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6858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14827.9
申请日:2019-12-19
申请人: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高温熔盐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化盐系统及应用其的熔盐工艺系统、快速化盐方法。快速化盐系统,包括:电阻加热单元,用于对预定管路进行加热;感应加热单元,用于对预定设备进行加热;以及,控制单元,与电阻加热单元及感应加热单元均电连接,用于控制电阻加热单元以及感应加热单元工作。通过设置电阻加热单元对预定管路进行加热熔化管路内的凝固熔盐,设置感应加热单元对预定设备进行加热熔化设备内的凝固熔盐,控制单元对电阻加热单元以及感应单元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在熔盐工艺的系统中,可能有熔盐凝固的位置均能被加热,且根据管路与设备规格形状的不同,针对管路及设备分别设置有加热单元,从而可以实现快速化盐。
-
公开(公告)号:CN11194749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010976782.8
申请日:2020-09-16
申请人: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型蓄热装置及加热方法,混合型蓄热装置的蓄热主体结构由固体显热储热材料构成的第一蓄热砖、第二蓄热砖与固体相变储热材料构成第三蓄热砖的耦合形成,第三蓄热砖的形状与所放置的通道相适应,可以增加蓄热体的储能密度,提高蓄热装置的储热能力,而且固体相变储热材料不受力,与电热元件不直接接触,不会产生腐蚀、绝缘等问题,安全稳定性高;提供的加热方法在靠近进风端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放置加热元件,且各自的加热状态独立控制,使蓄热砖体吸收和释放热量均匀,同时可以弥补蓄热装置稳定运行后蓄热体进风端和出风端的温差,提高材料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478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0810580.0
申请日:2021-07-16
申请人: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1M8/04007 , H01M8/04029
摘要: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系统。冷却装置,包括:缓冲腔,缓冲腔一端安装有进料管,另一端安装有出料管;冷却腔,套设在缓冲腔外,冷却腔与缓冲腔相互隔离,进料管与出料管均贯穿冷却腔侧壁延伸至冷却腔外,冷却腔上设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第一控制阀,安装在出料管上,以控制出料管持续出料。通过缓冲腔与第一控制阀配合,气体压缩机工作时能够间歇性地高效率工作,能够极大地降低气体压缩机的能耗。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能够在缓冲腔中暂存,能够延长气体冷却停留时间,强化降温。通过增强对高温高压气体的降温效果,能够降低用于为冷却腔输送冷却介质的泵体的扬程,能够进一步降低系统辅机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51375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648546.0
申请日:2019-07-18
申请人: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青海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美秀 , 李振东 , 胡荣辉 , 袁婷婷 , 苏铁山 , 邓占锋 , 徐桂芝 , 康伟 , 胡晓 , 张高群 , 陈梦东 , 常亮 , 杜兆龙 , 祁寿贤 , 张晶 , 吴梦娣 , 马理想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热式电加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无线输能装置,用于接收外部电能,并将电能输送至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用于将无线输能装置接收的电能转换成热能,并将热能进行储存和释放;控制系统,用于对电加热器进行控制。本发明后期改造难度小,减少了能源浪费。本发明通过电动执行器调节风门的开度,满足用户用热需求;无需设置电源接口,采用了无线输能装置,实现电源和电加热器之间无线电能传输,不仅解决线路连接带来的困难,同时解决了电路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与家庭、办公等无线输能家电公用一套无线输能发射源,提高发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11754807U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22289335.0
申请日:2019-12-19
申请人: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熔盐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化盐系统及应用其的熔盐工艺系统。快速化盐系统,包括:电阻加热单元,用于对预定管路进行加热;感应加热单元,用于对预定设备进行加热;以及,控制单元,与电阻加热单元及感应加热单元均电连接,用于控制电阻加热单元以及感应加热单元工作。通过设置电阻加热单元对预定管路进行加热熔化管路内的凝固熔盐,设置感应加热单元对预定设备进行加热熔化设备内的凝固熔盐,控制单元对电阻加热单元以及感应单元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在熔盐工艺的系统中,可能有熔盐凝固的位置均能被加热,且根据管路与设备规格形状的不同,针对管路及设备分别设置有加热单元,从而可以实现快速化盐。(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0822969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1810907391.3
