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6490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7583.7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怒江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负荷密度的农村高压配电网电压层级优化方法包括:通过定量分析负荷密度对农村高压配电网电压等级选择的影响,构建经济性模型来获取衡量110kV和35kV电压等级经济性的量化方法;利用经济性模型计算得到的临界负荷密度值对农村高压配电网的电压层级进行选择,进一步推导出电压层级优化选择的负荷密度阈值条件;若负荷密度低于临界负荷密度值,则农村高压配电网采用两级降压模式更具经济优势,反之采用直降模式;本发明对变电站及线路造价进行统一考虑,能够实现对规划区现状电网的承接,提高实用性,并且本发明根据规划区负荷密度不同选择不同电压等级可以节省投资,提高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1783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44479.3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IPC: H02J3/00 , H02J3/14 ,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住宅负荷的配电网灵活性提升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包括设定家用电器负荷聚合器模型假设条件,构建优化模型对聚合器模型进行优化,给出优化解决方案;构建合作协同进化算法减少实时电器变量搜索,得出最优家用电器操作灵活性提升策略。本发明所提出的模型使聚合器能够满足配电网的灵活性要求,同时最小化重新调度家电运行的成本,提出合作进化策略算法,根据每个电器特定问题的时间段对实时电器的强相关变量进行分组,不考虑所有决策变量,能有效降低子问题维度,快速提供接近最优解的解决方案;能够显著提高配电网灵活性,同时降低为电器灵活性支付给用户的补偿成本,解决复杂的配电网络问题非常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11796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70961.5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SHADE算法的求解虚拟电厂能源管理方法及系统,涉及能源系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构建基于风险的能源资源管理模型;对能源资源管理模型施加约束条件;对能源资源管理模型施加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基于能源资源管理模型以及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进行算例分析。本专利考虑了一个考虑极端事件的虚拟电厂日前ERM模型。该模型纳入了可调度机组、可再生能源机组、储能设备和柔性负载,同时考虑了可再生能源机组不确定性对VPP运行的影响。为了减轻于不确定参数和大量变量约束下,变量呈指数增长引起的“维数诅咒”计算的复杂性,本文提出一种启发式的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3168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12673.5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中长时间尺度的分布式电源的源网协调控制方法包括:根据配电网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当地情况,选择合适的中长时间尺度源网协调控制模型;选择观察平面,完整刻画分布式电源安全域并计算分布式电源安全域的面积;通过控制参数空间刻画分布式电源安全域的投影,最大化拟合控制曲线初始模型,计算增广安全域在观察平面的面积,并调整控制参数使增广安全域的面积最大;输出中长时间尺度源网协调控制模型,实现对分布式电源的源网协调的控制;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案既能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即接纳更多的工作点和新能源出力场景,又能在运行模拟阶段,为电网提供支撑作用,提高供电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6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09974.5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变流器并联运行虚拟阻抗角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变流器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包括:通过一致性控制算法观测有功均值和无功均值;通过有功均值和无功均值获得虚拟阻抗角对应的三角函数值;获得各变流器对应的虚拟电阻和虚拟负电抗;利用动态变化的虚拟阻抗角对变流器的有功和无功进行功率坐标变换获得广义有功和广义无功;对广义有功和广义无功进行控制。本发明适用于多个变流器并联运行的场合,如微网,通过实时动态调整虚拟阻抗角,可以显著改善引入虚拟阻抗后的电压偏离问题,并提高电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90625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0412723.2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数据分析方法领域,提供一种配电网可靠性影响要素的分析方法及系统,构建Kriging模型,获取一系列待测影响要素,对一系列待测影响要素用Kriging模型生成一系列预测可靠性指数。利用Sobol指数法对一系列待测影响要素和一系列待测影响要素对应的一系列预测可靠性指数,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得到任一影响要素的敏感度指数和全部影响要素的敏感度指数,敏感度指数即体现了影响要素对配电网可靠性的重要程度。本申请克服了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无法量化影响要素对配电网可靠性的重要程度,实现了影响要素对配电网可靠性重要程度的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662859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188439.6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 , G06F30/27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架结构对配电网可靠性指标提升效果的评估方法,包括:构建网架结构指标评价体系;基于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得到各要素的最优开关分布场景,计算多个指标的指标值;根据指标评价体系和指标值,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得到馈线结构现状评价值;筛选评价值为中和差的线路,构造权重向量,描述各要素投资成本的差异,基于权重向量加权处理后的指标值得到网架结构各要素对可靠性指标的技术经济提升效益。本发明解决了以往研究采用环网率、平均分段长度及自动化覆盖率等整体性指标来建立网架结构的评价体系、缺少对具体馈线的网架结构的讨论的问题,且能够有效评估馈线的网架结构对可靠性指标的提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00445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111180020.8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配电网规划问题根源精准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收集整理由电力系统获取的数据,形成规范的问题集;将规范的问题集转化为适用于关联算法的项集和事件集的形式;通过上述关联算法从历年的电网收资数据中挖掘个案问题、同源问题与区域乃至涉及整个系统的系统问题之间潜在的关联关系;利用提升度和卡方检验筛选关联规则;将算法得到的强关联规则以简洁美观的形式表达。本申请整理了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全体问题,处理形成规范化的问题集,通过机器算法对规范化的问题集进行全面数据挖掘,寻找各问题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关系,使规划人员能够系统、高效地对配电网规划方面问题进行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1041700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910611771.7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10kV配电网联络线合环转电的方法,该方法为在10kV配电网联络线需要调整运行方式时,根据实际电网运行方式确定最优合环运行方式;确定相应环路中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允许的电流值;计算合环转电特征量,包括环网内总阻抗、环态循环电流、环态总电流、合环瞬间最大冲击电流和解环负载电流;对比合环转电特征量与相应环路中相应环路中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允许的电流值,并根据判据进行判定,若不满足判据,则减小合环点两侧电压差和/或待合环馈线上的负荷后重新根据判据判定,若满足判据,则先合环再解环,转电操作结束。本发明在某地区配电网多次试验成功,可靠性高,能够提升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17001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11771.7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10kV配电网联络线合环转电的方法,该方法为在10kV配电网联络线需要调整运行方式时,根据实际电网运行方式确定最优合环运行方式;确定相应环路中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允许的电流值;计算合环转电特征量,包括环网内总阻抗、环态循环电流、环态总电流、合环瞬间最大冲击电流和解环负载电流;对比合环转电特征量与相应环路中相应环路中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允许的电流值,并根据判据进行判定,若不满足判据,则减小合环点两侧电压差和/或待合环馈线上的负荷后重新根据判据判定,若满足判据,则先合环再解环,转电操作结束。本发明在某地区配电网多次试验成功,可靠性高,能够提升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