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411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10331.8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4/38 , C08F292/00 , C08F251/00 , C08F222/02 , C08F222/06 , C04B28/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膨润土‑淀粉复合触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淀粉上接枝碳碳双键,得到接枝改性的淀粉;(2)在淀粉的碳碳双键上接枝醚基基团,得到改性醚化淀粉;(3)使聚羧酸减水剂、聚乙二醇吸附于膨润土表面及层间,得到改性膨润土;(4)将改性醚化淀粉、改性膨润土、交联剂、引发剂、pH调节剂加入水中,使其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得到膨润土‑淀粉复合触变剂。该复合触变剂具有优异的触变性能、稳定性、可塑性和粘结性,解决了膨润土存在的吸水膨胀性和储存难、以及有机触变剂存在的价格昂贵、稳定性差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0063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44120.5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2/06 , C04B22/14 , C04B22/08 , C04B24/38 , C04B24/04 , C04B20/02 , C04B28/04 , C04B14/06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缩增强纳米材料,其包括70‑90%的改性二样化硅、10‑25%的纳米膨胀剂、0‑5%的纳米硅酸钙晶核和/或0‑5%的水化动力学调节剂。通过孔结构优化与表面改性的二氧化硅,可有效提升材料与水的亲和力,具有高达60%的含水率,可增加混凝土内部的湿度,具有一定内养护功能;同时其包含的纳米膨胀剂可形成体积膨胀化合物,与改性二氧化硅协同作用,可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大大提高其体积的稳定性;再有所述减缩增强复合纳米材料的微纳米结构,可优化混凝土孔隙结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本发明提供的包含所述减缩增强复合纳米材料的混凝土及其应用,可在有效控制UHPC前期收缩的前提下,满足工程实际需求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8198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68197.6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4/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晶核增强型淀粉基触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淀粉基触变剂的各原料组分质量百分比为:纳米晶核材料(0.2‑0.8%),改性羧甲基淀粉醚(15‑30%),纤维素醚(20‑40%),助分散剂(1.5‑3%),流变稳定剂(0.5‑2%),余量为水。其中,对羧甲基淀粉醚通过醚化反应引入疏水性基团,增加疏水缔合区域,提升乳化性、表面活性和顺滑程度,也可进一步促进对纳米晶核材料的分散。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晶核增强型淀粉基触变剂掺入水泥基材料中可显著提升触变性,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提升爽滑性以便于施工,并促进早期强度的发展,从而解决了因触变剂掺量较大而导致的强度受损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46342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201740.1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引发前端聚合反应的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树脂材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树脂100份,固化剂5‑20份,促进剂1‑5份,烷醇1‑5份,分子筛5‑20份,石蜡5‑15份。该树脂材料属于潜伏性固化类型,25℃下可储存30天以上,使用时可采用电烙铁加热引发前端聚合反应,具有可控性,固化过程中无需持续加热来维持反应进行,且反应时间较短,能耗低,在快速粘接、板材修复、管道堵漏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3069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201745.4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引发前端聚合的管道非开挖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修复材料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树脂100份,固化剂5‑20份,促进剂1‑5份,增塑剂5‑10份,阻聚剂0.1‑1份,氧化铝30‑40份。采用该修复材料制备的树脂软管,在施工时只需单点或多点加热引发前端聚合反应,利用反应的自放热即可完成整根管道固化,与传统固化方式相比施工简便、能耗较低,且力学强度不降低,适用于小尺寸管道的非开挖修复,在管道非开挖修复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