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894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02399.1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地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潮汐能发电系统,包括:基体,基体具有腔体、水口以及出气口,腔体沿基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水口位于基体的底部且和腔体的下部连通,水口用于在涨潮退潮过程中使水体进出腔体,出气口和腔体的上部连通;涡轮发电装置,涡轮发电装置具有涡轮腔、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涡轮腔中的涡轮位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之间,第一进气口连通涡轮腔和出气口,第二进气口用于连通涡轮腔和外界;控制阀,控制阀设于出气口和第一进气口之间,控制阀用于控制出气口和第一进气口两者的通断;压力监测装置,压力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腔体内的压力;以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连接涡轮发电装置、控制阀以及压力监测装置。其能够提高涡轮的能量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2916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30520.4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地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下储气库双层周边孔水压光面爆破结构与爆破方法,包括开设于掌子面上的炮孔和填埋于炮孔内的装药结构,炮孔包括周边孔、内圈孔、底板孔、辅助孔、掏槽孔和空孔,周边孔和内圈孔均呈环形排布,辅助孔呈半圆形排布,底板孔、掏槽孔和空孔均呈直线形排布;底板孔的排布连接线为上下分部开挖的分界线,底板孔上下两侧开挖台阶中布置有辅助孔,空孔的排布连线两侧对称布置有掏槽孔,靠近空孔位置的掏槽孔的排布连线竖直布置,远离空孔位置的掏槽孔的排布连线倾斜布置。本发明通过采用双层周边孔布孔形式,减少了超欠挖现象,降低了爆破对围岩的扰动,达到了光面爆破的效果,降低了储气库运行阶段泄漏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98883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668266.2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地技术研究院
IPC: E21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压地下储气洞室环形隧洞式布置结构,涉及土木工程地下超高压储气人工洞室领域。它包括储气洞室、封堵头和交通洞,储气洞室通过内衬钢板密封层形成;封堵头内设置检修通道和进排气钢管;交通洞内设置进排气钢管竖井、集水井和通风排水竖井;储气洞室底部两侧均与进排气钢管一端连接,进排气钢管另一端接出地面。本发明的隧洞式储气洞室跨度小,对围岩强度及变形模量适应性强,隧洞衬砌支护及围岩注浆加固工程量大大降低,隧洞衬砌及密封层结构安全度显著提高;隧洞埋深浅,占地少,布置一条交通洞即可满足开挖及洞内结构安装施工要求。本发明还涉及这种超高压地下储气洞室环形隧洞式布置结构的施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1892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83153.2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地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空气储能的地下储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压缩空气储能硐室围岩排水系统及方法,该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硐室内壁上的硐内排水系统,以及设置在硐室外部的硐外排水系统;所述硐内排水系统用于电站运行期间硐周裂隙水的排水,所述硐外排水系统用于降低电站检修期间相邻硐室间的水头高度。该排水系统能有效避免钢内衬因外水压力作用而发生屈曲破坏的风险,充分保证硐室的气密性。该排水方法能适用于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硐室排水需求,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和推广价值。因此,本发明能够同时解决硐室内外排水的技术问题,避免当储气硐室处于检修状态时,硐内高压气体的排出使得外水压力增大而导致硐室的钢内衬密封层发生屈曲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671721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68260.5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地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气硐室围岩固结灌浆孔口封闭装置,涉及土木工程地下超高压储气硐室领域。它包括弧形钢板、注浆钢锚管和推力支架,弧形钢板中部开有圆孔,弧形钢板背面设置有多层止浆橡胶条;注浆钢锚管一端与注浆胶管连接,另一端由弧形钢板正面穿过圆孔伸入硐室洞壁上的灌浆钻孔;推力支架位于弧形钢板正面。本发明可实现储气硐室洞壁基岩面无盖重条件下高压固结灌浆,通过安装本发明,灌浆时基岩面形成良好的封闭效果,灌浆质量好,本发明的孔口封闭装置的制作与安装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灵活。