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通管、及其用于气液分离的方法和包含其的电解水制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152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31160.3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通管及其用于气液分离的方法和包含其的电解水制氢装置,连通管包括主管道、捕气管、多孔导气管。所述主管道为主体,主管道内部密集排列捕气管,捕气管彼此之间紧密连接,并最外层的捕气管的外壁与主管道内壁紧密连接,固定在主管道内部,每个捕气管内部有一根多孔导气管,多孔导气管外壁与捕气管内壁通过连接柱连接,将多孔导气管固定在捕气管中部并与捕气管保持一定距离,捕气管通过管道自身的亲气性和粗糙度将主管道中的气泡截留,小气泡融合成大气泡,通过浮力向上运输或者通过多孔导气管进行气体导走,通过连通管后的溶液气体含量大幅度降低,实现被动的气液分离,减小连通管导致的氢氧混合的情况。

    一种面向灯塔公知的低带宽车路特征融合的目标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779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69437.0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面向灯塔公知的低带宽车路特征融合的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当前时刻的感知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当前时刻的车端原始BEV特征图;获取路端灯塔感知主体发送的t0时刻的多个检测框的路端特征;t0≤t,t为当前时刻;生成当前时刻的每个检测框的路端特征;基于高斯函数对当前时刻的每个检测框的路端特征进行处理,得到每个检测框对应的热力图;将车端原始BEV特征图和所有检测框的热力图进行融合,得到当前时刻的BEV融合特征图;将当前时刻的BEV融合特征图和多个类别特征图进行叠加,得到当前时刻的最终的融合特征。本申请降低了路端灯塔到车端的数据传输帧频和传输量,提升了车端感知主体在车端盲区和不确定区域的检测能力。

    一种Bi2WO6基复合光催化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17399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327637.0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Bi2WO6基复合光催化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S1、将摩尔比为1:0.5‑2的Na2WO4·2H2O和WSe2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得到悬浮液;将物质的量为Na2WO4·2H2O的2倍的Bi(NO3)3·5H2O溶于适量冰醋酸中得到Bi(NO3)3·5H2O溶液;在强烈搅拌下将Bi(NO3)3·5H2O溶液滴入悬浮液中;S2、将步骤S1得到的混合液转移到高压反应釜中进行10‑12h水热反应,对水热反应产物进行离心、洗涤和真空干燥处理,得到Bi2WO6基复合光催化纳米材料Bi2WO6/WSe2。本发明通过水热合成法向Bi2WO6中引入WSe2,成功实现了Bi2WO6/WSe2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在异质界面发生分离,避免单一Bi2WO6催化纳米材料带隙中电子‑空穴的快速原位重组,有助于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带隙的缩小。使Bi2WO6/WSe2在可见光照射下对苯酚的降解效率较单一Bi2WO6催化纳米材料大大提高。

    一种适用于单目3D目标检测任务的半监督学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8135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66805.8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单目3D目标检测模型的半监督学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标注数据训练初始教师模型,根据得到的教师模型进行面向数据库的伪标签生成和基于合成图像的学生模型训练,将本轮次训练所得到的学生模型作为下一轮次的教师模型,如此迭代进行多轮次训练直至达到训练要求,得到训练好的学生模型即为单目3D目标检测模型;在训练中采用目标边界框位置不确定度估计方法过滤噪声伪标签,进一步提升半监督训练效果。本发明利用额外的无标签数据,有效提升单目3D目标检测相关算法的精度指标;提出了一种目标边界框位置不确定度估计方法,用于有效过滤噪声伪标签,进一步提升半监督学习的训练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