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工况域低比转速气液混输泵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54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918883.4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工况域低比转速气液混输泵及其设计方法,在进口段与泵体之间设有分离叶轮,在离心叶轮的后盖板上设有排气孔,在离心叶轮的后盖板的背面设有背叶片,在离心叶轮的后方设有排气叶轮,在泵体上设有第二排气口,在泵盖上设有第一排气口,第一排气口与第二排气口对接,第一排气口的前端位于排气叶轮后方,采用沿流向依次布置的分离叶轮、离心叶轮和排气叶轮,先在分离叶轮内完成气液两相介质的分离,然后分别通过离心叶轮和排气叶轮输送液相和气相介质,从而有效解决了低比转速气液混输泵在高含气率工况下无法稳定运行的问题,实现了在不同流量和含气率条件下对气液分层状态的灵活调节,使装置能够在宽含气率范围内运行。

    一种组合式抑制间隙泄露的潜艇驱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2972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837618.3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抑制间隙泄露的潜艇驱动装置,包括泵壳、叶片和泵进口,在叶片外围设有一圈叶片前盖板,叶片前盖板与叶片外围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无间隙,叶片前盖板随叶片共同旋转;叶片前盖板与泵壳在径向上具有间隙,间隙处形成泄露流道;泵壳上沿泄露流道的流动方向均匀布置有多组外磁铁组件,叶片前盖板上沿泄露流道的流动方向均匀布置有多组内磁铁组件,外磁铁组件和内磁铁组件的位置相对应且极性相反,从而产生磁感应线。本发明通过对叶轮部件进行增加前盖板改造和增加磁性结构,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潜艇驱动装置的泄露流进行抑制,减少泄露量和噪音,提高潜艇驱动装置的效率和隐蔽性。

    一种水下叶片式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2311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111059870.2

    申请日:2021-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叶片式发电装置,包括底板,在底板的前端,位于两个挡板之间设有弧形的导流板,在导流板上垂直设有导流小翼,在导流板后方的挡板之间设有转轴,在转轴中间设有隔板,在隔板两侧的转轴上均设有弧形的叶片,在转轴的一端连接有发电机,发电机通过导线与外部连接,通过使用本发明水下发电装置,可以在无外部电源供应的环境下,将该装置放置于任何流动的天然河流、湖泊以及人工渠道底部,利用水流对转轮的冲击作用,实现将水流能量转化为叶片旋转动能的过程,从而产生电能完成发电,在获得低成本电能的同时,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额外影响,可广泛应用于应急抢险、偏远地区能源供给,以及军事领域。

    一种电励磁轴向输送气液混合介质的阵列式铁磁流体驱动泵

    公开(公告)号:CN1167175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81775.9

    申请日:2023-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励磁轴向输送气液混合介质的阵列式铁磁流体驱动泵,包括铁磁流体驱动泵,铁磁流体驱动泵呈轴向阵列式分布,且相邻铁磁流体驱动泵的铁磁流体运动方向相反;铁磁流体驱动泵包括环形的驱动泵泵壳,驱动泵泵壳内形成泵腔,泵腔内分布有固定铁磁流体和运动铁磁流体;驱动泵泵壳上设有驱动泵进口和驱动泵出口;驱动泵泵壳的外环设有外侧铁芯以及励磁线圈;驱动泵泵壳的内环设有内侧铁芯以及励磁线圈。本发明利用电励磁方式,通过运动磁场带动铁磁流体运动,实现驱动气液二相混合介质的效果,在油气混输领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本发明通过轴向阵列方式,实现铁磁流体驱动泵多级增压效果,达到高压输送的目的。

    一种应用于水力机械磨蚀破坏的动态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8082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47664.6

    申请日:2023-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力机械磨蚀破坏的动态预测方法,采用了边界重构方法,考虑空泡溃灭对颗粒的影响进行建模,并结合磨蚀模型,能够对水力机械的磨蚀形态进行准确预测。该方法包括,建立空泡溃灭对颗粒力学建模,以获得颗粒分布和运动参数;通过捕捉颗粒力学参数,结合多参数磨蚀模型和颗粒反弹模型,进行网格变形量深度计算,采用边界重构方法建立空化‑磨蚀耦合破坏的动态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考虑颗粒在水力机械表面的空化‑磨蚀耦合破坏情况,提高预测的可靠性及准确性。通过该发明提供的磨蚀预测可以对水轮机、泵的磨蚀严重的区域进行特殊预处理,并针对水力机械磨蚀特点制定专属检修计划,以保证水力机械工作高效稳定。

