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18563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0528212.X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一种3座楼布置式变电站,包括:配电装置楼,所述配电装置楼布置在变电站站址中部,所述配电装置楼的北侧设置有110kV GIS配电装置室,所述配电装置楼的南侧设置有220kV GIS配电装置室;所述配电装置楼的东侧设置有警传室,所述110kV GIS配电装置室的东侧设置有巡维中心,所述220kV GIS配电装置室的东侧、且所述警传室的南侧设置有消防水池和水泵房;所述配电装置楼的西侧设置消防车道,所述配电装置楼的东侧,与警传室之间也设置有消防车道。该变电站方案的户外构支架布置在屋面,充分利用了垂直空间,有效节省占地。GIS由户外改为户内布置,大大减少了GIS设备日后运行、维护、检修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995809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10919711.8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电站监控系统,其包括巡检机器人、环境监测传感器、终端控制模块、网络传输模块以及远程监控中心,远程监控中心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与终端控制模块通信连接,巡检机器人与环境监测传感器均与终端控制模块电连接;巡检机器人用于获取电力设备的仪表数据;环境监测传感器用于获取电力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所述终端控制模块用于将监测的环境参数和仪表数据进行解析并上传给远程监控中心。本发明变电站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变电站运行环境及电力设备指针仪表数据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保证了其安全平稳有效运行,解决了当前变电站监控系统难以交互且基本运维仍需人工干预等问题,实现了无人值守。
-
公开(公告)号:CN11685942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48954.X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边坡综合在线监测系统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解算单元、数据中心、北斗监测站和北斗基准站;北斗基准站用于与卫星通讯获取第一卫星定位,北斗监测站用于获取第二卫星定位;解算单元用于采集北斗基准站的真实位置以及第一卫星定位,计算北斗基准站的定位误差,并根据定位误差纠正第二卫星定位,得到北斗监测站的准确定位。北斗基准站和北斗监测站分别获取第一卫星定位和第二卫星定位,解算单元通过数据中心获取北斗基准站的真实位置,解算得到定位偏差得到准确的定位,不仅能够有效削弱卫星星历误差的影响,还能消除对流层和电离层折射误差的影响,极大地提高监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40204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025520.7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能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区电力能源管理系统。一种小区电力能源管理系统,包括微电网模块、电网接入模块、用户侧用电监测模块、用户侧用电功率获取模块、固定时段确认模块、数据库和功率分配模块。本发明通过根据小区用户的用电习惯,生成用户侧用电对应的固定时段和基本时段,并且对某一时间段内所有处在固定时段的用户侧进行功率分配,无需对所有的用户侧进行计算分析,提升功率分配效率;并且当出现异常情况,例如有一个用户侧在基本时段进行了高峰用电,此时通过蓄电池单元进行调控,便不会对整个小区的供电调控造成影响,保证了小区整体的供电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13368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44976.9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13 , G06F18/2135 , G06F18/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桩基础下拉荷载计算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穷举法构建桩周土层的基准影响因子;根据主成分分析法从所述基准影响因子中提取反映土层特征的目标影响因子;根据所述目标影响因子,通过条件迭代法计算所述桩基础的竖向有效应力,其中,每进行一次条件迭代则调整一次所述竖向有效应力修正范围及置信区间;根据所述竖向有效应力计算所述桩基础的下拉荷载。采用本发明,可有效提高计算精度,实现对桩基下拉荷载的快速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57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838064.4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35kV负荷供电的配电系统及变电站,所述系统中第一母线组分别连接各双绕组主变压器的第一高压绕组侧;第二母线组包括若干段第一母线段;各第一母线段与各双绕组主变压器的第一低压绕组侧一一对应连接;第一母线段为35kV母线,进而确保主变35kV侧容量足够大,满足了35kV大负荷的用电需求。第一高压绕组侧的电源直接取自第一母线组的供电电源,提高了主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效率;通过双绕组主变压器组代替常规设计中的三绕组主变压器,减少了变电站内110kV配电装置规模,另外双绕组主变压器组的外形尺寸较小,进而节省了变电站的占地面积,减少了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354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41915.1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分布式能源接入微电网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在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中,在储能设备在非电价低谷时段放电时,判断储能设备当前可用电量按当前放电功率能否持续到电价低谷时段,如果能,则控制发电设备维持当前的发电功率;如果不能,则上调发电设备的发电功率,以使储能设备放电的时长大于当前时刻到电价低谷开始的时长。如此,能合理利用微电网中储能设备的电量,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减少发电设备调整发电功率的次数和幅度,实现合理调控,有效避免上调发电功率后出现过剩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9580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19711.8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电站监控系统,其包括巡检机器人、环境监测传感器、终端控制模块、网络传输模块以及远程监控中心,远程监控中心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与终端控制模块通信连接,巡检机器人与环境监测传感器均与终端控制模块电连接;巡检机器人用于获取电力设备的仪表数据;环境监测传感器用于获取电力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参数;所述终端控制模块用于将监测的环境参数和仪表数据进行解析并上传给远程监控中心。本发明变电站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变电站运行环境及电力设备指针仪表数据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保证了其安全平稳有效运行,解决了当前变电站监控系统难以交互且基本运维仍需人工干预等问题,实现了无人值守。
-
公开(公告)号:CN1167169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89544.2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变电站铁搭的边坡支护结构,包括用于放置铁塔的铁塔平台,还包括设置在边坡上的第一放坡面、第二放坡面、第三放坡面和第四放坡面,所述第一放坡面、第二放坡面、第三放坡面和第四放坡面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第一放坡面上的顶部连接有铁塔平台,第一放坡面的坡率为1:1,第二放坡面、第三放坡面和第四放坡面的坡率均为1:0.5。在边坡上设置坡率为1:1的第一放坡面、坡率为1:05的第二放坡面、第三放坡面和第四放坡面,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第一放坡面、第二放坡面、第三放坡面和第四放坡面通过设置特定的坡率能够明显地增强边坡的强度,使得铁塔平台具有稳定的安全系统,达到必要的安全等级,以牢靠的结构为铁搭提供稳定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1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10232.X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B1/20 , H02J13/00 , G06F30/18 , G06F113/04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光电回路智能连接方法,具体涉及变电站二次系统领域,包括以下步骤:二次系统逻辑模型结构设计;建立光/电回路连接模板数据库;基于SPD模型和光/电回路连接模板实现芯线的智能连接和组缆;识别厂家提供的原理图和端子排图中的端子图形和端子排图形,匹配系统电回路模型进行智能出图。本发明通过构建IPD、CPD和SPD模型,建立光/电回路连接模板数据库,实现芯线的智能连接和组缆,并自动识别厂家提供的图纸进行智能出图,该方法提高了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调试和运维的效率,确保了各环节模型的一致性,实现了数据模型的标准化共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