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近邻学习的智能变电站虚端子自动匹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133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58793.2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K‑近邻学习的智能变电站虚端子自动匹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选择待匹配的IED和与其相连的IED为测试数据的来源,从设备制造商提供的ICD文件中提取发送IED的输入虚端子,以及与之相连接的IED的输出虚端子,将这些信息组合起来作为测试数据集;利用已有的智能变电站SCD文件中的虚连接信息作为样本集;通过K‑近邻学习算法计算虚连接组合与虚连接样本数据的距离;根据虚连接距离和K值投票得到自动匹配结果,当自动匹配的误匹配率小于设定值时,认为该匹配正确,并选择该自动匹配结果作为待匹配IED的虚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虚端子间的自动匹配,提高工程设计效率,提升不可见回路设计的准确性、快速性,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多维信息模型交付方案

    公开(公告)号:CN1192273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68708.5

    申请日:2024-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多维信息模型交付方案,具体涉及变电站二次系统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多维信息模型结构进行分析,形成包括变电站、间隔、屏柜/设备、装置/部件等多层级的设备目录树结构;S2:对二次系统多维信息模型进行解耦和合并处理,制定并应用自动筛选规则和边界设备处理规则;S3:设计并实现模型文件管控和交付流程,包括用户权限验证、模型文件下载、模型解耦与重构、版本控制、在线校验等功能。本发明解决了变电站工程三维数字化设计模型在工程建设、运维、检修、调度等多个环节中的深化应用问题,适应国网公司系统内变电站工程三维数字化设计全面推广应用的趋势。

    一种自主可控新一代二次系统在线监测结构与配置方案

    公开(公告)号:CN11727756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74848.1

    申请日:2023-0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次系统在线监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自主可控新一代二次系统在线监测结构与配置方案,二次系统在线监测结构由二次系统在线监测终端、采集单元以及网络设备组成,二次系统在线监测终端及采集单元均独立配置,一种自主可控新一代二次系统在线监测方法,其步骤在于,梳理自主可控新一代二次系统在线监测的监测内容,将二次系统在线监测管理单元采用软件功能模块方式嵌入综合应用主机,实现录波文件分析、智能设备状态在线监视、网络报文分析、二次系统可视化等高级应用功能,根据站端数据规模按需配置站控层和过程层采集单元的数量,具备记录与分析站控层MMS、过程层SV/GOOSE报文、流量统计、报文异常告警及流量异常告警等功能。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网络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382054U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21139921.1

    申请日:2017-0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网络结构,包括站控层、站控层网络、间隔层、过程层网络及过程层,所述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通过站控层网络连接,所述间隔层与过程层之间通过过程层网络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网络基础上,利用电子式智能设备,将原来的“二层单网”结构改进为“三层两网”结构,实现开放的、分层的过程层网络化结构设计,使过程层智能设备信息完全共享,避免大量的电气二次接线,减少了控制电缆量,不受电磁干扰以及电容效应的影响;新型的“三层两网”网络结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能有效降低目前日益高涨的智能变电站建设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