本发明还涉及这种储气硐室围岩固结灌浆孔口封闭装置的施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20167918U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21104886.5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地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杂质盐矿溶腔的排卤井结构,包括:排卤井,其由地面打通,延伸至地底下,且所述排卤井下端连接于盐矿溶腔的最低端;所述排卤井的内径170mm~480mm;其中,所述排卤井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排卤井的第一段竖向设置,所述排卤井的第二段倾斜连接于所述排卤井的第一段,且所述排卤井的第二段连接于第一段的一端较高,所述排卤井的第二段连接于盐矿溶腔的一端较低,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将盐矿溶腔沉渣空隙中的卤水充分排出,大大增加了盐矿溶腔的高压空气库容。同时也大大的增加了压缩空气储能盐矿溶腔地下储气库的选址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219715777U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21107528.X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地技术研究院
IPC: G01V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自动平衡调节地质探测设备,包括移动装置;至少两条轨道,至少两条所述轨道对应设置在所述移动装置上,至少两条所述轨道之间存在间距;地质探测装置,所述地质探测装置可滑动设置在两条所述轨道上;及推拉杆,所述推拉杆分别与所述移动装置和所述地质探测装置连接,所述推拉杆用于驱使所述地质探测装置在至少两条所述轨道上来回往复运动并驱使所述地质探测装置在至少两条所述轨道上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推拉杆驱使地质探测装置在至少两条轨道上来回往复运动,以实现调整地质探测装置与地面的探测面所形成的角度,以便于地质探测装置以最佳的角度探测地质,有利于提升地质探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221300827U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23139979.4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地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地下硐室自动化监测系统,包括支架杆、轨道、移动小车、机械臂、视频监测探头,轨道通过支架杆安装固定在硐室的侧壁上,沿硐壁延伸方向布设,能够适应硐室结构变化,视频监测探头通过移动小车及机械臂的运动实现监测探头的多角度移动监测,可在一定区间内对地下压缩空气硐室的硐室墙壁进行自动化监测后传输给外部的可视化操作终端,实现管理维护的自动化作业,无需人工进入到硐室内进行巡视监测,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监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9796810U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21106179.X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地技术研究院 , 湖北楚韵储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M11/42 , F16M11/10 , F16F15/023 , F16F15/067 , G01V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地质探测设备,包括底板;多个行走轮,多个行走轮位于所述底板的下方,行走轮与底板之间设有缓冲机构;至少两条弧形滑道,至少两条所述弧形滑道对应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及地质探测装置,所述地质探测装置通过多个弹性机构分别与至少两条弧形滑道可滑动连接。通过在行走轮和底板之间设置缓冲机构,缓冲机构能够减缓震动,以减缓地质探测设备行走在颠簸路段时行走轮传递至底板的震动,在底板上设置轨道,轨道与地质探测装置之间设置弹性机构,弹性机构能够减缓震动,以减少底板经轨道传递至弹性机构的震动被减缓,以减少地质探测装置的震动,有利于地质探测装置更加准确的探测地下的地质,以提升探测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680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854824.5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中能建深地技术(湖北)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的超大口径井身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开设在岩盐沉积矿区内依次连通且孔径从上到下依次变小的第一开井孔、第二开井孔以及第三开井孔,所述第一开井孔的内径为760mm至764mm,所述第二开井孔的内径为570mm至572mm,所述第三开井孔的内径为406mm至408mm;本发明通过三开次井身结构,并从上到下依次使用的钻头直径减小,其中一开采用表层套管,封隔浅层水,二开采用生产套管,封隔腔顶以上盐层及盖层段,以保障井筒完整性,三开钻头钻达盐腔,裸眼完井,采用中心管作为注采通道,可以大幅提高注采流量,此外,该种表层套管和生产套管的组合方式满足安全、环境管理的要求,可减少盐穴压气储能部署的井数,降低工程总投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