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345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23020.5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浙江浙能国电投嵊泗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0 , H02J3/38 , G06F17/10 , G06F113/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共母线多同型风电机组的等值建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同母线上多个同型风电机组的机组信息,根据机组信息计算多个同型风电机组的多个等值参数;构建初始等效缩放变压器,并通过多个等值参数对初始等效缩放变压器进行参数设置,得到等效缩放变压器;以及利用预设等效单机、预设等效阻抗和等效缩放变压器构建单机等值模型,以基于单机等值模型对共母线的多个目标同型风电机组进行等效。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普适性较差,适用的机组接线方式较少,且常规容量等值算法的误差较大,对共母线多同型风电机组进行仿真等效的效率较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6043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10982810.0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国电投嵊泗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振荡功率比的次同步振荡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海上风电升压站接入的各条线路元件的三相电压、电流瞬时值并计算三相瞬时功率;对三相瞬时功率进行频域变换,得到各条线路元件的主导振荡模态频率以及考虑频率泄露情况下的工频功率和主导振荡模态振荡功率;获取参与次同步振荡的线路元件集合;计算参与次同步振荡的各线路元件的实时振荡功率比;按照实时振荡功率比对集合中的线路元件进行排序,结合多轮次分级切除时间定值对集合中的线路元件进行分级切除,实现次同步振荡控制。本发明能够自动识别整个海上风电区域电网内的主导振荡模态频率并对主导振荡模态频率下的次同步振荡进行分级切除,快速平息区域电网内的次同步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17725394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80702.6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嘉兴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国电投嵊泗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层内嵌模态分解的风电场宽频振荡辨识方法,属于新能源信号辨识技术领域。其具体步骤如下:首先选取不同工况下的电压、电流参数作为信号来源,对信号来源进行数据清洗,得到初始的宽频振荡信号;随后,对宽频振荡信号进行分层内嵌模态分解,内层以最小化包络信息熵为优化目标,通过粒子群算法与万有引力算法相结合的搜索算法,优化求解最佳模态分量数与最佳惩罚因子,外层基于上述解集,采用拉格朗日交替方向乘子法,迭代得到宽频振荡信号的主导模态群;最后,推导主导模态群的幅值与频率参数辨识结果,从而确定导致风电场宽频振荡的分析结果,实现强抗噪性、高准确性和低计算量的优良辨识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253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180702.6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嘉兴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国电投嵊泗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层内嵌模态分解的风电场宽频振荡辨识方法,属于新能源信号辨识技术领域。其具体步骤如下:首先选取不同工况下的电压、电流参数作为信号来源,对信号来源进行数据清洗,得到初始的宽频振荡信号;随后,对宽频振荡信号进行分层内嵌模态分解,内层以最小化包络信息熵为优化目标,通过粒子群算法与万有引力算法相结合的搜索算法,优化求解最佳模态分量数与最佳惩罚因子,外层基于上述解集,采用拉格朗日交替方向乘子法,迭代得到宽频振荡信号的主导模态群;最后,推导主导模态群的幅值与频率参数辨识结果,从而确定导致风电场宽频振荡的分析结果,实现强抗噪性、高准确性和低计算量的优良辨识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2696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972271.2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浙江浙能国电投嵊泗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宽频振荡监测保护装置的闭环测试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宽频振荡监测保护装置测试工具软件向多个新能源宽频振荡监测保护装置发送对应的通道配置信息;步骤2:保护装置根据接收到的通道配置信息生成通道采样数据,进行保护逻辑计算,并将计算数据发送至测试工具软件;步骤3:宽频振荡监测保护装置测试工具软件根据接收到的计算数据进行故障判断,若存在故障,则发送停止计算指令,否则返回步骤2,形成闭环测试。