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2230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27425.3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1 , G06Q50/2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库调度下不同流量对坝下游不同河段冲淤影响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数据收集;步骤2、流量概率密度计算;步骤3、河段划分;步骤4、河段冲淤量计算;步骤5、河段流量区间与平均冲淤量响应关系建立;步骤6、冲淤强度计算。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建立水库坝下游不同河段不同流量区间与各个河段各流量区间平均冲淤量之间的响应关系,评估不同流量对坝下游不同河段冲淤影响,为定量评估水库调度下不同流量对坝下游不同河段冲淤影响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进而为水库调度优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33296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72076.5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絮凝影响下一维水沙数学模型泥沙沉速的修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絮凝影响下的泥沙沉速的计算公式;步骤2、计算散体泥沙颗粒沉速ωl;步骤3、确定泥沙颗粒由散体泥沙状态变为絮团状态后对沉速的修正系数kd;步骤4、计算水流流速对沉速的修正系数kv。本发明所述方法,解决了水库中泥沙粒径细、库区水流运动较为缓慢等特定的水流泥沙条件下因泥沙絮凝造成的泥沙沉速变化问题,对一维水沙数学模型沉速进行修正,实现了库区泥沙淤积及时空分布规律的准确预测,对以后水库淤积的调控、管理和运行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53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59156.7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与视频信息的河道洪水快速预报及实时校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河道一维水流模型的构建,LSTM模型的构建,以及基于非接触式视频信息的河道洪水预报实时校正。本发明结合历史河道洪水,生成多组河道可能发生洪水,并带入到已校核的一维水动力学模型中进行训练生成训练集,对LSTM网络进行训练,进而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河道洪水快速预报模型,进而为河道防洪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进而利用非接触式视频测流系统,采用市电供电时监测站使用全性能模式,获取河道洪水重要控制断面实时水位信息,构建LSTM与卡尔曼滤波算法相结合的实时校正技术对已建立的河道洪水快速预报模型进行实时校正,实现耦合视频信息的河道洪水精准预报。
-
公开(公告)号:CN1194767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04919.7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梯级水库消落期优化调度方案的生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收集梯级水库工程特性基础数据和长系列天然径流资料;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概化消落期在多种影响因素下的梯级水库的最大出库流量约束;构建梯级水库消落期优化调度模型,确定不同典型年的弃水量惩罚因子;求解梯级水库消落期优化调度模型,得到梯级水库的最优水位过程线;逐典型年研判梯级水库消落期的相对弃水量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关系,视情况调整弃水量惩罚因子;整理不同典型年各梯级水库不同控制时间节点的库水位和整体待消库容,形成消落期优化调度方案。本发明具有简便实用、合理可靠、易于推广等优点,可为梯级水库运行管理部门实时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817861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577527.5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回水影响的河道型水库蓄能量测算方法,该方法基于站网布设和河道地形特征对河道型水库分段进行蓄水量计算,通过耗水率曲线计算水库总蓄能量,包括断面划分、蓄水量计算和蓄能量换算三个环节,可以实现根据动态水面线计算实时水库蓄水量;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水库回水影响带来的动库容误差,获得更为准确的蓄水总量计算成果,实现更为精准的水库总蓄能量测算,从而保障电网安全及指导水库中长期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81786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77527.5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回水影响的河道型水库蓄能量测算方法,该方法基于站网布设和河道地形特征对河道型水库分段进行蓄水量计算,通过耗水率曲线计算水库总蓄能量,包括断面划分、蓄水量计算和蓄能量换算三个环节,可以实现根据动态水面线计算实时水库蓄水量;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水库回水影响带来的动库容误差,获得更为准确的蓄水总量计算成果,实现更为精准的水库总蓄能量测算,从而保障电网安全及指导水库中长期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1085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01231.5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进的河流生态径流评估方法,包括收集所分析水文站的长序列逐年日流量数据;确定第25分位数流量过程线和第75分位数流量过程线;计算可能最大流量过程线和可能最小流量过程线;计算每个月低于第25分位数流量过程线的径流,得到月不足径流;计算每个月低于第25分位数流量过程线的径流,得到月可能最大不足径流,月不足径流与月可能最大不足径流之比为该月生态赤字;计算每个月超出第75分位数流量过程线的径流,得到月多余径流;计算每个月高于第75分位数流量过程线的径流,得到月可能最大多余径流;计算年生态赤字和年生态盈余;本发明克服了原流量过程线计算的生态径流指标无法度量的不足,能更好反映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04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396090.7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计算水库回水范围的方法,它包括收集水库相应数据,根据圣维南方程组原理,开发适用于当前河网结构一维洪水演进模型;根据场次洪水中实际坝前运用水位情况,将水位过程中每个水位值减小一个固定值,运用上述洪水演进模型,为水库计算一组虚拟水面线变化过程;根据场次洪水过程数据,选择库区最高水面线和对应的时刻,与同一时刻的虚拟水面线进行比较,二者水位的差值小于一个给定的值的位置,自坝址至回水末端的区间为回水影响范围;本发明能够降低对建库前天然河道水文资料的依赖;在大洪水条件下的适用性好,能够扩展传统方法的覆盖面;计算精度较传统方法高,能够为大型水库或梯级水库的防洪、兴利调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37772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274321.0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 , G06F18/20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河道区间取水流量的异常数据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水资源管理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河道区间的区间取水流量历史数据和气象历史数据;将区间取水流量历史数据和气象历史数据输入至预先训练完成的机器学习模型,获取区间取水流量预测数据;根据区间取水流量预测数据与区间取水流量监测数据的差异度,确定发生监测数据异常的异常日期;确定在异常日期下的任一取水户以及所述任一取水户的临近取水户,并将任一取水户的取水流量监测值作为待校验的疑似异常监测值;利用临近取水户的取水流量监测值对疑似异常监测值进行协同校验,以对所述任一取水户的取水异常进行识别。本发明提高了异常数据识别的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4983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44064.6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IPC: G06F30/2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胶体DLVO理论的絮凝泥沙颗粒间距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一:确定单颗粒泥沙粒径;步骤二:确定两泥沙颗粒间的引能;步骤三:确定两泥沙颗粒间的斥能;步骤四:确定两颗粒间的综合作用能;步骤五:计算低电解质浓度下的两泥沙颗粒的间距;步骤六:计算中电解质浓度情况下的两泥沙颗粒的间距。本申请针对的是两个粒径近似相同的球形细颗粒泥沙,从胶体稳定理论(DLVO理论)层面给出两球形等粒径细颗粒泥沙发生絮凝的间距计算方法,对于进一步了解粘性细颗粒泥沙絮凝过程、沉降特性及输移过程提供较好的支撑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