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8119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335166.X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苗期快速筛选根肿病抗性品种的接种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待接种的发病肿根进行活化、扩繁;然后将十字花科植株种子均匀的铺在培养皿里进行催芽;然后选取发芽一致的种子放入充分吸营养液后的侵染钵播种孔内培养;将扩繁的新鲜发病肿根制作得到根肿菌休眠孢子;采用十字花科植株根部组织提取液将根肿菌休眠孢子稀释;得到根肿菌菌液;待侵染钵内幼苗2片子叶伸展开后,采用注射法将根肿菌菌液注射至侵染钵播种孔内,培养观察统计分析。本发明采用由压缩海绵制成的侵染钵接菌,操作简单、试验周期短、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室内接种鉴定实验,也可在生产上用于大批量抗性品种的快速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1782165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46496.X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与芥菜型油菜苗期耐旱性相关的SNP标记组及其应用,所述SNP标记组包括SNP1、SNP2和SNP3;所述SNP1位于芥菜型油菜A06染色体1140038bp处,变异类型为C/T;所述SNP2位于芥菜型油菜A06染色体1141595bp处,变异类型为C/A;所述SNP3位于芥菜型油菜A06染色体1142860bp处,变异类型为A/C。当SNP标记组成的单倍型为TAA时,芥菜型油菜干旱胁迫下相对根鲜重高,耐旱性强。本发明通过对芥菜型油菜干旱胁迫下相对根鲜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出对芥菜型油菜苗期耐旱性有提高作用的SNP标记组、用于扩增所述SNP标记组的引物组,以及利用所述引物组鉴定芥菜型油菜苗期耐旱性的方法,其检测准确高效、扩增方便稳定,降低了芥菜油菜苗期耐旱性材料选育的时间成本,提高不同耐旱性芥菜型油菜品种的鉴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7240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102689.9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型油菜强优势杂交种创制方法,该方法首先选用新育成丰产、稳产、抗逆性强的杂交种及其不育系作为育种材料;再以上述杂交种为供体进行小孢子培养,快速纯合小孢子单株,构建重组恢复系DH群体,以上述杂交种不育系为母本,以小孢子培养获得的重组恢复系为父本,进行杂交,配制新组合;最后通过产量鉴定、品种比较及多点试验多重鉴定,创制强优势杂交种。本发明通过选用优良杂交种及其不育系为育种材料及育种技术创新,应用小孢子培养快速纯合杂种优势基因聚合的重组恢复系,创制油菜强优势杂交种,有效简化了育种程序、加快了育种速度、降低了育种成本,为油菜强优势杂交种创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692965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16952.9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油菜Ogu‑CMS恢复系选育高含油量品种的方法,该方法包含:(1)以恢复系16C花粉为诱变材料,采用ARTP诱变技术进行辐照;(2)将诱变后的花粉授予恢复系16C自交产生的少量不育单株,并单株收获M0代种子;(3)将收获的M0代种子种植,自交收获M1代种子,筛选含油量高于亲本的M1材料;(4)将高含油量的M1代种子种植,单株自交收获M2代种子并测定其含油量,筛选获得诱变改良后遗传稳定高含油量的恢复系16C株系;(5)选取高含油量的恢复系16C株系为父本,以不育系26A为母本杂交,获得云油杂15改良后的高含油量新品种。本发明的方法不仅能够获得提高原油菜品种含油量,并且可以提高杂交品种的选育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44494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810182717.0
申请日:2018-03-06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IPC: G01N21/359 , G01N33/02
Abstract: 一种特定大田种植条件下的油菜含油量精准鉴定方法,选择种植季节气温、光照强度适宜的地域,无遮光、灌溉便利的田块,播种前平地整墒,墒宽2‑3m,深开沟0.35‑0.45m,稀植,苗行间距0.5‑0.7m,株距0.4‑0.6m,油菜初花后保持沟中持水0.05‑0.15m深,直至收获;对不同生育期、不同初花期的株系材料,在初花期时挂牌,标记初花时间,初花期差异2‑3天视为同一类材料进行含油量分析、比较;对不同生育期、不同初花期的品系材料、品种材料以及分类后的株系材料,根据生育期的不同,调整播种期,使初花期差异不超过2‑3天进行含油量分析、比较。本发明可实现含油量的精准鉴定。
-
