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5823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80474.1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浅储深埋”地质封存及安全处置方法,针对目前已关闭的大面积煤矿地下采空区空间及深部地层进行开发利用,实现二氧化碳“浅储深埋”。将工业废气CO2从地面高压注入深部地层,实现二氧化碳的深部地质封存;对浅部采空区少量注入常压态CO2,驱赶采空区内部裂隙空间游离态CH4向着抽采孔方向移动,提升封闭矿井废弃CH4资源的开采效率;通过地面覆盖绿植,封闭煤炭开采过程地层垮落贯通裂隙,并对扩散至地表的CO2吸收与固化。如果由于地质作用产生地层断裂而发生CO2泄露灾害时,浅部采空区作为应急地质缓冲储存体或多孔介质吸收体,可防止深部地层封存的CO2快速泄露至地面造成人员窒息伤亡,为人工封堵地层裂隙提供宝贵的应急处置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98208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97042.1
申请日:2025-03-31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废弃矿井巷道储气库和注采方法。本发明的废弃矿井巷道储气库,包括:废弃矿井巷道;储气密封层,储气密封层位于废弃矿井巷道内,储气密封层的内壁面限定出储气腔,储气腔用于储存气体;至少一个包覆密封层,包覆密封层位于废弃矿井巷道内,包覆密封层位于储气密封层的外侧,包覆密封层限定出包覆腔,包覆腔的延伸方向与废弃矿井巷道的延伸方向一致,包覆腔包覆在储气腔的至少部分的外侧,包覆腔与储气腔间隔设置,包覆腔用于通入包覆气体。根据本发明的废弃矿井巷道储气库可降低储气库建设成本,且可增加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6241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976546.0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4 , G06F18/2135 , G06F17/14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矿井微震信号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初始矿井微震信号,对初始矿井微震信号进行子信号分解处理,以获取不同频带的多个目标子信号,对每个目标子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处理,以确定与每个目标子信号对应的初始振幅谱,根据与每个目标子信号对应的初始振幅谱,确定单频干扰信号,消除初始矿井微震信号中的单频干扰信号,以得到目标信号,由此,能够准确地从矿井微震信号中识别到单频干扰信号,从而能够对矿井微震信号中的单频干扰信号进行有效地消除,从而能够使得到的目标信号具有更高的信噪比,从而能够提升后续微震信号分析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667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87007.8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C3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段孔循环加卸载压裂装置及煤矿水力压裂方法。全段孔循环加卸载压裂装置包括压裂管、封孔囊袋、注水管、滑管和限位组件,压裂管上设有多个第一孔,相邻两个封孔囊袋之间限定出压裂空间,封孔囊袋与注水管相连通;滑管在压裂管的内腔中可移动,滑管的靠近钻孔底部的一端密封,滑管上设有第二孔,第一孔和第二孔分为多个压裂孔组,每个压裂孔组包括一个第一孔和一个第二孔,其中一个压裂孔组中的第一孔和第二孔导通时,其他的压裂孔组中的第一孔和第二孔错位设置;限位组件限制滑管在压裂管中的位置并使其中一个压裂孔组中的第一孔和第二孔导通。本发明不需要进行移动压裂设备,简化了压裂工艺,提高了水力压裂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2000724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487601.8
申请日:2025-04-18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磨料射流割缝与亲水性软化剂提高煤炭块煤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巷道煤帮上钻进定向钻孔,将射流喷枪插入定向钻孔中,采用分段后退式射流割缝作业的方式,在定向钻孔的内壁喷射磨料,开出若干个割缝,形成裂隙网络。将射流喷枪退出定向钻孔,将跨式封隔器插入定向钻孔中,采用分段后退式加压注液的方式,向每个割缝内分别注入亲水性软化剂。本发明利用高压磨料射流预切割煤层,弱化煤体强度,降低机械截割阻力。通过在煤层注入亲水性软化剂,调控煤体的疏水性,提高煤体渗透性,可降低坚硬煤体的硬度,提高煤体的韧性。