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95903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880102698.0
申请日:2008-08-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6 , B60R21/2037
Abstract: 对于盘式的充气装置,在确保气体冷却性能以及雾沫去除性能的同时,能实现充气装置在径向上的小型轻量化。充气装置外壳(40)由配置于乘员一侧的上外壳(36)以及配置于乘员相反一侧的下外壳(38)所构成,其内部配置由隔壁(64)构成底部的筒状的保持部件(60)。在保持部件(60)的周围形成气体流道(74),在隔壁(64)上形成与气体流道(74)连通的连通孔(80)。此外,在上外壳(36)的周壁部(36B)上,气体喷出孔(76)被形成在比燃烧室(68)的中间位置(P)向乘员一侧偏置距离δ的位置上。因此,由于从流道起始端到气体喷出孔(76)为止的流道长度(L1)将会延长,从而能够有效地对高温气体进行热交换并能去除雾沫(82),因而可以废除一直以来所使用的过滤器。
-
公开(公告)号:CN101795903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0880102698.0
申请日:2008-08-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6 , B60R21/2037
Abstract: 对于盘式的充气装置,在确保气体冷却性能以及雾沫去除性能的同时,能实现充气装置在径向上的小型轻量化。充气装置外壳(40)由配置于乘员一侧的上外壳(36)以及配置于乘员相反一侧的下外壳(38)所构成,其内部配置由隔壁(64)构成底部的筒状的保持部件(60)。在保持部件(60)的周围形成气体流道(74),在隔壁(64)上形成与气体流道(74)连通的连通孔(80)。此外,在上外壳(36)的周壁部(36B)上,气体喷出孔(76)被形成在比燃烧室(68)的中间位置(P)向乘员一侧偏置距离δ的位置上。因此,由于从流道起始端到气体喷出孔(76)为止的流道长度(L1)将会延长,从而能够有效地对高温气体进行热交换并能去除雾沫(82),因而可以废除一直以来所使用的过滤器。
-
公开(公告)号:CN101795759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880102031.0
申请日:2008-08-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644 , B60R21/261
Abstract: 本发明的充气装置(1),由内壳(19)和外壳(28)所构成,并具备:设置在内壳(19)内部的燃烧室;配置在外壳(28)侧的气体喷出口(16);开口于内壳(19)外表面上的气体流出孔(11);将从气体流出孔(11)流出的膨胀用气体引导至气体喷出口(16)侧的气体引导部。气体引导部在外壳(28)和内壳(19)之间设置有引导壁部(13a),该引导壁部接触并引导膨胀用气体的引导面。引导面被设置成弧面状,从而能够将从气体流出孔(11)流出的膨胀用气体旋转成涡旋状或螺旋状,并引导至气体喷出口(16)侧,且能够捕捉残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