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34212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080060892.8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包含锂镍复合氧化物,该锂镍复合氧化物具有六方晶系的层状结构,且由单独的一次粒子和多个一次粒子凝聚而成的二次粒子中的至少一方构成,构成锂镍复合氧化物的金属元素包含锂(Li)和镍(Ni)且任意地包含选自由Co、Mn、Al、V、Mg、Mo、Ca、Cr、Zr、Ti、Nb、Na、K、W、Fe、Zn、B、Si、P和Ta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元素M(M),金属元素的物质量比由Li:Ni:M=a:b:c(其中,0.95≤a≤1.10、0.30≤b≤1.00、0.00≤c≤0.70、b+c=1)表示,正极活性物质所含的粒子的截面具有1个或2个以上的晶面,晶面相对于基准方向的平均取向差为0.7°以内。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3678290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080024810.4

    申请日:2020-02-21

    Abstract: 提供能得到高水平地兼顾优异电池容量和高的热稳定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是含有由多个一次粒子凝聚而成的二次粒子构成的锂镍锰复合氧化物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锂镍锰复合氧化物具有六方晶系的层状结构,金属元素的物质量的比表示为Li:Ni:Mn:M:Ti=a:(1‑x‑y‑z):x:y:z(其中,0.97≦a≦1.25,0.05≦x≦0.15,0≦y≦0.15,0.01≦z≦0.05),正极活性物质的XRD测定中,钛化合物的最强线的峰强度的合计量相对于作为六方晶系的层状结构的最强线的(003)衍射峰强度之比为0.2以下,由XRD测定的(003)面的微晶直径为160nm以上300nm以下,浸渍于水中时在水中溶出的锂量相对于全部正极活性物质为0.07质量%以下。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34211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80060796.3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包含锂镍复合氧化物,该锂镍复合氧化物具有六方晶系的层状结构,且由单独的一次粒子和多个一次粒子凝聚而成的二次粒子中的至少一方构成,构成锂镍复合氧化物的金属元素包含锂(Li)和镍(Ni)且任意地包含选自由Co、Mn、Al、V、Mg、Mo、Ca、Cr、Zr、Ti、Nb、Na、K、W、Fe、Zn、B、Si、P和Ta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元素M(M),上述金属元素的物质量比由Li:Ni:M=a:b:c(其中,0.95≤a≤1.10、0.30≤b≤1.00、0.00≤c≤0.70、b+c=1)表示,在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截面中,在将结晶取向差为15°以内的区域设为1个晶面的情况下,上述粒子内的具有最大面积的晶面的面积比率为80%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