将磨料高压射流割缝与亲水性软化剂弱化煤体相结合,安全高效,绿色环保,可有效提升煤炭块煤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810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77694.4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辅助下的微震信号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包括:获取初始微震波检测器集合所属的目标区域,并从目标区域中获取信号强度异常的候选信号采集区域;根据候选信号采集区域,确定无人机集群中各无人机的目标采集子区域;通过无人机集群对各目标采集子区域进行微震信号采集,以得到目标区域的目标微震信号集,提高了信号强度异常区域的微震信号的采集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了微震信号中携带的微震数据的采集时效性和准确性,无需进行单独的基站布设,降低了信号强度异常区域的微震信号的采集成本,提高了目标区域的微震信号采集的灵活性,优化了微震信号的采集方法,提高了矿井作业区域的微震情况检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349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00998.1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钻孔布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包括:首先获取待开采煤层的顶板中的目标岩层;然后根据目标岩层的地应力分布数据和水力裂缝方位,确定目标岩层的钻孔方位;再根据目标岩层的水力裂缝扩展半径确定目标岩层的钻孔间距;最后按照钻孔间距和钻孔方位,在目标岩层进行钻孔布置,通过这种方式,本实施例能够根据目标岩层的地应力分布数据和水力裂缝方位,确定钻孔方位,根据水力裂缝扩展半径确定目标岩层的钻孔间距,最后按照钻孔间距和钻孔方位,在目标岩层进行钻孔布置,从而避免相邻压裂钻孔窜水等事故,优化了三维压裂缝网结构,提高了对厚硬顶板岩层的致裂弱化效果,进而提高了煤层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5945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653128.2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 E21B47/002 , E21B43/26 ,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向孔区域压裂的目标压裂层位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综采工作面的岩层结构信息,所述岩层结构信息包括:不同层位的厚硬难垮顶板的岩性和裂隙发育情况,不同层位的厚硬难垮顶板的可压性和围岩强度,满足设定能量值的微震事件的垂直层位分布情况,以及对综采工作面强矿压显现起主导作用的厚硬岩层;基于所述岩层结构信息,确定目标压裂层位。本发明通过综合多因素确定目标压裂层位,使得目标压裂层位的确定更加精准和科学,进而可以保障坚硬顶板压裂弱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74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86566.X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7/002 , E21B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孔段钻孔形貌扫描窥视系统及方法,全孔段钻孔形貌扫描窥视系统包括输送车、送杆装置、导向部件、扶正部件和窥视部件,输送车具有第一腔,第一腔内储存有推送杆;导向部件设在钻孔的端口处,导向部件用于引导推送杆进入钻孔;扶正部件与推杆串中靠近钻孔内端部的推送杆连接,扶正组件具有弹性,扶正部件的横截面积大于推送杆的横截面积;窥视部件连接在推杆串的靠近钻孔的内端部的一端,窥视部件随推杆串沿钻孔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对钻孔形貌进行扫描。本发明能够能够提高推送杆的送杆和退杆的效率,减少工作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和劳动强度,提高对钻孔的不同区段的曲率的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76176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65456.2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地层水力压裂地面微地震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矿区开采煤层的采掘工程平面图,确定相关参数;获取多个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经纬度坐标信息,计算经纬度坐标和平面坐标互相转换的七参数校正量;以初步监测区域中心为原点,以控制点为顶点划定矩形的准确监测区域并记录各个顶点平面坐标值;根据观测系统和地层的速度模型,在监测区域内基于给定的已知震源获取波场记录,确定检波器间距;基于检波器间距对准确监测区域进行离散化,确定布设检波器的排列,将检波器的平面坐标转化为经纬度坐标;根据转化后检波器的经纬度坐标进行检波器的布设,确定采样间隔进行微地震监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微地震监测误差大、成本高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