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236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12598.1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利用矿业固废的土壤重构方法,在矿区废弃地表面自下而上分别设置碎石层、粗砂层、混合基质层Ⅰ、夹层、混合基质层Ⅱ,混合基质层Ⅰ、混合基质层II均采用粒径2~0.5mm质量占比≥80%的粗尾矿、城市污水处理厂发酵后污泥混合构建而成,厚度为10~15cm;体积百分含量为:粗尾矿30%~70%,生活污水处理厂发酵后污泥30%~70%;夹层为保留、阻隔降水下渗的防渗层,采用粒径小于0.05mm质量占比≥85%的细粒尾砂铺设而成,其中0.125~0.25mm粒级质量含量占10%~15%,厚度为5~8cm。本发明以尾砂、生活污水处理发酵污泥等混合后作为表土替代材料,可有效解决矿区废弃地的土源问题,同时加速该区域的生态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676251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15076.7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多固废协同的土壤重构方法,在矿区废弃地表面自下而上分别设置碎石层、粗砂层、混合基质层Ⅰ、夹层、混合基质层Ⅱ,混合基质层Ⅰ、混合基质层II均采用粒径2~0.5mm质量占比≥80%的粗尾矿、城市污水处理厂发酵后污泥、土壤保水剂、秸秆混合构建而成;夹层为保留、阻隔降水下渗的防渗层,采用粒径小于0.05mm质量占比≥85%的细粒尾砂铺设而成,其中0.125~0.25mm粒级质量含量占10%~15%,厚度为5~8cm。本发明以尾砂、生活污水处理发酵污泥等混合后作为表土替代材料,经过一个生长季后,披碱草、碱茅、碱蓬、马蔺仍正常存活,可有效解决矿区废弃地的土源问题,同时加速该区域的生态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385386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1313499.8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铁尾矿对荒漠化草原矿区废弃地进行生态修复的方法,在矿区废弃地表面自下而上分别设置防渗层、重构土层Ⅰ、重构土层Ⅱ、种子层、覆盖层;重构土层Ⅰ采用细粒尾矿构建而成,厚度为8~15cm;重构土层Ⅱ的材料是由尾矿、城市污水处理厂发酵后污泥混合而成,种子层采用磁选尾矿与种子混合后覆盖1.5~3.0cm于重构土层Ⅱ之上;在种子层中种植披碱草、碱茅、碱蓬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搭。本发明重构土壤采用尾矿作为表土替代材料,同时加入污泥,提高重构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在重构土壤中种植披碱草、碱茅等植物,植物存活率高,且长势良好,能有效解决荒漠化草原矿区废弃地的生态修复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53868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313499.8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铁尾矿对荒漠化草原矿区废弃地进行生态修复的方法,在矿区废弃地表面自下而上分别设置防渗层、重构土层Ⅰ、重构土层Ⅱ、种子层、覆盖层;重构土层Ⅰ采用细粒尾矿构建而成,厚度为8~15cm;重构土层Ⅱ的材料是由尾矿、城市污水处理厂发酵后污泥混合而成,种子层采用磁选尾矿与种子混合后覆盖1.5~3.0cm于重构土层Ⅱ之上;在种子层中种植披碱草、碱茅、碱蓬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搭。本发明重构土壤采用尾矿作为表土替代材料,同时加入污泥,提高重构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在重构土壤中种植披碱草、碱茅等植物,植物存活率高,且长势良好,能有效解决荒漠化草原矿区废弃地的生态修复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2006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36272.X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S17/894 , G01S7/481 ,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土监测的多角度测试装置及实施方法,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由底部的配重盘、支撑柱和转板组成;转板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激光雷达;转板的上端面还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的一侧设置有放样结构,放样结构由凸轮和转动板组成,在凸轮和转动板上设有用于放置监测装置的传动组件。本发明利用放样结构中的舵机带动的转动板摆动,通过固定盘推动凸轮,凸轮一端连接的滑杆推动转动杆摆动,使得传送盘间隙性的转动,将监测装置由上、下部放样孔中均匀放下,掉落到待监测区域,持续对监测点的水土情况远程、持续的监测,可以有效降低监测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对监测区的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350279U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21828921.3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土保持监测的自动测试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密封的顶盖,顶盖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激光雷达;顶盖的上端面还设置有固定盘,固定盘的一侧设置有放样结构,放样结构由凸轮和转动板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检测车的后部设置放样结构,利用放样结构中的舵机带动的转动板摆动,通过固定盘推动凸轮,凸轮一端连接的滑杆推动转动杆摆动,由于转动杆内部设置有棘轮机构,使得传送盘间隙性的转动,将监测装置由上、下部放样孔中均匀放下,掉落到待监测区域,持续对监测点的水土情况远程、持续的监测,可以有效降低监测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对监测区的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