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元件背板与信号调理功能复用的高频水下声信息感知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1926882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826673.2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元件背板与信号调理功能复用的高频水下声信息感知阵列,包括传感元件、中心区域布置多通道铜电极的刚性PCB信号调理板、共地电极、前置放大电路模块、输出电连接器插头、输出电连接器插座、聚氨酯灌注层、外壳、底座、水密连接器,刚性PCB信号调理板为圆形,传感元件包括压电共聚物膜和多通道铜电极阵列,多通道铜电极阵列沿刚性PCB信号调理板直径方向原位镶嵌设置,多通道铜电极阵列的不同通道的铜电极之间电绝缘。本发明利用刚性信号调理板多功能复用方法实现高频声信息感知阵列的多阵元精准布置,以保证各阵元电容与灵敏度的高一致性,以及阵元间距的准确控制,确保声信息感知阵列对高频微弱水下声信息的有效感知与拾取。

    一种用于调控波束宽度的仿生装置及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079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033892.5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用于调控波束宽度的仿生装置及实现方法,仿生装置包括,金属壳体,用于模拟海豚的头部骨骼,并通过回转形成圆筒状,以及取消海豚头部气囊结构对应的空气腔,只通过金属材料与水的边界来反射声波,金属壳体小开口的端面上沿轴线均匀分布有安装孔,用于和固定圆环连接。本发明通过模仿海豚的生物结构,起到对水声换能器的波束宽度进行调控的作用,使换能器声能量集中在其主轴上,提高主轴声能量,减小界面反射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提高探测距离。

    一种圆管水听器灌注模具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080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589720.X

    申请日:2024-05-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圆管水听器灌注模具,包括定型管、底座、定位片、定位端帽、定位杆和圆管水听器,底座套接在定型管的底部位置,定位片安装在底座上并与圆管水听器的底部连接;所述定位端帽套接在定型管的顶部外径处,定位端帽上安装有定位杆,定位杆与圆管水听器的顶部居中定位连接;圆管水听器与定型管的内壁之间、及圆管水听器的底部与定位片的上表面之间均留有间隙形成灌注腔,灌注后形成水密层。本发明通过灌注模具的材料优选和结构设计,使得水听器的灌注过程具备了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工艺稳定等优点。通过这种结构设计,使圆管水听器的性能变得更加稳定,灌注定位更加精准,极大的简化了水听器的灌注脱模工艺,使水听器灌注层更加美观。

    一种含氟共聚物树脂的酸处理及沉淀分离提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8582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26680.2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氟共聚物树脂的酸处理及沉淀分离提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处理:用超纯水浸泡清洗粉末状的含氟共聚物树脂,去除悬浮污染物;S2,溶解:将经过步骤S1预处理干燥后的含氟共聚物树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S3,酸处理:将酸溶液加入经过步骤S2得到的含氟共聚物溶液中,充分混合;S4,沉淀析出:将经过步骤S3得到的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加入超纯水中沉淀析出白色固体;S5,固液分离:对经过步骤S4得到的含有白色固体的分散液进行过滤或离心,得到含氟共聚物树脂固体,并进行干燥;S6,反复提纯:将经过步骤S5得到的含氟共聚物树脂固体重复步骤S2‑S5。本发明能够去除微量金属及其他杂质残留,满足后续的极化要求,大大降低电击穿概率。

    一种聚合物压电膜图案化高电压极化夹具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1538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80890.7

    申请日:2024-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压电膜图案化高电压极化夹具及其设计方法,包括绝缘片、导电电极,绝缘片采用合页形式,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绝缘片部和右绝缘片部,左绝缘片部正面的中心区域粘贴有第一导电电极,第一导电电极一侧还延伸有第一电极条;右绝缘片部的中心区域设有多个孔位,多个孔位按预设图案排布,每个孔位中设有第二导电电极,第二导电电极的高度与绝缘片厚度一致。本发明提升了聚合物膜极化的可靠性和便利性,避免了高压击穿、硅油等因素的影响,简化了极化工艺,降低了聚合物压电膜的清洗难度,且不影响后续压电膜涂覆表面电极的牢固性;同时增加传感器阵元布阵的灵活性,避免了横向模态对阵元的干扰。

    一种含氟共聚物材料耐高场强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920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826687.4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氟共聚物材料耐高场强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共聚物材料样品制备:通过热压法将真空干燥的共聚物树脂粉末制备成预定尺寸的共聚物薄膜,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薄膜上下表面分别制备金属电极;步骤2,测试装置准备与样品安装:在铁电测试设备的样品夹持装置中加入硅油,将共聚物薄膜样品放置在夹持装置的中心,确保样品完全浸没在硅油中,盖上端盖,使得共聚物薄膜表面电极与上、下导电板良好接触。本发明能够定量评估含氟共聚物材料的抗击穿强度,为材料高场强极化工艺提供支撑。

    一种聚合物压电膜高电压极化夹具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220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380891.1

    申请日:2024-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压电膜高电压极化夹具及其设计方法,包括绝缘片、导电电极,绝缘片采用合页形式,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绝缘片部和右绝缘片部,左绝缘片部和右绝缘片部中心分别粘贴有导电电极,左绝缘片部和右绝缘片部上的导电电极一侧还分别延伸有电极条,左绝缘片部以对称线为中心翻折后使左、右绝缘片部叠合,并使左、右绝缘片部上的导电电极中心及边缘对齐,叠合后的左、右绝缘片上的电极条相对设置。本发明提升了聚合物膜极化的可靠性和便利性,避免了高压击穿、硅油等因素的影响,简化了极化工艺,降低了聚合物压电膜的清洗难度,且不影响后续压电膜涂覆表面电极的牢固性;同时还可实现不同尺寸规格聚合物压电膜高压极化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