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型水下隧道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5487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710070506.3

    申请日:2017-0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67

    Abstract: 一种防护型水下隧道,它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它包含水下隧道、水下隧道托板、隧道基础桩、防护罩、水下承台、水平止推墩、竖向桩基、斜向桩基;所述的水下隧道的底部设置有水下隧道托板,水下隧道托板设置在隧道基础桩上;所述的水下隧道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设置在水下承台上,水下承台上设置有水平止推墩;所述的水下承台的底部设置有竖向桩基,竖向桩基的两侧设置有斜向桩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护型水下隧道,保护水下隧道的方法简单、隧道防护罩和水下承台可预制拼装,施工速度快、效率高。整个防护体系可使水下隧道在航道范围内免受沉船或锚击的影响,可有效协调好水下隧道和航运间的相互影响。

    一种防护型水下隧道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160072U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20118736.8

    申请日:2017-02-09

    Abstract: 一种防护型水下隧道,它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它包含水下隧道、水下隧道托板、隧道基础桩、防护罩、水下承台、水平止推墩、竖向桩基、斜向桩基;所述的水下隧道的底部设置有水下隧道托板,水下隧道托板设置在隧道基础桩上;所述的水下隧道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设置在水下承台上,水下承台上设置有水平止推墩;所述的水下承台的底部设置有竖向桩基,竖向桩基的两侧设置有斜向桩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护型水下隧道,保护水下隧道的方法简单、隧道防护罩和水下承台可预制拼装,施工速度快、效率高。整个防护体系可使水下隧道在航道范围内免受沉船或锚击的影响,可有效协调好水下隧道和航运间的相互影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既有铁路道岔岔心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9091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0628304.5

    申请日:2019-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既有铁路道岔岔心提取方法,步骤:对原始数据进行测站拼接、粗差剔除;数据重采样;基于轨面高程对原始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对滤波后的点云数据进行Hough变换,检测直线;对于同属于一条直线的点云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计算直线斜率k1和截距b1;重新筛选隶属于同一条直线的点集;并进行第二次最小二乘拟合,精确计算直线的斜率k2和截距b2,最终可提取出4条直线,属于同1组铁轨的2条直线平行,共2组平行直线;分别计算不平行的2条直线的交点,4个交点的坐标平均值即为岔心坐标。本发明可达到提高既有铁路道岔测量的精度,同时避免测量人员上线作业的巨大安全隐患的有益效果。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既有铁路道岔岔心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90918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28304.5

    申请日:2019-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既有铁路道岔岔心提取方法,步骤:对原始数据进行测站拼接、粗差剔除;数据重采样;基于轨面高程对原始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对滤波后的点云数据进行Hough变换,检测直线;对于同属于一条直线的点云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计算直线斜率k1和截距b1;重新筛选隶属于同一条直线的点集;并进行第二次最小二乘拟合,精确计算直线的斜率k2和截距b2,最终可提取出4条直线,属于同1组铁轨的2条直线平行,共2组平行直线;分别计算不平行的2条直线的交点,4个交点的坐标平均值即为岔心坐标。本发明可达到提高既有铁路道岔测量的精度,同时避免测量人员上线作业的巨大安全隐患的有益效果。

    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既有铁路中线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2868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1196755.2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的既有铁路中线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预处理,包括对原始点云数据的测站拼接、粗差剔除和数据裁剪;点云数据滤波,滤除无效点云数据,并根据轨面高程对点云数据进行分段滤波;点云分割,先将点云数据格网化和二值化处理,再对滤波后的点云数据进行点云分割,并将对点云数据的处理转化为对格网数据的处理;线路中线点计算,根据既有铁路两条钢轨平行的几何特性,并利用两条钢轨的点云数据,计算出线路中线点的坐标,得到线路中线。本发明能够自动提取既有铁路线路中线,提高了既有铁路中线测量的精度和作业效率,避免了测量人员上线作业带来的巨大安全隐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