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30680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09495.8
申请日:2019-12-01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模态相量监测及实时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监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振荡模态参数计算模块、振荡模态筛选模块、自适应滤波计算模块、时间同步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六大部分。本发明解决了多模态相量及次/超同步相量数据的传输问题,通过对线路电流及节点电压进行定间隔采样;然后基于自适应监测、自适应滤波实现多模态相量的提取;构建实时数据传输协议,满足多模态相量的同步传输,而且通过动态监视振荡相量的个数,调整数据帧的长度,可以实现节约带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867889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025096.6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场/机组接入交流电网的振荡稳定性判别方法和系统,属于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频率扫描获取电网阻抗模型,并通过信号注入测试获得风电机组或风电场的阻抗模型,并计算了风电机组或风电场并网后的聚合阻抗,根据聚合阻抗特性判断风电机组或风电场并网后整个系统的振荡稳定性。本发明用来判断振荡稳定性的判据十分简洁,易于操作,能够准确地判断风电机组和风电场接入交流电网后系统是否振荡稳定,弥补了当前研究对于风电机组和风电场接入交流电网的振荡稳定性评估的不足,提供了判断风电机组和风电场接入交流电网后系统是否振荡稳定的方法,为风电机组和风电场的设计和并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59768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335054.9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时变工频和次同步频率分量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动态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内容:(1)构建量测模型;(2)状态向量初始化;(3)更新状态向量和误差协方差;(4)计算卡尔曼增益;(5)利用卡尔曼增益更新状态和误差协方差;(6)更新基波频率;(7)计算次同步分量。本发明方法能够适用于基波和次同步谐波具有时变特性的情况,可以准确地提取出次同步谐波,具有很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本发明在模拟测试信号以及存在次同步振荡现象的真实风电系统上得到了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086788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911025096.6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场/机组接入交流电网的振荡稳定性判别方法和系统,属于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频率扫描获取电网阻抗模型,并通过信号注入测试获得风电机组或风电场的阻抗模型,并计算了风电机组或风电场并网后的聚合阻抗,根据聚合阻抗特性判断风电机组或风电场并网后整个系统的振荡稳定性。本发明用来判断振荡稳定性的判据十分简洁,易于操作,能够准确地判断风电机组和风电场接入交流电网后系统是否振荡稳定,弥补了当前研究对于风电机组和风电场接入交流电网的振荡稳定性评估的不足,提供了判断风电机组和风电场接入交流电网后系统是否振荡稳定的方法,为风电机组和风电场的设计和并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597688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010335054.9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时变工频和次同步频率分量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动态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内容:(1)构建量测模型;(2)状态向量初始化;(3)更新状态向量和误差协方差;(4)计算卡尔曼增益;(5)利用卡尔曼增益更新状态和误差协方差;(6)更新基波频率;(7)计算次同步分量。本发明方法能够适用于基波和次同步谐波具有时变特性的情况,可以准确地提取出次同步谐波,具有很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本发明在模拟测试信号以及存在次同步振荡现象的真实风电系统上得到了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869384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27926.4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4 , G06F18/23213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区子系统的电力系统振荡分析方法及系统,属于振荡分析领域,本发明对电力系统进行分区,得到多个分区子系统;通过电感和无穷大电压源等效外部系统,对各分区子系统进行外部系统等值;根据电力系统分区结果和各分区子系统等值结果,分析电力系统的振荡稳定性。由此,本发明对电力系统进行动态分区,对分区后的分区子系统进行振荡分析,使得电力系统动态分析更有效率,并且可以实现振荡模式的准确定位,为电网调度运行人员提供辅助决策,解决了现有的电力系统过大时,振荡分析很难构建系统的详细模型以及计算复杂度也会增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00944.8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H02J3/00 , G06F30/20 , H02J3/24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监测装置配置方法。首先,构造各节点的对不同振荡模式下的可观度和可控度指标;其次,基于,构建能够描述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电网各节点参与宽频振荡的关键度;然后,根据节点关键度指标,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监测装置的优化配置模型。本发明基于不同振荡模式下系统节点可控度和可观度定义了可以描述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各节点宽频振荡关键度,以此提出了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监测装置配置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0345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23020.5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浙江浙能国电投嵊泗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0 , H02J3/38 , G06F17/10 , G06F113/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共母线多同型风电机组的等值建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同母线上多个同型风电机组的机组信息,根据机组信息计算多个同型风电机组的多个等值参数;构建初始等效缩放变压器,并通过多个等值参数对初始等效缩放变压器进行参数设置,得到等效缩放变压器;以及利用预设等效单机、预设等效阻抗和等效缩放变压器构建单机等值模型,以基于单机等值模型对共母线的多个目标同型风电机组进行等效。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普适性较差,适用的机组接线方式较少,且常规容量等值算法的误差较大,对共母线多同型风电机组进行仿真等效的效率较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6036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1109397.4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1R23/02 , G01R19/165 ,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分量Morlet小波的高频振荡相量测量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步骤一,采集电网电压或电流信号并对所述电网电压或电流信号进行采样;步骤二,基于采样后的电网电压或电流信号得到不同中心频率处的高频振荡相量;步骤三,基于所述不同中心频率处的高频振荡相量的模值得到最大的模值;步骤四,将所述最大的模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最大的模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基于所述高频振荡相量计算出待测量的高频振荡频率和幅值;否则,返回步骤一重新采样电网电压或电流信号。本发明实现了基波分量的有效抑制,从而大大提高了高频振荡相量测量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3608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98082.9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24 , H02J3/00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满足宽频振荡稳定约束的构网机组接入容量优化方法,其中,方法包括:确定构网机组的机组可行域;分析构网机组在所有可行工作点下的宽频振荡稳定性,并基于宽频振荡稳定性优化得到满足预设弱电网宽频振荡稳定约束的最小构网机组接入容量;根据预设强电网宽频振荡稳定约束优化得到最大构网机组接入容量,并基于最小构网机组接入容量、最大构网机组接入容量分析结果得到构网机组的最佳接入容量范围。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跟网机组在弱电网中极易引发宽频振荡问题,构网机组存在功率耦合效应,无法保证新能源并网系统在所有可行工作点下同时具有良好的强、弱电网稳定性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