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罐储热系统及其储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228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494047.7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罐储热系统及其储能方法,属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包括压缩机组、透平机组、储热装置和储气库;所述储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压缩机出口的换热器组、设置在透平机出口的加热器组和设置在换热器组和加热器组之间的共用储罐;储能方法包括:压缩机组压缩阶段,运行储罐及低温储罐中的低温介质依次通过换热器组对压缩空气进行降温,并将高温介质储存至高温储罐及运行储罐,降温后压缩空气储存至储气库;透平机组膨胀阶段,储气库中的空气进入透平机做功,运行储罐及高温储罐中的高温介质依次通过加热器组对空气进行加热,并将低温介质储存至低温储罐及运行储罐。本发明能够实现项目投资与项目用地的减少的同时,实现系统的简单可靠运行。

    一种采用氮气稳压的储罐换热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611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815293.2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氮气稳压的储罐换热系统及方法,属于换热技术领域,包括沿着水循环的方向并联设置在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上的若干个球罐、位于出水管道和进水管道中间的循环水泵、连接循环水泵与进水管道的高温管道、通过高温分流管设置在高温管道上的换热装置,同时循环水泵与高温分流管之间的高温管道上设置与进水管道连接的低温管道,换热装置与低温管道之间通过低温分流管连接,高温管道与低温管道上配合设置有控制阀门;各个球罐与调节球罐内氮气压力的氮气稳压系统连接。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水介质储换热温度,同时有效控制储罐容积,减少储罐区域的占地面积与占地成本,有效降低储罐壁厚,更加经济节能。

    一种CO2零排放的双SOFC联合循环发电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5553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26458.5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2零排放的双SOFC联合循环发电运行方法,涉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设置双SOFC‑GT发电系统,SOFC1分离H2后的阳极排气与SOFC2的阳极排气混合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循环燃料气,另一部分进一步分离为H2以及H2O、CO、CO2混合气;分离的H2与SOFC2阴极排气在阴极后置燃烧室混合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做功及预热原料后驱动带回热的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H2O、CO、CO2混合气与O2在阳极后置燃烧室混合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预热反应原料后驱动有机朗肯循环,再经过气液分离器除水;阳极尾气剩余的CO2气体被制冷循环产生的冷量冷凝液化回收,完成碳捕集。本发明提供的具有碳捕集的联合循环发电方法,提高了联合循环能量利用率,同时实现低能耗纯净CO2的捕集。

    一种光热联合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577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195550.7

    申请日:2024-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热联合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属于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换热器、储气库、回热器、空气膨胀机、光热集热器、低温储罐、中温储罐和高温储罐;所述空气压缩机和空气膨胀机的主轴之间设置有能够开合的联轴器;所述空气压缩机能够由外部电动机驱动,还能够直接由空气膨胀机通过联轴器驱动;所述空气膨胀机联接有发电机组;所述方法包括光热集热器有太阳能输入的集热发电模式和光热集热器无太阳能输入的非集热发电模式。本发明通过光热集热实现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蓄热温度的整体提升,降低对高温压缩机的依赖性;同时,通过光热集热与压缩空气储能的联合,实现以太阳能光热为支撑的长周期供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