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涵置换管幕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4595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175305.9

    申请日:2019-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箱涵置换管幕施工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在预建通道两侧分别构筑始发井和接收井;步骤二:在所述始发井内安装管幕机顶进装置和管幕机,通过所述管幕机顶进装置依次顶进所述管幕机,并依次连续顶进管节以形成所需制式的所述管幕;步骤三:安装箱涵顶进装置;步骤四:构筑箱涵,并将首节箱涵与所述管幕端面连接;步骤五:启动所述箱涵顶进装置依次顶进所述箱涵,以依次顶出所述管节,拆卸被顶出的所述管节并出土;步骤六:重复步骤四和步骤五,直至拆除全部所述管节,形成通道;其中,在所述管幕机及所述管节外侧的与土体接触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减摩板,所述管幕机带动所述减摩板同步向前顶进。

    一种顶管机的纠偏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03995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383911.1

    申请日:2018-1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87 E21D9/003 E21D9/0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顶管机的纠偏装置,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纠偏油缸,内壳体的前端面用于安装顶管机的刀盘,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有预设间距,内壳体的后端的周向方向设有多个纠偏油缸,各纠偏油缸沿内壳体的径向方向设置,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设有多个与纠偏油缸一一对应的支点,纠偏油缸用于控制内壳体偏转,进而在支点的作用下带动刀盘偏转。通过径向方向设置纠偏油缸,可有效减小顶管机盾体的长度,因此在施工时无需设置更大的始发井和接收井,所以可以减少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一种顶管机及可退回式顶管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2992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550661.X

    申请日:2018-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8 E21D9/1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顶管机,包括具有中心腔体的外壳;中心设有型腔且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中心腔体内的内壳;安装于所述内壳的前端的刀盘,所述刀盘的横截面能够与所述内壳的横截面相吻合。应用该顶管机,由于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能够脱离连接,故能够将所述内壳和所述刀盘从已挖掘隧道内沿顶管机挖掘方向的反方向拖拽至始发井内,从而完成顶管施工,无需设置接收井便可顺利完成顶管施工。因此,本申请所提供的顶管机能够在无需设置接收井的前提下顺利完成顶管施工。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可退回式顶管施工方法。

    管廊作业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68681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675257.0

    申请日:2017-08-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廊作业装置,包括:下掘进装置;用于设置在下掘进装置顶部的上掘进装置;用于将下掘进装置挖掘的渣土传动至预设区域的第一传送装置,第一传送装置设于下掘进装置上;用于挡住后部回填区域的挡土装置;用于将上掘进装置挖掘的渣土传送至后部回填区域的第二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可转动连接于上掘进装置,且第二传送装置的尾部搭设于挡土装置的顶部。此种管廊作业装置中的上掘进装置与下掘进装置两部分能够同时对掌子面进行挖掘,挖掘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在挖掘后,下掘进装置通过第一传送装置对应传送渣土,上掘进装置通过第二传送装置将渣土直接传送到后部回填区域,可进一步提高挖掘效率。

    一种顶管机及可退回式顶管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520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744155.4

    申请日:2018-07-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顶管机,包括外壳和内壳,还包括刀具组件和固连于内壳远离刀具组件一端的回拖装置,刀具组件包括与内壳相固连且能够进入中心腔体内的刀盘和第一端铰接于刀盘上且第二端能够绕第一端翻转折叠至中心腔体内的折叠刀架。折叠刀架的切削面积免受外壳的影响,且可避免人工翻转,有利提升掘进效率,同时有利于实现自动回退。此外,依靠回拖装置拖拽内壳,使内壳带动刀具组件从外壳的中心腔体内被拖拽至始发井内,避免人工拆卸外壳和内壳之间的连接,有利于进一步实现自动回退。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顶管机既有利于提升掘进效率,有利于实现自动回退。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如上所述的顶管机的可退回式顶管施工方法。

    一种顶管机的纠偏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11831U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821925755.2

    申请日:2018-1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种顶管机的纠偏装置,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纠偏油缸,内壳体的前端面用于安装顶管机的刀盘,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有预设间距,内壳体的后端的周向方向设有多个纠偏油缸,各纠偏油缸沿内壳体的径向方向设置,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设有多个与纠偏油缸一一对应的支点,纠偏油缸用于控制内壳体偏转,进而在支点的作用下带动刀盘偏转。通过径向方向设置纠偏油缸,可有效减小顶管机盾体的长度,因此在施工时无需设置更大的始发井和接收井,所以可以减少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顶管机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474637U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21085269.4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顶管机,包括外壳和内壳,还包括刀具组件和固连于内壳远离刀具组件一端的回拖装置,刀具组件包括与内壳相固连且能够进入中心腔体内的刀盘和第一端铰接于刀盘上且第二端能够绕第一端翻转折叠至中心腔体内的折叠刀架。折叠刀架的切削面积免受外壳的影响,且可避免人工翻转,有利提升掘进效率,同时有利于实现自动回退。此外,依靠回拖装置拖拽内壳,使内壳带动刀具组件从外壳的中心腔体内被拖拽至始发井内,避免人工拆卸外壳和内壳之间的连接,有利于进一步实现自动回退。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顶管机既有利于提升掘进效率,有利于实现自动回退。(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顶管机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220805U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20851816.9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顶管机,包括具有中心腔体的外壳;中心设有型腔且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中心腔体内的内壳;安装于所述内壳的前端的刀盘,所述刀盘的横截面能够与所述内壳的横截面相吻合。应用该顶管机,由于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能够脱离连接,故能够将所述内壳和所述刀盘从已挖掘隧道内沿顶管机挖掘方向的反方向拖拽至始发井内,从而完成顶管施工,无需设置接收井便可顺利完成顶管施工。因此,本申请所提供的顶管机能够在无需设置接收井的前提下顺利完成顶管施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掘进机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048782U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20994028.0

    申请日:2017-08-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掘进机,包括:掘进机主体;可拆卸连接于掘进机主体顶部的明挖装置。由于明挖装置与掘进机主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拆装与结合,使该掘进机可以具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为在浅埋条件下采用明挖法的工作模式,另一种为在深埋和下穿道路或建筑物条件下采用顶管推进的暗挖模式,扩大了工作范围,提高了掘进机的适用性,且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同时,由于该掘进机不仅可以通过掘进机主体实现具有构筑物的机械暗挖施工,也可以在加装明挖装置后采用明挖法施工更大的断面,对于需采用明挖与暗挖方式结合进行变化截面管道的加工时,该掘进机能够极大降低设备摊销费用,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管廊作业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032301U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20995995.9

    申请日:2017-08-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廊作业装置,包括:下掘进装置;用于设置在下掘进装置顶部的上掘进装置;用于将下掘进装置挖掘的渣土传动至预设区域的第一传送装置,第一传送装置设于下掘进装置上;用于挡住后部回填区域的挡土装置;用于将上掘进装置挖掘的渣土传送至后部回填区域的第二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可转动连接于上掘进装置,且第二传送装置的尾部搭设于挡土装置的顶部。此种管廊作业装置中的上掘进装置与下掘进装置两部分能够同时对掌子面进行挖掘,挖掘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在挖掘后,下掘进装置通过第一传送装置对应传送渣土,上掘进装置通过第二传送装置将渣土直接传送到后部回填区域,可进一步提高挖掘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