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3097447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011507442.7

    申请日:2020-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具备负极集电体、在负极集电体的表面设置的包含第一石墨颗粒的第一负极合剂层、以及在第一负极合剂层的表面设置的包含第二石墨颗粒的第二负极合剂层。第一负极合剂层与第二负极合剂层在充放电时的体积变化率互不相同,第一负极合剂层具有与第二负极合剂层接触的界面部、以及存在于比界面部更靠近负极集电体侧的主体部,界面部的厚度t与第一石墨颗粒的平均粒径dg满足t≤dg/2的关系,第一负极合剂层包含无机填料,界面部的无机填料的含有率高于主体部所含的无机填料的含有率。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负极

    公开(公告)号:CN11152508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010078792.X

    申请日:2020-02-03

    Abstract: 提供能够使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电阻很好地降低的技术。在此公开的负极(10)的一方式中,负极活性物质层(14)包含负极活性物质(16)、含有水溶性聚合物的锂盐的粘合剂(18)、和含有具有羟基的金属化合物的辅材粒子(19)。由此,能够产生Li离子以在辅材粒子(19)表面的羟基上滑动的方式移动的跳跃传导,因此能够促进Li离子向负极活性物质(16)的供给,实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电阻的大幅度的降低。

    负极、电池和负极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7059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10920711.3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负极、电池和负极的制造方法。负极至少包含负极合剂层。负极合剂层至少包含复合粒子和粘合剂。复合粒子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和被膜。被膜被覆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膜包含层状硅酸盐矿物。粘合剂包含纳米纤维。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309744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11500730.X

    申请日:2020-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具备负极集电体以及在负极集电体的表面设置的负极合剂层。负极合剂层至少包含石墨颗粒、实心无机填料和中空无机填料,相对于负极合剂层的厚度方向,将从负极集电体侧的表面起至负极合剂层的厚度的40%的范围设为第一区域,将从与负极集电体相反侧的表面起至负极合剂层的厚度的40%的范围设为第二区域时,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在充放电时的体积变化率互不相同,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与充放电时的体积变化率小的区域相比,充放电时的体积变化率大的区域的实心无机填料的含有率高、且中空无机填料的含有率低。

    负极、电池和负极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70595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0920711.3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负极、电池和负极的制造方法。负极至少包含负极合剂层。负极合剂层至少包含复合粒子和粘合剂。复合粒子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和被膜。被膜被覆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膜包含层状硅酸盐矿物。粘合剂包含纳米纤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