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3899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584648.0

    申请日:2019-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锚索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安装锚索杆体,将至少两块承压板布置在所述锚索杆体的不同长度位置,之后在每块所述承压板上焊接一根螺旋加筋;在构筑体上钻进形成锚固孔;对所述锚固孔内进行一次注浆;下放所述锚索杆体至所述锚固孔内并进行二次注浆;在所述构筑体上施工锚固装置,并将所述锚固装置与所述锚索杆体连接。如此,集中载荷能够均匀分散到处于不同长度位置的第一承压板和第二承压板上,实现载荷分散作用在锚索固结体的不同位置,从而有效降低粘结强度的峰值,粘结强度脱开或弱化的现象概率减小,进而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整个支护锚索锚固段范围内的杆体与固结体、固结体与地层之间界面强度,提升支护性能。

    支护锚索及支护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7410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1910584350.X

    申请日:2019-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护锚索及支护结构,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承压板和第二承压板,所述第一承压板与第二承压板间隔设置于支护锚索的不同长度位置;锚具组件,锚具组件包括第一锚具及第二锚具;锚索杆组,锚索杆组包括与第一锚具锁固的第一单元杆体、及与第二锚具锁固的第二单元杆体;及锚筋组,锚筋组包括套设在第一单元杆体外部的第一锚筋、及套设在第二单元杆体上的第二锚筋。如此,集中载荷能够能够实现载荷分散作用在锚索固结体的不同位置,从而有效降低粘结强度的峰值,粘结强度脱开或弱化的现象概率减小,进而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整个支护锚索锚固段范围内的杆体与固结体、固结体与地层之间界面强度,提升支护性能。

    支护锚索及支护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74102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584350.X

    申请日:2019-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护锚索及支护结构,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承压板和第二承压板,所述第一承压板与第二承压板间隔设置于支护锚索的不同长度位置;锚具组件,锚具组件包括第一锚具及第二锚具;锚索杆组,锚索杆组包括与第一锚具锁固的第一单元杆体、及与第二锚具锁固的第二单元杆体;及锚筋组,锚筋组包括套设在第一单元杆体外部的第一锚筋、及套设在第二单元杆体上的第二锚筋。如此,集中载荷能够能够实现载荷分散作用在锚索固结体的不同位置,从而有效降低粘结强度的峰值,粘结强度脱开或弱化的现象概率减小,进而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整个支护锚索锚固段范围内的杆体与固结体、固结体与地层之间界面强度,提升支护性能。

    富水地层地下连续墙的锚索孔的封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368955U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20687887.4

    申请日:2019-05-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富水地层地下连续墙的锚索孔的封水结构,封水结构包括:钻孔组件,钻孔组件用于在连续墙本体及土体进行钻孔处理,得到锚索孔;控流件,控流件用于对钻孔处理过程中的流体进行封堵;锚索钢绞线,锚索钢绞线设置于锚索孔内;锚固段,锚固段设置于锚索孔内,且锚固段用于对锚索钢绞线的尾部进行固定;第一封堵段,第一封堵段设置于锚索孔内,且第一封堵段及锚固段配合形成用于填充锚索孔的固结体;止水件,止水件设置于锚索孔的开口处;及张拉锁定组件,张拉锁定组件用于张拉锁定锚索钢绞线,使止水件封堵锚索孔的开口。富水地层地下连续墙的锚索孔的封水结构,能够有效的对锚索孔进行封水处理,保证施工质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支护锚索及支护结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737535U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21022468.5

    申请日:2019-07-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护锚索及支护结构,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承压板和第二承压板,所述第一承压板与第二承压板间隔设置于支护锚索的不同长度位置;锚具组件,锚具组件包括第一锚具及第二锚具;锚索杆组,锚索杆组包括与第一锚具锁固的第一单元杆体、及与第二锚具锁固的第二单元杆体;及锚筋组,锚筋组包括套设在第一单元杆体外部的第一锚筋、及套设在第二单元杆体上的第二锚筋。如此,集中载荷能够能够实现载荷分散作用在锚索固结体的不同位置,从而有效降低粘结强度的峰值,粘结强度脱开或弱化的现象概率减小,进而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整个支护锚索锚固段范围内的杆体与固结体、固结体与地层之间界面强度,提升支护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