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溶裂隙巷道围岩压裂注浆堵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5294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919192.5

    申请日:2023-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裂隙巷道围岩压裂注浆堵水方法,涉及地下矿井施工技术领域。在巷道围岩上钻凿不同方向的试验钻孔,确定浆液在设计压力和流量下的最小扩散半径;沿巷道四周间隔钻凿松动圈钻孔,采用钻孔电视确定松动圈厚度;在涌水区域巷道四周围岩中均匀钻凿注浆钻孔;组装压裂注浆系统,输液泵与浆液槽相连,注浆花管置于注浆钻孔孔底;先用水对压裂注浆系统冲洗并进行调试,然后设定压裂注浆压力和流量自巷道底板至顶板逐孔进行压裂注浆直至流量骤减且相邻注浆钻孔出浆为止,各注浆钻孔周边扩散的浆液凝固后,即在巷道松动圈外围构筑形成具有隔水性能的人造环形封闭圈。上述方法实现了浆液的定向远距离扩散,有效切断了充水通道。

    一种地下矿井岩溶裂隙水的疏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335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915663.5

    申请日:2023-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矿井岩溶裂隙水的疏排方法,涉及地下矿井施工技术领域。在巷道围岩出水处沿断面径向钻凿若干的导水孔,导水孔的引水软管端部位于巷道一侧的排水沟内;将巷道帮部的硐室作为蓄水池,排水沟内的水引流或自流到蓄水池汇集并临时储存;在蓄水池周边的巷道底板向下钻凿注水孔,注水孔穿越隔水层直至目标含水层;设置高压注水参数,高压注水装置中水泵将蓄水池中的水压排到下部目标含水层,直至目标含水层吸水量达到饱和或者附近涌水排完为止,排水结束后停止水泵并采用控制阀门对注水管进行关闭。采用浅疏深注的方式,将矿井岩溶裂隙水压排到深部含水层中,实现了矿井水排放不出井,简化了矿井排水系统,节省了大量排水费用。

    一种区域岩体地应力的反演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9210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55539.1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岩体地应力的反演测量方法,包括步骤:S1、分析待测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根据构造延展方向确定地应力分量方向;S2、在两垂直交叉的毗邻巷道中布置地应力测站,测定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S3、在测站巷道帮部围岩松动圈内钻凿水平和/或竖直的监测钻孔,测量巷道开挖应力分量;S4、根据两巷道断面形状和尺寸,采用复变函数反演解法由开挖应力分量反演计算远场应力分量;S5、按照加权比例法修正两测点远场应力分量即可得出该区域岩体的地应力大小和方向;本发明为区域岩体地应力的测量提供了新途径。该方法所需技术和装备极为简单,操作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在矿业、水利、交通等岩石工程领域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一种含软弱夹层双层矿体的分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1417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86278.1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软弱夹层双层矿体的分采方法,S1、回采单元划分,S2、采切工程布置,S3、一步骤上向分段钻爆开采上矿层,S4、二步骤上向分层进路机械开采下矿层;上矿层矿体回采超前于下矿层一个分段高度,采用分段中深孔爆破开采、无轨运输与嗣后胶结充填,放矿结束后对下矿层进行上向水平分层进路机械化开采和嗣后充填,借助掘锚机进行连续落矿和协同支护;该方法仅需一套采准系统通过两步骤有序开采实现了含软弱夹层双层矿体的分采分运,不仅大大减少了采准工程量,而且采场作业安全高效,矿块生产能力大,矿石损失贫化低,对于缓倾斜以上的中厚以上矿体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一种适用于地下磷矿山含水顶板的充填接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772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135105.7

    申请日:2023-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地下磷矿山含水顶板的充填接顶施工方法,涉及充填采矿法技术领域。首先充填接顶前的对顶板围岩提前打泄水孔,减少顶板淋水;采用光面爆破的方式爆破最后一层矿体,使其能够形成较为平整的结顶面;对采场进行高浓度料浆充填,并提前安装充填体泄水管;当采场充填体风干到一定程度时,将顶板围岩泄水孔当做注浆孔,对顶板围岩进行注浆堵水,并同时加固围岩。通过提前处置顶板淋水,降低了淋水对充填料浆的影响,同时在充填体内布置树状泄水孔,能够加速充填体的凝固,最后对顶板围岩进行注浆堵水加固,能够提高充填体的结顶率,应力传递效果更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