公开(公告)号:CN10857538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165320.0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IPC: A01G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在大田条件下鉴定早熟油菜薹花期耐旱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试验地的准备;待鉴定材料种植;两种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处理;材料耐旱性鉴定。本发明耐旱性鉴定,采用简易移动雨棚遮雨,在大田鉴定,除土壤含水量外,最大限度地保证其他条件与大田种植完全一致,试验结果实际应用价值高;设置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综合鉴定材料耐旱性,筛选出的材料耐旱性更可靠;本发明的方法主要用于鉴定早熟油菜薹花期耐旱性,制定了早熟油菜薹花期综合耐旱评价公式;采用大田鉴定方法,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844494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82717.0
申请日:2018-03-06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IPC: G01N21/359 , G01N3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359 , G01N33/025
Abstract: 一种特定大田种植条件下的油菜含油量精准鉴定方法,选择种植季节气温、光照强度适宜的地域,无遮光、灌溉便利的田块,播种前平地整墒,墒宽2-3m,深开沟0.35-0.45m,稀植,苗行间距0.5-0.7m,株距0.4-0.6m,油菜初花后保持沟中持水0.05-0.15m深,直至收获;对不同生育期、不同初花期的株系材料,在初花期时挂牌,标记初花时间,初花期差异2-3天视为同一类材料进行含油量分析、比较;对不同生育期、不同初花期的品系材料、品种材料以及分类后的株系材料,根据生育期的不同,调整播种期,使初花期差异不超过2-3天进行含油量分析、比较。本发明可实现含油量的精准鉴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995812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710111484.0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06 , A01C1/00 , C12Q1/6895 , C12Q2600/156 , C12Q2527/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分子标记检测油菜杂交种纯度的DNA批量获取方法,本发明通过油菜杂交种深孔板内发芽的方法,成功实现种子发芽与DNA提取过程的无缝对接,不但显著提高了获取DNA的效率,同时也节约了人力和物力,压缩了实验成本。同时在此基础之上,本发明进一步简化碱裂解法提取DNA步骤,且配合高通量研磨器Fast&Fluid Management样品混匀仪的使用,实现了万份DNA样品提取10小时内完成的设想。该发明是快速批量低成本获取油菜子叶DNA样品的一整套集约化方案,通过本发明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获取应用于分子标记鉴定油菜杂交种纯度的DNA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40512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24609.9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菘蓝基因组特异Single‑locus IP标记引物组及其应用,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引物组共包括193对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386所示,该引物组是基于菘蓝基因组特有的Single‑locus IP标记开发所得,可用于菘蓝‑甘蓝型油菜杂交后代中菘蓝外源导入片段的鉴定,可以实现以菘蓝为供体与芸薹属远缘杂交后代优良基因片段的快速鉴定,有效辅助优良基因片段的精准导入,同时对涉及的基因片段大小进行准确追踪,打破不良连锁累赘,实现种质资源的高效创制和利用,为杂种后代改良性状相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鉴定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0405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524609.9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华中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菘蓝基因组特异Single‑locus IP标记引物组及其应用,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引物组共包括193对引物,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386所示,该引物组是基于菘蓝基因组特有的Single‑locus IP标记开发所得,可用于菘蓝‑甘蓝型油菜杂交后代中菘蓝外源导入片段的鉴定,可以实现以菘蓝为供体与芸薹属远缘杂交后代优良基因片段的快速鉴定,有效辅助优良基因片段的精准导入,同时对涉及的基因片段大小进行准确追踪,打破不良连锁累赘,实现种质资源的高效创制和利用,为杂种后代改良性状相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鉴定提供数据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