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5455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1610622548.9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巡检智能头盔双目显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用于电网变电、配电、输电巡检作业辅助。该方法设计了双目成像光学子系统和基于FPGA的时序逻辑电路,所发明的智能头盔双目增强现实显示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数据转换、缓存、存储、协议转换和接口,实现了电力巡检智能头盔双目成像增强现实显示。本发明硬件集成度高、系统灵活性好、功耗低、显示稳定性好,提高了全系统的可靠性。本发明成像系统在光源光线参与成像的利用率上能够达到单片式成像系统的一倍左右。本发明投入眼睛的图像更加饱和、丰满的色彩,并且不会出现困扰单片式DLP成像系统的彩虹画面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8544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711105656.X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运维方法及系统,根据智能设备现场采集的实体设备特征图像与预先建立的三维模型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直流换流阀信息;对直流换流阀对应的三维模型直接分层提取模型在指定高度处的截面轮廓数据;获取直流换流阀的监测数据;将监测数据与所述直流换流阀各高度的截面轮廓数据进行融合后叠加到直流换流阀对应的三维模型上,得到直流换流阀的内外部分层模型信息,并通过智能设备进行增强现实展示。本发明利用大型电力设备三维模型成形件层片尖顶偏差不同分布形式下层片扫描轮廓的几何特征,精确地提取三维模型在指定高度处的截面轮廓数据,同时将内、外部分层等不同内部结构实时分层进行展示。
-
公开(公告)号:CN103812690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310339143.0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nventor: 孙晓艳 , 张增华 , 王向群 , 王鹤 , 李春龙 , 吴军民 , 张刚 , 黄辉 , 黄在朝 , 于海 , 虞跃 , 姚启桂 , 喻强 , 任杰 , 陈伟 , 黄治 , 于鹏飞 , 邓辉 , 吴鹏 , 王玮 , 沈文 , 侯功 , 陶静 , 刘川 , 陈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归一化管理接口的故障诊断信息传送及处理方法,应用于包含网络管理工作站(NMS)和运行在光线路终端(OLT)设备上的主代理及子代理的网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子代理探测OLT设备产生的故障的类型,并将包含故障类型的信息发送给主代理;主代理判断故障的紧急程度,将故障信息封装成报文并上报至NMS;NMS解析报文并分类处理故障;主代理接收NMS返回的相应报文。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弥补了OLT设备故障管理可靠性的不足,并提高了主子代理之间信息传输的有效性,节省了网管系统提高故障通知可靠传送的成本,保证了OLT中的主代理可以无一遗漏地把故障诊断通知发送到其期望的目的地,得到及时的维护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868549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210290724.5
申请日:2012-08-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配网通信设备自助式配置系统和方法,通过自动获取电力配网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实现了电力配网通信设备的即插即用,简化了电力配网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的管理,提高了配置管理的一致性、兼容性和可靠性,降低了电力配网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的管理成本,提高了电力配网通信的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96745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711210005.7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V20/56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V10/75 , G06T7/73
Abstract: 一种适应视觉特征变化的地点识别与相对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室外场景图像;基于所述室外场景图像和预先构建的场景库和场景分类器得到场景识别结果;基于所述场景识别结果和预先构建的环境概要地图得到相对定位结果。本发明采用机器学习技术提高了地点识别的准确性,借助开放大型标注图像数据集上训练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来提取图像特征,而非人为地选取某一种固定的特征提取算子,因此特征提取更能适应视觉特征变化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873650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0273980.6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配电网多源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在长时间尺度下对接入整个主动配电网的所有可控分布式电源单元实现全局优化控制和在长时间尺度下的全局优化控制的基础上实现短时间尺度下的区域自治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修正了实际负荷以及间歇式能源发电与预测曲线的偏差,同时由于在自治控制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各个自治区域的分布式电源参与协同调节,大幅度缓解了因负荷以及间歇式能源发电功率波动对于馈线出口功率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3812752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410074993.7
