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槽底测温巡检机器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941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400686.3

    申请日:2024-10-09

    IPC分类号: B62D61/10 G01K1/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槽底测温巡检机器人,涉及巡检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巡检机器人主体、温度传感器、预留槽、主动轮和辅助轮,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巡检机器人主体的底端,所述预留槽和辅助轮均设置于巡检机器人主体的四个拐角处,主动轮设置于巡检机器人主体的底面拐角处;本发明可以改变温度传感器与槽底的距离,使得温度传感器测量槽底的距离合适,槽倾斜侧壁与倾斜辅助轮接触,温度传感器测量槽底温度的数据更加准确,松紧球可以避免上固定块绕着固定轴转动,使得下固定块和辅助轮保持一定的位置,温度传感器测量槽底温度时位置不会变化,转动块的辅助轮在转动块内部浮动,且辅助轮可以自适应变化,使得辅助轮始终与槽侧壁接触。

    一种矿用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1191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1395909.7

    申请日:2023-10-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涉及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矿用机器人在使用时存在信号干扰或者通信信号覆盖范围受限的问题,导致远程控制信号不稳定甚至断开连接,同时对机器人出现的异常无法及时处理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机器人端、云端、控制终端、检测模块、优化模块及预警模块;机器人端用于执行各项任务,具体的包括对矿山内的各个设备进行巡检及数据的采集;本发明通过对系统通信状况的检测,对巡检机器人的巡检路线进行规划,有效避免矿山地形的信号干扰,能够降低通信延迟,提高机器人与远程操作中心之间的实时性,实现更快速、更准确的指令传输,减少机器人执行指令的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矿用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11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95909.7

    申请日:2023-10-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涉及机器人控制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矿用机器人在使用时存在信号干扰或者通信信号覆盖范围受限的问题,导致远程控制信号不稳定甚至断开连接,同时对机器人出现的异常无法及时处理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机器人端、云端、控制终端、检测模块、优化模块及预警模块;机器人端用于执行各项任务,具体的包括对矿山内的各个设备进行巡检及数据的采集;本发明通过对系统通信状况的检测,对巡检机器人的巡检路线进行规划,有效避免矿山地形的信号干扰,能够降低通信延迟,提高机器人与远程操作中心之间的实时性,实现更快速、更准确的指令传输,减少机器人执行指令的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氧化铝罐体结疤清理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19238288U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22458347.3

    申请日:2022-09-1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氧化铝罐体结疤清理机器人,涉及氧化铝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靠近顶部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电动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中,当使用时,打开电机的外部电源,通过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带动转盘和皮带转动,通过皮带的转动带动两个转轮转动,从而促使传送带转动,将氧化铝罐本体向左传送,当被传送到一定位置时,会被加强长板阻拦住,此时启动加强短板处的电动伸缩杆,将加强短板向后推动,在加强长板的配合下,将氧化铝罐本体夹持固定住,清理机器人即可展开清理工作,从而达到将氧化铝罐体位置限定的效果,避免罐体晃动,增加稳定性。

    一种氧化铝清理机器人充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518695U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22674587.7

    申请日:2022-10-11

    IPC分类号: B25J19/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氧化铝清理机器人用的充电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氧化铝清理机器人充电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后端设有用于与氧化铝清理机器人连接的连接线,所述主体上端设有与连接收纳定位的定位槽,所述主体上端设有用于连接板转动的转轴,且通过转轴与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中间处设有用于矩形凸块限位卡合的矩形凹槽,通过转动板的设置,转动板通过阻尼轴与连接板转动连接,该处通过连接板与主体的转动作用,在主体进行充电作业时,将转动板转动至主体的侧端,并通过转动板外端的电机传动,从而带动风扇转动,进而产生风力,风力通过弧形通孔传输到主体内,从而对主体起到散热作用,进而主体工作使得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