加速度计部件和惯性组件解算线路模块直接安装在支撑隔离框架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光电分离式光纤陀螺的惯性组件热结构方案,在惯组级落实光纤陀螺光电分离,彻底隔离光源热量对陀螺敏感头的影响,保证光电分离式光纤陀螺的零偏稳定性,进而保证惯性导航设备的输出精度。

    一种采用内置减震器的光纤陀螺惯性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110297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2010003368.9

    申请日:2020-01-03

    IPC分类号: G01C19/72 G01C21/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内置减震器的光纤陀螺惯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台体、陀螺敏感部件及减震器,所述台体的三个平面上设置有陀螺敏感部件安装孔,所述减震器上安装所述陀螺敏感部件,所述安装有减震器的陀螺敏感部件安装于所述台体的陀螺敏感部件安装孔内。本发明设计科学合理,可以有效地应对车载、炮载等大机动、强冲击等恶劣环境,同时可以极大减小惯性组件的重量和体积。

    一种解决发热元件热传导通道阻断问题的散热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024481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711286588.1

    申请日:2017-12-07

    IPC分类号: H05K7/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决发热元件热传导通道阻断问题的散热结构方案,方案中主要涉及发热元件安装基板、导热板、发热元件和散热器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散热器位于发热元件上方,散热器的内底面与发热元件的上表面(发热面)紧密贴合,散热器的内侧壁与导热板立板的外侧壁贴合固紧;导热板的水平板的高度为L1,导热板的整体高度为L4,发热元件的高度为L3,散热器的高度为L2,上述的尺寸要求L4 L1+L2。本发明是一种能有效解决发热元件热传导通道阻断问题的散热结构方案,采用本散热结构方案能快速有效地将发热元件的热量完全散出,保证发热元件工作温度不超限,同时降低系统内部工作温度,为内部器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温度,保证器件的精度和使用寿命,从而提高系统的输出精度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