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孔布孔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206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10917.8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领域,公开了勘探孔布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勘探区域各边的边长;确定勘探孔控制间距;对勘探区域各边进行边界约束;获取勘探区域的所有角点及约束点,并对所有角点及约束点编号;绘制一个能包住勘探区域所有点的辅助正方形,并将其中一条对角线相连,提取正方形的四个角点并编号;将勘探区域的所有角点、等分点和正方形的四个角点作为控制点,进行三角剖分,并删除所有以正方形角点为顶点的边及正方形角点;获取所有三角形角点坐标,将各点坐标作为勘探孔,并完成布孔,本发明便于有限元自动生成及计算机图像处理,这种方法能够在边界约束和间距控制下实现较少的勘探孔快速自动布置,大大提升效率和布孔质量。

    一种带有换向机构的潮流能水轮机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1778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110429486.0

    申请日:2021-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换向机构的潮流能水轮机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包括安装在实验水槽中支柱和主体结构,主体结构转动设置在支柱顶部,机舱壳体的一侧设置有主机翼、另一侧设置有副机翼、尾部设有尾舵,其中主机翼与机舱壳体铰接;副机翼及尾舵与机舱壳体固定连接。本申请中,通过设置主副机翼和尾舵,将主体结构转动设置在支柱顶部,改变来流的方向,主机翼受到来流冲击后相对机舱壳体转动一定角度而打开,主体结构左右两侧受力不平衡,导致整个主体结构绕支柱发生转动,来流继而冲击主机翼和尾舵,实现水轮机换向。通过该装置对潮流能水轮机进行模型实验,为以后潮流能水轮机的换向研究提供帮助,更为潮流能水轮机的广泛应用打下实验基础。

    一种可移动式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增能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732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110429642.3

    申请日:2021-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增能装置及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导流板和基座;基座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上的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水泵的进水口位于箱体外,出水口与箱体的腔体相连通;第二水泵的出水口位于箱体外,进水口与箱体的腔体相连通;导流板竖直设置在移动基座的箱体上,导流板上开设有若干空洞;箱体中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导流板的顶部设置有流速传感器。通过将水轮机设置在高速流动区,输出功率得到提升。设置了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实现增能装置的下潜或上浮,尽可能使处于高速流动区的水轮机的一直保证高效转动,实现输出功率高且稳定的目的。

    静力触探试验结果错误波动消除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54163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517898.9

    申请日:2023-05-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静力触探试验结果错误波动消除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静力触探试验结果,得到第一参数曲线、第二参数曲线以及第三参数曲线;根据第一参数曲线和第二参数曲线,生成参考曲线;根据第一参数曲线、第二参数曲线、第三参数曲线以及参考曲线,确定不同类型的错误波动;根据第一参数曲线、第二参数曲线以及第三参数曲线,确定错误波动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根据第一参数曲线、第二参数曲线、第三参数曲线、起始位置以及结束位置,消除错误波动。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未对多种因素引起的波动误差进行消除和未消除大部分波动误差,导致处理精度不高的问题。

    一种自胶结散粒体防冲刷复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618079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015708.3

    申请日:2023-0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基础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胶结散粒体防冲刷复合结构。一种自胶结散粒体防冲刷复合结构,包括:网兜散粒体,所述网兜散粒体包括网兜和设于网兜内的若干颗粒;胶凝结构,设于适于围绕于基础结构的部分网兜散粒体的网兜内,所述胶凝结构包括胶凝料,在构造状态下,胶凝料填充于网兜内的颗粒间和网兜间的空隙,以使网兜散粒体凝结形成设于基础结构外周的复合防冲刷结构。本发明解决防冲刷结构的抛石颗粒较小,在水流长期冲刷下抛石颗粒被冲击分散,导致防护结构失效的问题。

    一种竹节状水下桩基础的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9785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223351.8

    申请日:2023-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桩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节状水下桩基础的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一种竹节状水下桩基础的施工装置,包括:水面作业平台,设于海平面的上方,水面作业平台适于设于海底桩基孔的上方;竹节膨胀袋,包括至少两节环形突出段,竹节膨胀袋一端与水面作业平台连接,另一端适于设于海底桩基孔内;输液结构,包括通过管路相连的压力泵和输液管,输液结构设于水面作业平台上,输液管自水面作业平台伸入竹节膨胀袋内,压力泵适于向输液管内输送高压液体;扎紧结构,设于海底桩基孔的上方,扎紧结构套设于竹节膨胀袋的外周。本发明解决传统桩基孔建立的风电桩无法承载海上复杂载荷的冲击、稳定性差的问题。

    一种多舱筒型基础围堰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9767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06704.8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围堰施工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舱筒型基础围堰及其使用方法。这种多舱筒型基础围堰采用一体式设计、结构简单、安装和回收便捷、耗费时间短。上述多舱筒型基础围堰包括:吸力筒结构、围堰本体和支撑结构;吸力筒结构为环形结构,具有多个分隔舱,分隔舱上设置有抽水机构;围堰本体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其一端与吸力筒结构顶部连接;支撑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吸力筒结构上的若干内支撑组件和若干外支撑组件,若干内支撑组件沿围堰本体周向间隔设置于围堰本体内侧,若干外支撑组件沿围堰本体周向间隔设置于围堰本体外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施工围堰零部件多且为分体式设计,安装及回收时耗时较长、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基于边界面模型的土体状态数据预测方法、装置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270515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1056606.8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界面模型的土体状态数据预测方法、装置和设备,该方法首先对每个增量步进行子增量步划分,基于当前子增量步的步长和初始土体状态数据进行八次应力试算,得到八组土体增量数据;然后对八组土体增量数据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当前子增量步结束时的结束土体状态数据;之后基于结束时土体状态数据和八组土体增量数据计算局部截断误差;若局部截断误差不小于预设阈值,则缩小当前子增量步的步长,并返回基于当前子增量步的步长和初始土体状态数据进行八次应力试算的步骤,重新计算。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各个子增量步的截断误差控制精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土体状态数据的计算准确度。

    一种海上风电单桩桩周原位土加固方法和加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37812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00227.4

    申请日:2023-0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单桩桩周原位土加固方法和加固装置,加固方法包括:将网格板铺设在桩基础的周围,将网格板插入到桩基础周围的原位土土体中;在网格板的网格内插设加强桩;在网格板上盖设盖板;在加强桩与网格板的空隙之间灌浆。网格板能够对桩基础周围的土体进行加强,改善桩周原位土的应力状态,提高土体强度,加强桩能够对桩周原位土进一步地加强,盖板能够阻止水冲刷桩基础周围的土体。向网格板与加强桩之间灌浆,能够避免网格板与加强桩之间留有空隙,且将网格板、加强桩和盖板连接成一个稳定的整体。本发明的海上风电单桩桩周原位土加固方法能够对桩基础周围的土体进行加强,减缓桩基础周围的土体冲刷的速度,提升桩基础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