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轨吊防托底及防撞风门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92879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53655.3

    申请日:2025-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轨吊防托底及防撞风门保护装置,属于矿井运输技术领域,包括主梁架,主梁架的架身上转动安装有底部防托底触杆;主梁架的架身上还固定安装有托架,托架中间段的架身上贯穿开设有引导槽,底部防托底触杆的杆身上转动安装有穿入至引导槽内的前方防碰撞触杆;托架底段的架身上固定安装有朝向底部防托底触杆的霍尔传感器,底部防托底触杆的杆身上固定安装有磁铁,其中底部防托底触杆和前方防碰撞触杆在自然状态下该霍尔传感器与磁铁相互吸合。该装置安装于单吊轨行车的驾驶室前,其在行车时能实时感知到前方的矿车或障碍物,该装置一旦被触发,通过霍尔传感器会直接向驾驶室传递刹停信号,从而提升单吊轨的行车安全。

    一种煤仓下锁口多放煤口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685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33435.7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仓下锁口多放煤口装置,属于煤仓放煤技术领域,包括下锁口漏煤平台组件,下锁口漏煤平台组件包括漏煤平台,漏煤平台上开设有多处漏煤口;每处漏煤口安装有漏煤嘴落煤组件,漏煤嘴落煤组件包括漏煤嘴,漏煤嘴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多处间隔辐条;所有间隔辐条的间距以漏煤平台为中心依次变大或缩小;漏煤平台的中心处安装有旋转式扫煤组件,旋转式扫煤组件包括主扫煤旋杆,主扫煤旋杆被固定安装于漏煤平台底部的电机所驱动旋转,主扫煤旋杆的下方垂直固定有多处辅扫煤直杆。本发明通过旋转式扫煤组件能够将卡堵在间隔辐条间距较小的漏煤嘴上的煤块,有效避免了因煤块堆积等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保证煤块正常下落至煤仓底部。

    半自动快速插绳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5877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011476094.1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自动快速插绳装置,为填补现有技术空白,本半自动快速插绳装置包括插线工作台上固定有一伸缩风缸,插线工作台上设有滑轨,伸缩风缸的活塞杆外端固定在滑块上,滑轨上设有滑块,滑块安装有夹持风缸,滑块上固定有一定夹持板,夹持风缸的活塞杆前端固定有一动夹持板,定夹持板与动夹持板相互,相对,并可夹紧,插线工作台还固定有一穿刺风缸,穿刺风缸的活塞杆前端固定连接有穿刺尖锥,穿刺尖锥的插线工作台上设有三个钢丝绳卡柱,穿刺尖锥尖端正对三个钢丝绳卡柱之间,插线工作台固定连接有一控制机构,可以实现通过插绳机对钢丝绳进行插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可以适合插接不同绳径的钢丝绳。

    一种用于转载机尾与溜头的封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423253U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22957808.6

    申请日:2023-11-0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转载机尾与溜头的封闭装置,包括封闭绳索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安装在转载机尾和溜头的钻孔内,封闭绳索的端部与连接组件连接。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环、螺母和螺栓,连接环与螺母连接,螺栓安装在钻孔内。本方案公开的用于转载机尾与溜头的封闭装置,将螺栓装在转载机尾与溜头本身存在的钻孔内,螺母与用于与封闭绳索连接的连接环连接,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实现连接环在转载机尾和溜头的固定,为封闭绳索提供可拴、可挂连接点,实现封闭绳索与转载机尾和溜头的连接,以对转载机尾与溜头之间的空隙进行遮挡,解决设备需连接铁链等链状物缺无处可连的问题,同时达到阻止人员进入运转中的转载机的目的。

    一种矿井通风增风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799850U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20335818.8

    申请日:2024-0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井通风增风装置,具体涉及矿井通风技术领域,包括:风筒,所述风筒的一端设置有集风斗,且风筒的另一端设有出风罩,所述出风罩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有输风管,所述风筒的内部安装有风机;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对称设于风筒的底侧,且支撑座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内部顶端转动安装有双向螺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座的底端设置收纳腔、双向螺杆、活动块、连杆和固定板等结构,并在驱动机构的配合下,可使两个固定板同时带动其上的移动轮上升或下降,从而可同步将所有移动轮快速收入支撑座内或从支撑座内重新伸出,操作简单便捷,且稳定可靠,大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