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64207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010325544.0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4/38 , H01M4/40 , H01M4/134 , H01M10/0525 , H01M10/0561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充放电效率高的全固体电池。一种全固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正极层的正极、包含负极层的负极和配置于该正极层与该负极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所述负极层包含选自金属锂和锂合金中的至少一种,在所述负极层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之间具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含用Li‑M‑O表示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其中,M为选自Mg、Au、Al和Sn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
-
公开(公告)号:CN11071872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910619757.1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44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同时实现电池的短路的抑制和电池的充电时间的缩短的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一种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其具有多阶段的充电工序,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第1充电工序和第2充电工序,所述第1充电工序将二次电池以第1电流密度I1充电,所述第2充电工序将所述二次电池以比所述第1电流密度I1大的第2电流密度I2充电,在将固体电解质层的负极集电箔侧表面的粗糙高度设为Y(μm)、将粗糙被覆层的厚度设为X(μm)时,所述第1充电工序将所述二次电池以所述第1电流密度I1充电至X/Y变为0.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5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316453.9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 H01M10/04 , H01M4/13 , H01M4/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和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利用金属Li的析出‑溶解反应作为负极反应的全固体电池具有:具有正极集电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至少具有负极集电体的负极;和在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配置的固体电解质层。所述负极在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相对的所述负极集电体的面上具有含有由Li‑Mg‑X表示的第一化合物的化合物层,Li‑Mg‑X中的X为X元素,所述X元素为选自Zn、Sn、Ag、Al、Zr、Ni和P中的至少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09390552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810810080.5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137 , H01M10/056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公开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短路产生的同时提高金属Li的析出‑溶解反应的可逆性的全固态电池。在本公开中,通过提供一种全固态电池来上述课题,所述全固态电池是作为负极反应利用了金属Li的析出‑溶解反应的全固态电池,依次具有负极集电体、含有树脂的多孔体层、固态电解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正极集电体,上述多孔体层的电阻为1Ω以上690Ω以下,上述多孔体层的厚度为14μ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186418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314991.6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4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6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4/139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目的在于提供充放电效率高的全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全固体电池,是利用金属锂的析出-溶解反应作为负极反应的全固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正极层的正极、包含负极集电体和负极层的负极、和在该正极层与该负极层之间配置的固体电解质层,所述负极层包含金属锂与金属镁的β单相的合金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在所述全固体电池的满充电时,所述合金中的锂元素的元素比率为81.80原子%以上且99.97原子%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84314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11405.5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40 , H01M4/46 , H01M10/44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10/0562 , H01M4/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目的在于提供充放电效率高的全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全固体电池,是利用金属锂的析出‑溶解反应作为负极反应的全固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正极层的正极、包含负极集电体和负极层的负极、和在该正极层与该负极层之间配置的固体电解质层,所述负极层包含金属锂与金属镁的β单相的合金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在所述全固体电池的满充电时,所述合金中的锂元素的元素比率为81.80原子%以上且99.97原子%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68057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255414.8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10/42 , H01M10/0562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04
Abstract: 本公开为全固体电池以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作为课题,本公开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抑制了短路的发生的全固体电池。在本公开中,通过提供下述的全固体电池来解决所述课题。所述全固体电池是具有负极、正极和固体电解质层的全固体电池,所述负极至少具有负极集电体,所述固体电解质层配置于所述负极与所述正极之间,在所述负极集电体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之间配置有含有Mg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具备合材层,所述合材层包含含有Mg的含Mg粒子、和固体电解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80572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254739.4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西濛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10/42 , H01M10/0562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10/44 , H02J7/00
Abstract: 本公开为全固体电池和全固体电池系统。作为课题,本公开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抑制了短路的发生的全固体电池。在本公开中,通过提供下述的全固体电池来解决所述课题。所述全固体电池是具有负极、正极和固体电解质层的全固体电池,所述负极至少具有负极集电体,所述固体电解质层配置于所述负极与所述正极之间,在所述负极集电体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之间配置有含有Mg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具备合材层,所述合材层包含含有Mg的含Mg粒子、和固体电解质,在所述保护层中,Mg浓度从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侧的第1表面朝向所述负极集电体侧的第2表面阶段性地或连续性地变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718721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619757.1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44
Abstract: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同时实现电池的短路的抑制和电池的充电时间的缩短的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一种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其具有多阶段的充电工序,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第1充电工序和第2充电工序,所述第1充电工序将二次电池以第1电流密度I1充电,所述第2充电工序将所述二次电池以比所述第1电流密度I1大的第2电流密度I2充电,在将固体电解质层的负极集电箔侧表面的粗糙高度设为Y(μm)、将粗糙被覆层的厚度设为X(μm)时,所述第1充电工序将所述二次电池以所述第1电流密度I1充电至X/Y变为0.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390552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0810080.5
申请日:2018-07-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137 , H01M10/056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公开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短路产生的同时提高金属Li的析出-溶解反应的可逆性的全固态电池。在本公开中,通过提供一种全固态电池来上述课题,所述全固态电池是作为负极反应利用了金属Li的析出-溶解反应的全固态电池,依次具有负极集电体、含有树脂的多孔体层、固态电解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以及正极集电体,上述多孔体层的电阻为1Ω以上690Ω以下,上述多孔体层的厚度为14μm以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