    一种基于磁-流自适应控制的柔性抗气堵叶轮

    公开(公告)号:CN11655734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834920.2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磁‑流自适应控制的柔性抗气堵叶轮,涉及螺旋轴流式气液混输泵技术领域,包括叶轮毂、叶片自适应驱动器和抗转动组件,叶片包括依次连接的叶片前缘、叶片中段和叶片后缘,自适应驱动器设置于叶片中段内,当叶片中段的侧面因气堵被气流团下压凹陷时,自适应驱动器自动驱动叶片前缘转动减小进口尺寸、驱动叶片后缘转动增加出口尺寸。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叶轮时,当发生局部气堵现象时,叶片前缘和叶片后缘能够根据流场自适应进行上下摆动,以解决轻度的气堵现象。当气堵加剧并在叶片中部形成固定气液团时,自适应驱动器自动驱动叶片前缘和叶片后缘转动以实现减小进口尺寸,增加出口尺寸,尽快排出气液团,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一种离心式无叶电磁泵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8902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11516768.0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心式无叶电磁泵,包括蜗壳,所述的蜗壳内部设置有与蜗壳固定安装的圆环板;所述的圆环板上设置有曲板,所述的曲板首端设置有充当负电极的电极柱子;所述的圆环板的中心固定安装有整流锥,所述的整流锥上设置有正电极;所述的整流锥的顶点朝向蜗壳的入口断面;本发明的金属液体从入口经整流锥进入到电磁泵之后在安培力作用下沿着螺旋线进入到蜗壳内,再通过曲板的混合整流作用输送到蜗壳里;其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叶片式离心泵中存在的空蚀、磨蚀以及机械泄露等问题。

    一种水下叶片式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2311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1059870.2

    申请日:2021-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叶片式发电装置,包括底板,在底板的前端,位于两个挡板之间设有弧形的导流板,在导流板上垂直设有导流小翼,在导流板后方的挡板之间设有转轴,在转轴中间设有隔板,在隔板两侧的转轴上均设有弧形的叶片,在转轴的一端连接有发电机,发电机通过导线与外部连接,通过使用本发明水下发电装置,可以在无外部电源供应的环境下,将该装置放置于任何流动的天然河流、湖泊以及人工渠道底部,利用水流对转轮的冲击作用,实现将水流能量转化为叶片旋转动能的过程,从而产生电能完成发电,在获得低成本电能的同时,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额外影响,可广泛应用于应急抢险、偏远地区能源供给,以及军事领域。

    一种鱼翼型漂浮式流速仪

    公开(公告)号:CN11117553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048374.6

    申请日:2020-01-16

    Abstract: 一种鱼翼型漂浮式流速仪,本发明涉及运输技术中用于水下居住或作业的设备技术领域,绕线支撑环内嵌设有绕线支撑轴承,绕线支撑轴承内开设有穿线孔,绕线手柄的下端固定有绕线盘线轴,绕线盘线轴的上端一体成型有上部挡板,绕线盘线轴的下端一体成型有下部挡板,且绕线盘线轴的下端侧壁固定有接线耳,绕线中心轴的上下两端利用绕线上轴承、绕线下轴承旋接于绕线盘线轴中,且绕线中心轴与绕线手柄上下贯通设置,绕线支撑环的底表面固定有若干个绕线支架。有效的利用天然河流的动力,形成相对静止并实现测流体流速,能够自身保持平衡的同时,还能够达到流速仪自动收放牵引线的目的。

    一种高抗空化进口后掠及分流偏置式螺旋离心式叶轮

    公开(公告)号:CN11287934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85806.5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抗空化进口后掠及分流偏置式螺旋离心式叶轮,包括进口边轮缘侧后掠长叶片和偏置短叶片;进口边轮缘侧后掠长叶片进口边采用后掠式,进口边轮缘侧后掠长叶片均匀分布后偏置短叶片布置在进口边轮缘侧后掠长叶片之间且沿进口边轮缘侧后掠长叶片的背面偏置一定角度β设置;通过进口边轮缘侧后掠长叶片轮毂侧较轮缘侧提前对介质做功,增加原叶轮最低压力区的压力,降低进口边轮缘侧的圆周速度和来流压降;同时偏置短叶片增加了叶轮中后部流道流体的约束,抑制了流道内的漩涡空化程度,从而大幅度提高低背压泵的抗空化性能,能更好的抑制低背压泵内空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