申请日:2014-03-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nventor: 王向群 , 李春龙 , 黄治 , 孙晓艳 , 王鹤 , 张增华 , 吴军民 , 张刚 , 黄辉 , 黄在朝 , 陈磊 , 于海 , 虞跃 , 姚启桂 , 喻强 , 任杰 , 陈伟 , 于鹏飞 , 邓辉 , 吴鹏 , 王玮 , 沈文 , 侯功 , 陶静 , 刘川
IPC: H04L12/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通信网中VLAN间资源共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虚拟局域网VLAN1;将共享端口和所述独立端口添加进VLAN1;为各个独立端口建立虚拟局域网;将所述共享端口和一个所述独立端口添加进与该独立端口对应的虚拟局域网中。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不同VLAN间的资源共享,同时不影响不同VLAN装置间的安全隔离,可以有效的避免电力通信网络中的未知组播报文的网络泛洪,从而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可以灵活选择端口输出的tagged或者untagged模式,以便适应装置输出报文的多样性;对于级联交换机的情况,只需在级联端口简单配置,即可完成远端装置间的VLAN共享。
-
公开(公告)号:CN103457796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310384362.0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nventor: 王向群 , 李春龙 , 黄治 , 孙晓艳 , 王鹤 , 张增华 , 吴军民 , 张刚 , 黄辉 , 黄在朝 , 于海 , 虞跃 , 姚启桂 , 喻强 , 任杰 , 陈伟 , 于鹏飞 , 邓辉 , 吴鹏 , 王玮 , 沈文 , 侯功 , 陶静 , 刘川 , 陈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中跨交换机的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设置交换机B的级联端口port_b的VLAN;(2)设置交换机B上其它端口的VLAN;(3)设置交换机B上其它端口的镜像;(4)设置交换机A的监控端口VLAN ID;(5)设置交换机A的级联端口port_a为另一个VLAN ID;(6)设置port_a的镜像。本发明可以有效的实现智能变电站站控层对跨交换机网络报文的监控,既可以有效监控远端交换机上智能设备发送所有的网络报文,又不会收到重复的报文。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不仅仅局限于两台交换机级联的情况,可以延伸到跨多台交换机网络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3501233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310298059.9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于鹏飞 , 喻强 , 陈伟 , 任杰 , 黄治 , 吴军民 , 张刚 , 黄辉 , 黄在朝 , 张增华 , 王向群 , 李春龙 , 孙晓艳 , 王鹤 , 于海 , 虞跃 , 姚启桂 , 邓辉 , 吴鹏 , 王玮 , 沈文 , 侯功 , 陶静 , 刘川 , 陈磊 , 张辉 , 于然 , 金燊 , 赵宏昊 , 孟凡博 , 陈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系统中用户侧接口的映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无源光网络(PON)板卡实例化,并上报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管理系统;b:启动PON板卡上的PON端口实例化,并上报EPON管理系统;c:EPON管理系统问询每个实例化PON端口下挂的光网络单元(ONU),并启动ONU的实例化;d:EPON管理系统问询每个实例化ONU的用户侧接口(UNI)信息,启动UNI的实例化,并进行UNI的初始化映射。通过本发明的方法,缩短了EPON系统UNI实例化时间,实现了EPON系统中UNI实例化与EPON系统中板卡实例化和无源光网络(PON)端口实例化的兼容,提高了EPON系统中关于UNI配置管理的完备性、一致性、兼容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401794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299482.0
申请日:2013-07-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川 , 吴军民 , 吴鹏 , 陈磊 , 陶静 , 张刚 , 黄在朝 , 黄辉 , 邓辉 , 王玮 , 沈文 , 侯功 , 喻强 , 姚启桂 , 于海 , 虞跃 , 张增华 , 王向群 , 李春龙 , 孙晓艳 , 王鹤 , 于鹏飞 , 陈伟 , 任杰 , 黄治
IPC: H04L12/801 , H04L12/8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大规模应用的软件定义网络控制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OpenFlow控制器分析OpenFlow流表后将决策控制域划分为N个决策区;2:OpenFlow控制器将决策区的数据包转发规则更新至OpenFlow决策交换设备中;3:OpenFlow入口交换设备分析数据包后将其发送至OpenFlow出口交换设备或将数据包的转发路径请求流表转发至OpenFlow决策交换设备;4:OpenFlow决策交换设备分析转发路径请求流表,并将数据包转发至与数据包转发规则相应的OpenFlow出口交换设备;5:OpenFlow控制器将数据包转发规则更新至OpenFlow入口交换设备。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面向大规模应用的软件定义网络控制优化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网络的往返时延,数据包对控制器的依赖度,提高网络吞吐量,适用于大规模的网络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