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抑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418594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82510.8

    申请日:2015-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花生黑腐病菌、炭疽病菌、拟茎点霉菌新型药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吲哚乙酸,溴乙醇,多菌灵原药作为合成原料,反应得吲哚乙酸-多菌灵耦合物,即为终产物。本发明还公开了这种新型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结构数据、氢谱图、碳谱图。该化合物对花生黑腐病菌、炭疽病菌、拟茎点霉菌均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抑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418594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982510.8

    申请日:2015-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花生黑腐病菌、炭疽病菌、拟茎点霉菌新型药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吲哚乙酸,溴乙醇,多菌灵原药作为合成原料,反应得吲哚乙酸‑多菌灵耦合物,即为终产物。本发明还公开了这种新型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结构数据、氢谱图、碳谱图。该化合物对花生黑腐病菌、炭疽病菌、拟茎点霉菌均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一种菌块打孔器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323579U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20991466.6

    申请日:2018-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菌块打孔器,包括外筒、顶盖、弹簧卡块、压杆、弹簧和压块;外筒的下筒口设有自内往外孔径渐大的三阶通孔;顶盖覆盖在外筒的上筒口,顶盖设有与弹簧卡块卡接的阶梯孔;压杆的上端连接弹簧卡块,压杆下端可拆卸连接压块;压块与外筒的三阶通孔的第二阶孔卡接;外筒的三阶通孔的最外一阶孔为取样空间,弹簧抵顶所述弹簧卡块与外筒的三阶通孔,下压弹簧卡块时压块冒出外筒。通过外筒的下筒口设计成三阶通孔的结构,有效防止压块进入外筒内腔导致多次打孔时菌种间易交叉污染的情况,提高打孔成功率。另外,压杆与压块的可拆卸连接结构使得清洗时不用整体拆卸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

    一种菌块接种器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776728U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21152927.7

    申请日:2018-0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菌块接种器,包括第一手执柄,第二手执柄,第一接种铲,第二接种铲;所述第一手执柄与所述第二手执柄活动铰接,所述第一手执柄的非铰接端固定设有第一接种铲,所述第二手执柄的非铰接端固定设有第二接种铲。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互铰接的第一手执柄与第二手执柄,代替了原来只有单独手执柄的接种环与接种针,使得接种器能通过夹持的方式夹取菌块,方便接种器能获得完整且不易滑落的菌块。

    一种用于引诱红火蚁的捕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629342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20097481.8

    申请日:2021-0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引诱红火蚁的捕捉装置,它包括瓶身、设置在该瓶身上方的瓶口和能够在该瓶口上通过螺纹旋紧的瓶盖,所述瓶口内表面和瓶盖内表面均为光滑面,所述瓶盖上设有多个孔洞,所述瓶盖上方通过支杆设有保护盖,所述瓶身底部的内侧设有放置槽,所述瓶身底部的外侧设有用于插入地面中的尖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瓶盖上方设置的保护盖以及瓶身底部外侧设置的尖端,使放置毒饵的捕捉装置插入到野外地面中,这样避免了将毒饵直接施入野外地面而造成的无效降解及环境污染现象,同时,保护盖可防止风雨、阳光等通过瓶盖上的孔洞对瓶身内放置的毒饵进行浸湿、吹散及降解,有利于提高防治红火蚁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