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6885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656574.5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换热屏蔽结构,可用于反应堆压力容器,所述反应堆换热屏蔽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压力容器外围的屏蔽层、设置于所述屏蔽层外侧的热管组件、以及冷源;所述热管组件包括至少一热管,所述热管包括设置在所述屏蔽层外围并与屏蔽层紧密贴合的热管段、设置在所述冷源中的冷管段、连接所述热管段和冷管段的连接段、设置在所述热管中的相变换热介质和毛细结构;所述热管段中的所述相变换热介质吸收所述屏蔽层的热量汽化,流至所述冷管段中与所述冷源换热冷凝,并通过所述毛细结构回流至所述热管段。本发明的反应堆换热屏蔽结构可以满足屏蔽层屏蔽射线及散热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082247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06461.8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分离器及余热导出系统,包括分离器本体和第一连接管,分离器本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分离器本体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进水口,分离器本体上设有多个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管设有多个,第一连接管的数量与第一连接孔的数量相等,第一连接管与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连接,汽水分离器在使用过程中汽水混合物在第一容纳腔内产生分层效应,较轻的气体通过汽水分离器的顶部进入外部环境,同时,进入外部环境的气泡大小因受到了第一连接管的内径限制作用,从而实现将较大气泡破碎的功能,达到降低汽蚀现象的作用,最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汽水分离器不能减小汽蚀现象对管道部件产生的腐蚀效应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71217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111277570.1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抑压水池装置及核反应堆,其中抑压水池装置包括壳体及至少一条中空的抑压管,壳体内设有密闭的空腔及若干延缓气体流动的隔板;空腔内填充有冷却液,隔板浸没在冷却液中;并且空腔内部的冷却液上方设有容纳气体的留置空间;抑压管贯穿壳体外壁,包括位于壳体外的壳外段、以及位于壳体内的壳内段;壳内段的端部插入冷却液中,壳外段接入环境中的气体;本抑压水池装置属于非能动系统,安全可靠性能高;冷却效率高,抑压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预定工况下安全壳压力和温度的上升;且对空间和冷却液的体积需求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19935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0655121.4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水堆汽轮机保护装置、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核电厂实时运行数据;S2、根据核电厂实时运行数据,计算实时监测参数值;其中,实时监测参数值包括蒸汽过热度和/或给水流量与堆芯核功率的失配量;S3、将实时监测参数值与保护定值进行比较,判断汽轮机的运行是否存在风险,输出判断结果;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汽轮机执行动作。该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该系统包括堆芯、汽轮机、直流蒸汽发生器、冷凝器、传热管道、给水管道以及上述的汽轮机保护装置。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汽轮机的状态,对汽轮机实现蒸汽过热度低保护、和/或给水流量与堆芯核功率失配高保护,从而触发汽轮机跳闸,避免蒸汽进入汽轮机。
-
公开(公告)号:CN11686416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75014.2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壳换热水箱冷却装置及安全壳换热水箱冷却系统,安全壳换热水箱冷却装置包括冷凝回收围板、外围板、内围板;冷凝回收围板围设在换热水箱的开口端上方,界定出蒸汽通道;冷凝回收围板包括对应换热水箱的外侧板设置的第一围板、对应换热水箱的内侧板设置的第二围板;外围板与换热水箱、第一围板界定出第一冷却通道;内围板设置在第二围板远离第一围板的一侧,与第二围板界定出第二冷却通道;内围板与安全壳界定出集流通道。空气在第一冷却通道、第二冷却通道、集流通道之间自然对流循环,空气流动阻力较小,结构合理,换热效率较高,将换热水箱降温的同时还能保证换热水箱维持足够的水位高度,确保换热水箱可以长期持续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38404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016467.4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泄爆方案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堆型氢气储存间所在船体的位置,堆型氢气储存间的尺寸信息,以及单口泄爆口面积,确定至少两个泄爆方案;根据堆型氢气储存间的尺寸信息,以及各泄爆方案,得到各泄爆方案对应的仿真模型;根据堆型氢气储存间的舱壁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以及各仿真模型在设定氢气泄漏浓度下舱壁上压力监测点的压力变化曲线,从各泄爆方案中确定目标泄爆方案。采用本方法能够通过对堆型氢气储存间进行泄爆方案设计及仿真,确定最佳的泄爆方案,避免了氢气爆炸对船体结构、人员以及核反应堆运行产生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414139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08612.3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反应装置及净化系统。核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容器,设置有反应腔和封闭所述反应腔的顶盖;反应模块,设置在反应腔内,反应模块在反应腔内反应并释放热量;换热模块,设置在反应腔内,换热模块能够吸收反应模块释放热量,换热模块的入口用于与供液系统连通,换热模块的出口用于与热驱动系统连通。通过将换热模块收容在反应容器内,使得核反应装置的整体体积更小,更符合核反应装置小型化的设计方案。反应模块可以为核反应模块,核反应模块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由于换热模块和反应模块均位于反应容器内,为此反应模块释放的热量可以直接被换热模块吸收,相比外置式的换热模块而言,本核反应装置还能够提高对反应模块的换热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9935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655121.4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水堆汽轮机保护装置、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核电厂实时运行数据;S2、根据核电厂实时运行数据,计算实时监测参数值;其中,实时监测参数值包括蒸汽过热度和/或给水流量与堆芯核功率的失配量;S3、将实时监测参数值与保护定值进行比较,判断汽轮机的运行是否存在风险,输出判断结果;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汽轮机执行动作。该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该系统包括堆芯、汽轮机、直流蒸汽发生器、冷凝器、传热管道、给水管道以及上述的汽轮机保护装置。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汽轮机的状态,对汽轮机实现蒸汽过热度低保护、和/或给水流量与堆芯核功率失配高保护,从而触发汽轮机跳闸,避免蒸汽进入汽轮机。
-
公开(公告)号:CN112670002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450585.9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21C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系统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防反应堆控制棒弹棒装置及反应堆。装置上部驱动杆,其内部包括一容置腔;下部驱动杆;触发组件,包括触发机构和触发针,触发机构用于保持触发针处于锁定状态,当上部驱动杆以较大的加速度向上移动时,触发机构动作引发触发针位移;支撑件,设置在上部驱动杆与下部驱动杆的结合处,与触发针联动;本发明用于在驱动杆失控弹出事故工况下,实现驱动杆与控制棒组件自动断开连接,避免了控制棒的失控弹出,从而保证堆芯不会在短时间内引入大量正反应性,降低了包壳破损的几率,提高了反应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41397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111308612.3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反应装置及净化系统。核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容器,设置有反应腔和封闭所述反应腔的顶盖;反应模块,设置在反应腔内,反应模块在反应腔内反应并释放热量;换热模块,设置在反应腔内,换热模块能够吸收反应模块释放热量,换热模块的入口用于与供液系统连通,换热模块的出口用于与热驱动系统连通。通过将换热模块收容在反应容器内,使得核反应装置的整体体积更小,更符合核反应装置小型化的设计方案。反应模块可以为核反应模块,核反应模块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由于换热模块和反应模块均位于反应容器内,为此反应模块释放的热量可以直接被换热模块吸收,相比外置式的换热模块而言,本核反应装置还能够提高对反应模块的换热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