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12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49594.6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B01F35/83 , B01F1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配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液态农药制剂用药精度的农药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农药制剂包装定每一制剂包装所需水的桶数;(2)根据桶数,量取清水,将农药和清水混合,得到母液;(3)在喷雾器中加水后,量取母液1份加入到喷雾器中,继续加水至装满喷雾器,喷施农药;(4)第一次喷施结束后,在喷雾器中加水后再取1份母液加入到喷雾器中,继续加水至装满喷雾器;(5)重复步骤(4)直至步骤(2)配置的母液全部喷施完毕。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利用身边可取用的工具,实现农药精准配置。本发明以如何一次性使用整个包装为前提,保障配制农药时,农药浪费少、包装对环境污染小,对农业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1617199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1739815.2
申请日:2022-12-3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2‑萘磺酸、其衍生物在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提出以2‑萘磺酸或其药用可接受的衍生物作为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与应用,并分别确定了其在用于抑菌与诱抗中的使用浓度。本发明对于防治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具有显著效果,能够诱导增强植株本身抗性,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抑菌性;尤其是对于抑制茄腐镰刀菌的生长和减小人参链格孢的病斑面积上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防治根腐病和黑斑病,为防控植物病害提供了一种新的防治药剂,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研究和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450398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209505.3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葡萄霜霉病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在葡萄霜霉病致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的生长环境中保持一定浓度的正十三烷挥发物,从而抑制葡萄霜霉病致病菌P.viticola的生长,该方法成本低廉,简单易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32580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394235.7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七根系分泌物核苷酸类物质在促进三七根际有益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spp.)生长的应用,所述核苷酸类物质选自黄嘌呤(X)、腺嘌呤(A)、1‑甲基黄嘌呤(1MX)、N6‑异戊烯基腺嘌呤(N6)、2'‑脱氧胞苷(2'D)、5‑甲基胞嘧啶(5MC)、β‑假尿苷(Ps)、胸苷(Td)、胸腺嘧啶(Tm)、尿嘧啶核苷(Ud)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经实验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所述核苷酸类物质能够显著促进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spp.)B36生长和促进生物膜形成,可显著增加土壤中伯克氏菌的相对丰度。并且所述核苷酸类物质具有使用安全、对环境友好、持续有效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94832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0185612.1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胡麻叶斑病菌分生孢子的培养方法,属于生物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1)米粉培养基的制备;(2)病原菌的活化和培养;(3)分生孢子的洗脱。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培养方法采用的培养基及其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18683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1371291.6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可显著提高存苗率,同时也均可降低根腐病发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山被孢霉菌 率;在灌根浓度为105、106CFU/mL时可显著提高(Mortierella alpina),该菌株能显著抑制三七 单株鲜重;以及地下部干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根腐病主要病原菌的生长,与对照相比,5个三七 景。根腐病菌的生长被显著抑制,其中对恶疫霉菌D‑6(Phytophthora cactorum)的拮抗抑制率达34.06%。通过使用高山被孢霉B28‑1菌株50mL分生孢子悬浮液对三七进行灌根处理48h后,叶部接种三七黑斑病原菌Alternaria panax,结果发现病斑面积显著降低。通过使用高山被孢霉B28‑(56)对比文件龙月娟;毛忠顺;朱书生;陈中坚;魏富刚;尹兆波;朱有勇;何霞红.三七锈斑病的病原菌.菌物学报.2015,(第02期),全文.周伏忠;陈家昌;解复红;陈晓飞;常丽.三杨庄汉代遗址霉菌污染种类鉴定与分析.河南科学.2010,(第12期),全文.张艳荣;樊红秀;刘鸿铖;张颖;王大为.人参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组成分析.食品科学.2015,(第20期),全文.顾晓颖;王文思;陈家;赵丹丹;李凌飞.高产花生四烯酸的高山被孢霉菌株发酵条件优化.西南农业学报.2018,(第11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663650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850745.6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蟋蟀的集中化饲养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昆虫饲养技术领域。包括饲养箱、饲养管、固定卡、喂水器、食盆、产房和饲养管固定片;饲养管固定片上连接有固定卡,饲养管固定片通过固定卡与饲养箱内壁可拆卸连接;饲养管设置在饲养管固定片上;喂水器、食盆以及产房均分布在饲养箱内部。本发明通过饲养管和饲养管固定片的设置,可以为蟋蟀提供安全的栖息场所有效的防止操作中挤压导致蟋蟀死亡;同时饲养管外壁光滑,蟋蟀不可攀爬,避免了操作中转移以及取出时蟋蟀的跳跃逃逸;饲养管的整体架高和饲养箱通风网设计保证了饲养箱底部的通风干燥,防止食物以及代谢废物等发霉导致蟋蟀死亡,能有效提高蟋蟀的存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9248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1299445.0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α‑蒎烯在促三七生长及诱导抗性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了α‑蒎烯熏蒸能够促进三七种子提前萌发以及诱导三七产生抗病性,特别是对三七黑斑病的抗性。α‑蒎烯是天然产物,属植物源熏蒸剂,具有环保、低毒、可持续发展的效果,其来源丰富、获取成本低廉,因此可广泛应用于三七种植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64498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325832.5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绿木霉T21‑2菌株,所述菌株对三七锈腐病原菌Ilyonectria destructans和黑斑病源菌Alternaria panax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可有效预防三七根腐病和黑斑病病害的发生,并且对三七还具有促进三七出苗以及提高单株鲜重的功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753508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1059677.1
申请日:2019-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属于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土壤中合理添加生物炭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有益微生物的定殖,创造不利于病原菌生长的土壤环境,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有效控制三七根腐病的发生。本发明的防治方法生态环保、操作简单易行,在增加土壤肥力的同时对三七的根腐病的防效稳定持续。本发明利用生物炭调控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控制三七根腐病的发生,而且能够提高三七的产量,增加三七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