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钻孔控制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62217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0824007.9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桩基钻孔控制方法及设备。采用钻头沿着钢护筒的轴线方向钻进桩基孔;在钻孔的过程中获取当前钻进的桩基孔的倾斜度数据,当判断当前桩基孔的当前倾斜度大于设计倾斜阈值时,则采用比当前钻头高一级的钻头钻进至当前孔深位置。继续采用当前钻头沿着钢护筒的轴线方向钻进,以此循环,直至采用当前钻头钻进至设计桩底高程。通过获取当前倾斜度能够及时判断钻孔倾斜程度,便于及时纠正,保证钻孔的垂直度。然后通过比当前钻头高一级的钻头钻进至当前孔深位置,继续采用当前钻头钻进,能够形成上大下小的阶梯型孔,钻孔结构更加稳定,孔壁也相对光滑。最后采用与设计孔径一致的钻头钻进至设计桩底高程,完成桩基孔。

    桩基钻孔控制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62217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24007.9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桩基钻孔控制方法及设备。采用钻头沿着钢护筒的轴线方向钻进桩基孔;在钻孔的过程中获取当前钻进的桩基孔的倾斜度数据,当判断当前桩基孔的当前倾斜度大于设计倾斜阈值时,则采用比当前钻头高一级的钻头钻进至当前孔深位置。继续采用当前钻头沿着钢护筒的轴线方向钻进,以此循环,直至采用当前钻头钻进至设计桩底高程。通过获取当前倾斜度能够及时判断钻孔倾斜程度,便于及时纠正,保证钻孔的垂直度。然后通过比当前钻头高一级的钻头钻进至当前孔深位置,继续采用当前钻头钻进,能够形成上大下小的阶梯型孔,钻孔结构更加稳定,孔壁也相对光滑。最后采用与设计孔径一致的钻头钻进至设计桩底高程,完成桩基孔。

    一种海域深水锚碇基础的钢导墙基础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0657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41648.9

    申请日:2020-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域深水锚碇基础的钢导墙基础施工方法,应用于海域深水的悬索桥锚碇基础建设,包括地基处理步骤、搭设辅助钢平台步骤、钢导墙施工步骤、地连墙槽段划分步骤、II期槽回填砂步骤、I期槽施工步骤、II期槽施工步骤。通过前期进行地基处理改善地质条件、搭设辅助钢平台创造陆域工作条件、将钢管桩定位插打至地连墙轴线的内外侧、再进行地连墙的施工处理,为后期基坑开挖实现支护、挡水挡浪的作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海上悬索桥深水锚碇建设需要围堰筑岛并存在的施工塌孔、工期较长、工后拆除等技术难题,降低了施工风险、缩短了施工工期,为跨海通道千米级悬索桥的建设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一种深水软弱淤泥地区的地连墙基础钢导墙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11915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41658.2

    申请日:2020-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软弱淤泥地区的地连墙基础钢导墙结构,包括:若干组的钢导墙构件;钢导墙构件包括桩体主体、阴锁扣以及阳锁扣;桩体主体为钢管桩或者H型钢,两个或以上的桩体主体之间沿轴向焊接固定;桩体主体的一端焊接固定有阴锁扣,另一端焊接固定有阳锁扣;若干组的钢导墙构件之间通过阴锁扣和阳锁扣相互咬合。本发明为地连墙施工提供了一种新的导墙结构形式,采用钢导墙插打至深水淤泥地区前,只需要通过水泥搅拌桩进行简单的地质加固处理,而不再需要为了修筑钢筋混凝土导墙而进行繁重的围堰筑岛施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围堰筑岛所带来的施工塌孔、工期较长、筑岛成本高昂等技术难题。

    一种混凝土圈梁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6540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22394.4

    申请日:2024-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圈梁,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混凝土圈梁固定较为繁琐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混凝土圈梁,所述混凝土圈梁的底部装设有桩底,所述桩底的周侧装设有多个水泥搅拌桩,多个所述水泥搅拌桩之间浇筑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内壁装设有锁扣钢管桩。本发明通过在多个水泥搅拌桩之间浇筑填充物,在桩底上方浇筑承台座,填充物内侧设置锁扣钢管桩,锁扣钢管桩内侧设置第一混凝土圈梁、第二混凝土圈梁和第三混凝土圈梁,从而使得混凝土圈梁施工简单,节省成本,受力安全,同时在第一混凝土圈梁和第二混凝土圈梁之间、第二混凝土圈梁与第三混凝土圈梁之间均设置六个立柱,有效防止混凝土圈梁发生垮塌事故。

    一种钢筋笼的施工控制方法及限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702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442822.0

    申请日:2023-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筋笼的施工控制方法及限位装置,涉及一种施工控制方法,具体为钢筋笼的施工控制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管径测量计算限位装置总长;S2、钢筋笼吊装;S3、测量计算钢筋笼相对钢护筒的实际偏位;S4、限位装置总长调节;S5、以挂扣的形式将限位装置安装在钢筋笼上;S6、钢筋笼下放;本发明通过利用钢筋笼的外径和钢护筒内径快速计算出限位装置的总长,以便利用限位装置与钢护筒内壁进行贴合,弥补钢筋笼与钢护筒之间的空隙并进行定位,有效保证笼顶位置居中,减小钢筋笼偏位,且限位装置以挂扣的形式进行安装,无需进行焊接固定,提高了安装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