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496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31188.0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与道路模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降雨与道路径流净化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包括:降雨控制机构包括亚克力水箱、搅拌组件、蠕动泵与降雨花洒;环境感知机构包括设置在亚克力水箱内部的流量计与pH水质传感器,监测流量计与pH水质传感器的参数控制服务器;路面渗透机构包括有第一开口的集水箱体,设置在内部的承载组件与路面试件,集水箱体侧面还具有第二开口;路侧净水机构包括顶部具有第三开口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滤料放置板与隔板,以及开设在壳体底部的出水口;引流组件设置在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之间。本发明通过降雨控制机构、环境感知机构、路面渗透机构以及引流组件实现更真实降雨环境下的路面与路侧净化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83716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81303.2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透水路面浸出污染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模拟不同环境下透水路面材料浸出污染的测试方法。本发明采用浸提剂对透水路面材料进行浸泡,采集浸出液;浸泡的方式包括单次静态浸泡、单次动态浸泡、短期浸泡和长期浸泡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浸提剂为去离子水或酸性浸提剂;将所述浸出液进行水质检测和浸出污染评价。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出了液固比以及浸提剂用量的计算方式、针对不同浸出行为的浸泡时间、浸出液采集时间间隔以及浸出污染风险评价的计算方法。本发明可以实现对透水路面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快速、短期、长期浸出行为的精准测试,测试结果可为行业相关人员判断材料的环境风险提供决策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477498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58700.4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赤泥改性多孔沥青路面材料及其应用,属于沥青路面材料技术领域,该多孔沥青路面材料包括沥青、赤泥和集料;所述沥青与赤泥的质量比为1:(0.10~0.15),所述沥青与赤泥的总质量与集料的质量比为(0.08~0.12):1。本发明提供的赤泥改性多孔沥青路面材料,利用赤泥对沥青进行改性,同时添加集料与赤泥协同作用,有效提高了多孔沥青路面材料的净化性能力学性能。本发明实施例赤泥改性多孔沥青路面材料对悬浮物的净化率达54.9~58.6%,对重金属(铁和铅)的净化率达34.3~46.1%;加载次数在20000次内车辙深度均未超过7.2mm。
-
公开(公告)号:CN11809055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70319.2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透水路面堵塞分析领域,涉及一种模拟透水路面堵塞行为同时分析堵塞程度的试验方法,包括:配置透水路面材料及级配型模拟堵塞材料,计算不同交通荷载下铺洒在透水路面材料上的模拟堵塞材料的级配与质量,最大程度地接近透水路面的实际堵塞情况,同时巧妙采用常水头透水系数测试装置,利用恒压水头将堵塞物带入透水路面试件,并规定了维持时间为2‑3min,保证透水路面堵塞的稳定性,结合相片和Image J软件提取试件表面的孔隙特征参数,通过对比堵塞前后孔隙特征参数变化,确定堵塞程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在室内模拟不同交通承载能力下透水路面的堵塞行为及其程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25034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291980.7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4B26/26 , C04B38/08 , E01C7/26 , C02F1/52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2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净化径流污染物的多孔赤泥沥青路面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沥青路面材料包括沥青、赤泥及级配集料,沥青与赤泥的体积比为1:(0.3‑0.4),沥青与赤泥的质量之和与级配集料的质量比为(0.04‑0.06):1;制备时,先将沥青加热熔融,并分别将赤泥及级配集料加热干燥;再将沥青、赤泥及级配集料混合均匀并在模具中用击实仪击实,之后静置,即得到沥青路面材料试件;将沥青路面材料铺设于道路上,对透过材料的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物进行净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沥青路面材料同时具有物理吸附拦截作用及化学净化作用,对于悬浮物污染物、重金属铁污染物、重金属铅污染物、生化类污染物、总氮污染物和总磷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有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048404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04886.0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9D5/33 , C09D133/04 , C09D7/61 , C09D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久型彩色近红外反射水性路用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改性丙烯酸乳液30~50份;去离子水10~30份;近红外反射型二氧化钛3~20份;金红石型钛白粉10~25份;添加剂和成膜助剂4~8份;无机氧化铁红颜料1~8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耐久型彩色近红外反射水性路用涂料可选择性地反射近红外波段的太阳光而非可见光,有效提高路表反射率,降低路表温度,实现路面彩色涂装,避免眩光等视觉安全问题;近红外反射率高,明度低,耐久型优良,可应用于透水路面等多种路面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1594805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00234.0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羟基聚丁二烯型聚氨酯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端羟基聚丁二烯型聚氨酯改性沥青包括基质沥青90~97份,端羟基聚丁二烯型聚氨酯3~10份,所述端羟基聚丁二烯型聚氨酯由包括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的反应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多元醇包括重量百分比为80%以上的端羟基聚丁二烯。本发明的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能均表现优良,且其存储稳定性优异,避免了沥青高温存储运输过程中的离析发生,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250348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1291980.7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4B26/26 , C04B38/08 , E01C7/26 , C02F1/52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2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净化径流污染物的多孔赤泥沥青路面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沥青路面材料包括沥青、赤泥及级配集料,沥青与赤泥的体积比为1:(0.3‑0.4),沥青与赤泥的质量之和与级配集料的质量比为(0.04‑0.06):1;制备时,先将沥青加热熔融,并分别将赤泥及级配集料加热干燥;再将沥青、赤泥及级配集料混合均匀并在模具中用击实仪击实,之后静置,即得到沥青路面材料试件;将沥青路面材料铺设于道路上,对透过材料的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物进行净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沥青路面材料同时具有物理吸附拦截作用及化学净化作用,对于悬浮物污染物、重金属铁污染物、重金属铅污染物、生化类污染物、总氮污染物和总磷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有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310516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243377.X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一种净化道路径流污染物的沥青路面材料,所述沥青路面材料包括沥青、硅藻土及级配集料,所述的沥青与硅藻土的体积比为1:(0.33‑0.35),所述的沥青与硅藻土的质量之和与级配集料的质量比为(0.04‑0.06):1。所述沥青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沥青加热熔融,并分别将硅藻土及级配集料加热干燥;将沥青、硅藻土及级配集料混合均匀并在模具中用击实仪击实、静置,即得到所述的多孔沥青路面材料。本发明可以实现径流污染的就地净化,同时具有物理截留‑化学吸附的复合净化功能,对于重金属污染物铜、铬、铁、总氮污染物和总磷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有显著提升,又能够承受一定交通荷载,保证良好的路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4805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600234.0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羟基聚丁二烯型聚氨酯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端羟基聚丁二烯型聚氨酯改性沥青包括基质沥青90~97份,端羟基聚丁二烯型聚氨酯3~10份,所述端羟基聚丁二烯型聚氨酯由包括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的反应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多元醇包括重量百分比为80%以上的端羟基聚丁二烯。本发明的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能均表现优良,且其存储稳定性优异,避免了沥青高温存储运输过程中的离析发生,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