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沙颗粒絮凝沉降的观测设备及观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4011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813763.7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沙颗粒絮凝沉降的观测设备及观测方法,所述设备由絮凝生成器和观测仓主体组成,观测仓主体为多腔式长方体,通过纵向隔板将观测仓主体分隔为腔体A、腔体B和腔体C;腔体A为絮凝观测室、顶部开设分离口,絮凝生成器下端开口与分离口相连通,在腔体A分离口之下设有泥沙絮凝体过渡区,泥沙絮凝体过渡区是由若干弯折段连通形成的窄通道,腔体A与照相机相对一侧的内壁上设有黑色背景幕布;在腔体B的侧壁外设有不透光板,不透光板中部开设透光缝,不透光板的上端面低于泥沙絮凝体过渡区底部出口。利用本发明所述设备可实现非接触式泥沙絮凝体的采集,原位观测获得泥沙颗粒絮凝体形态/粒径大小、絮凝体静水沉降速度。

    一种泥沙颗粒絮凝沉降的观测设备及观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4011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13763.7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沙颗粒絮凝沉降的观测设备及观测方法,所述设备由絮凝生成器和观测仓主体组成,观测仓主体为多腔式长方体,通过纵向隔板将观测仓主体分隔为腔体A、腔体B和腔体C;腔体A为絮凝观测室、顶部开设分离口,絮凝生成器下端开口与分离口相连通,在腔体A分离口之下设有泥沙絮凝体过渡区,泥沙絮凝体过渡区是由若干弯折段连通形成的窄通道,腔体A与照相机相对一侧的内壁上设有黑色背景幕布;在腔体B的侧壁外设有不透光板,不透光板中部开设透光缝,不透光板的上端面低于泥沙絮凝体过渡区底部出口。利用本发明所述设备可实现非接触式泥沙絮凝体的采集,原位观测获得泥沙颗粒絮凝体形态/粒径大小、絮凝体静水沉降速度。

    一种动水环境中微囊藻迁移分布数值模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95677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938067.9

    申请日:2023-0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生态环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动水环境中微囊藻迁移分布数值模拟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紊流模型建立水动力模型,并基于预设边界条件对其进行求解;基于微囊藻单细胞密度与群体密度的关系及细胞密度随光强变化规律建立密度变化模型,并基于光强变化和衰减的定律对其进行求解;基于微囊藻群体运动速度建立自身迁移模型,并基于密度变化模型的求解结果对其进行求解;建立用于模拟微囊藻在动水环境中的迁移分布的浓度分布模型并将水动力模型、密度变化模型和自身迁移模型对应的求解结果代入,基于预设求解方法对浓度分布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微囊藻的浓度分布模拟结果。本发明能够更准确地模拟微囊藻在动水环境中的垂向浓度分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