申请日:2018-08-09
申请人: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热装置,其中储热装置包括多个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制成的安装平板和封装有合金相变材料的金属管,金属管嵌入安装于安装平板中,不仅利用合金的高导热系数的特点强化了储热和放热过程的换热速度;同时利用了合金相变材料具有的高储热密度的特点,提高了储热装置的储热密度。储热装置,包括保温材料制成的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内的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在堆积时不需要预留空隙,紧密平行排列,只在带金属肋片的金属管束部分形成换热流体流道,进一步提高了储热装置的储热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49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08658.5
申请日:2021-07-16
申请人: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1M8/04298 , H01M8/04313 , H01M8/04694 , H01M8/04007
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及运行方法,该新型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及热回收水箱,其中,燃料电池内部设置有氢气管路及空气管路,氢气管路的输入端与外部氢气罐连接,空气管路的输入端与外部空气相通;热回收水箱的输入端与外部冷水管连接,热回收水箱内部设置有气体分散装置,气体分散装置沉于热回收水箱冷水液位以下,气体分散装置的输入端与燃料电池的空气管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获取燃料电池内部电极化学反应后的空气侧剩余气体,并将剩余气体与热回收水箱中的冷水进行接触式热交换,以对燃料电池内部电堆排气废热进行回收。通过实施本发明,弥补了热回收系统效率低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82296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907391.3
申请日:2018-08-09
申请人: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装置以及储热装置,其中热交换装置包括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制成的安装平板和封装有合金相变材料的金属管,金属管嵌入安装于安装平板中,不仅利用合金的高导热系数的特点强化了储热和放热过程的换热速度;同时利用了合金相变材料具有的高储热密度的特点,提高了储热装置的储热密度。储热装置,包括保温材料制成的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内的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在堆积时不需要预留空隙,紧密平行排列,只在带金属肋片的金属管束部分形成换热流体流道,进一步提高了储热装置的储热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7147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10580.0
申请日:2021-07-16
申请人: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1M8/04007 , H01M8/04029
摘要: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系统。冷却装置,包括:缓冲腔,缓冲腔一端安装有进料管,另一端安装有出料管;冷却腔,套设在缓冲腔外,冷却腔与缓冲腔相互隔离,进料管与出料管均贯穿冷却腔侧壁延伸至冷却腔外,冷却腔上设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第一控制阀,安装在出料管上,以控制出料管持续出料。通过缓冲腔与第一控制阀配合,气体压缩机工作时能够间歇性地高效率工作,能够极大地降低气体压缩机的能耗。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能够在缓冲腔中暂存,能够延长气体冷却停留时间,强化降温。通过增强对高温高压气体的降温效果,能够降低用于为冷却腔输送冷却介质的泵体的扬程,能够进一步降低系统辅机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94749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976782.8
申请日:2020-09-16
申请人: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型蓄热装置及加热方法,混合型蓄热装置的蓄热主体结构由固体显热储热材料构成的第一蓄热砖、第二蓄热砖与固体相变储热材料构成第三蓄热砖的耦合形成,第三蓄热砖的形状与所放置的通道相适应,可以增加蓄热体的储能密度,提高蓄热装置的储热能力,而且固体相变储热材料不受力,与电热元件不直接接触,不会产生腐蚀、绝缘等问题,安全稳定性高;提供的加热方法在靠近进风端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放置加热元件,且各自的加热状态独立控制,使蓄热砖体吸收和释放热量均匀,同时可以弥补蓄热装置稳定运行后蓄热体进风端和出风端的温差,提高材料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