本发明解决了新能源宽频振荡监测保护装置了多装置、多通道、多模态难以同时加量测试的问题,同时装置与工具软件形成闭环系统,解决捕捉故障现场、定位问题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6043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82810.0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国电投嵊泗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振荡功率比的次同步振荡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海上风电升压站接入的各条线路元件的三相电压、电流瞬时值并计算三相瞬时功率;对三相瞬时功率进行频域变换,得到各条线路元件的主导振荡模态频率以及考虑频率泄露情况下的工频功率和主导振荡模态振荡功率;获取参与次同步振荡的线路元件集合;计算参与次同步振荡的各线路元件的实时振荡功率比;按照实时振荡功率比对集合中的线路元件进行排序,结合多轮次分级切除时间定值对集合中的线路元件进行分级切除,实现次同步振荡控制。本发明能够自动识别整个海上风电区域电网内的主导振荡模态频率并对主导振荡模态频率下的次同步振荡进行分级切除,快速平息区域电网内的次同步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1961520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31160.3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通管及其用于气液分离的方法和包含其的电解水制氢装置,连通管包括主管道、捕气管、多孔导气管。所述主管道为主体,主管道内部密集排列捕气管,捕气管彼此之间紧密连接,并最外层的捕气管的外壁与主管道内壁紧密连接,固定在主管道内部,每个捕气管内部有一根多孔导气管,多孔导气管外壁与捕气管内壁通过连接柱连接,将多孔导气管固定在捕气管中部并与捕气管保持一定距离,捕气管通过管道自身的亲气性和粗糙度将主管道中的气泡截留,小气泡融合成大气泡,通过浮力向上运输或者通过多孔导气管进行气体导走,通过连通管后的溶液气体含量大幅度降低,实现被动的气液分离,减小连通管导致的氢氧混合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9779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69437.0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面向灯塔公知的低带宽车路特征融合的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当前时刻的感知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当前时刻的车端原始BEV特征图;获取路端灯塔感知主体发送的t0时刻的多个检测框的路端特征;t0≤t,t为当前时刻;生成当前时刻的每个检测框的路端特征;基于高斯函数对当前时刻的每个检测框的路端特征进行处理,得到每个检测框对应的热力图;将车端原始BEV特征图和所有检测框的热力图进行融合,得到当前时刻的BEV融合特征图;将当前时刻的BEV融合特征图和多个类别特征图进行叠加,得到当前时刻的最终的融合特征。本申请降低了路端灯塔到车端的数据传输帧频和传输量,提升了车端感知主体在车端盲区和不确定区域的检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17399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327637.0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深圳市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IPC: B01J27/057 , B01J35/10 , C02F1/30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Bi2WO6基复合光催化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S1、将摩尔比为1:0.5‑2的Na2WO4·2H2O和WSe2置于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得到悬浮液;将物质的量为Na2WO4·2H2O的2倍的Bi(NO3)3·5H2O溶于适量冰醋酸中得到Bi(NO3)3·5H2O溶液;在强烈搅拌下将Bi(NO3)3·5H2O溶液滴入悬浮液中;S2、将步骤S1得到的混合液转移到高压反应釜中进行10‑12h水热反应,对水热反应产物进行离心、洗涤和真空干燥处理,得到Bi2WO6基复合光催化纳米材料Bi2WO6/WSe2。本发明通过水热合成法向Bi2WO6中引入WSe2,成功实现了Bi2WO6/WSe2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在异质界面发生分离,避免单一Bi2WO6催化纳米材料带隙中电子‑空穴的快速原位重组,有助于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带隙的缩小。使Bi2WO6/WSe2在可见光照射下对苯酚的降解效率较单一Bi2WO6催化纳米材料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58135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66805.8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T5/50 , G06T7/11 , G06T7/12 , G06T11/40 , G06V10/762 , G06V10/774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单目3D目标检测模型的半监督学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标注数据训练初始教师模型,根据得到的教师模型进行面向数据库的伪标签生成和基于合成图像的学生模型训练,将本轮次训练所得到的学生模型作为下一轮次的教师模型,如此迭代进行多轮次训练直至达到训练要求,得到训练好的学生模型即为单目3D目标检测模型;在训练中采用目标边界框位置不确定度估计方法过滤噪声伪标签,进一步提升半监督训练效果。本发明利用额外的无标签数据,有效提升单目3D目标检测相关算法的精度指标;提出了一种目标边界框位置不确定度估计方法,用于有效过滤噪声伪标签,进一步提升半监督学习的训练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