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1956777U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20113213.4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北京中地华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省天然气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27/46 , E02D29/063 , E02D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内天然气管道清淤条件下的临时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天然气管道埋设于河道的河床内,在汛期造成管道浅埋甚至管道裸露的问题,其包括埋设于河道内相连的第一钢板桩和第二钢板桩,第一钢板桩和第二钢板桩均与河道的流向垂直,且第一钢板桩和第二钢板桩均位于河道内天然气管道的下游,第一钢板桩的顶部端面高于或等于原始地面线,第二钢板桩的顶部端面高于或等于清淤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河道内天然气管道的下游埋设相连的第一钢板桩和第二钢板桩,通过第一钢板桩和第二钢板桩可以在河道汛期或者河道清淤时起到淤积作用,保障天然气管道的有效埋深,防止天然气管道受洪水等灾害影响出现漂管或悬管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583080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1298958.4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北京中地华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发分区约束下的管道地质灾害智能预警负样本采样法,该方法包括:选择管道地质灾害区域预警所需因素,包括孕灾环境和诱发因素;使用管道沿线的历史地质灾害点和各孕灾环境图层数据,利用GIS技术绘制对应的FR栅格图;结合管道地质灾害易发分区,绘制截止到每个地质灾害点发生日期的一次降雨过程的累积降雨图;叠加FR图层和易发分区图层,划定负样本采集单元区,在负样本采集单元内采集负样本的空间属性和时间属性,提取每一处负样本点对应的空间地理位置的孕灾环境因子数据和对应时间的诱发因素数据,构成负样本集。本发明提高了管道地质灾害智能预警负样本的有效性、代表性和采集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98797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259173.1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北京中地华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1F1/002 , G01F23/00 , G08B21/10 , G06F113/1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小流域内管道穿越河流段洪水危险性的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GIS对所述小流域的DEM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所述小流域及其子流域的范围图;在所述范围图上确定水文站和管道穿越河流处,使用GIS计算所述水文站和所述管道穿越河流处所在的流域或子流域地形指数,确定地形指数频率分布图;确定所述水文站和所述管道穿越河流处的集水面积;基于所述地形指数频率分布图和集水面积,确定所述管道穿越河流处的流量和水位;基于所述流量和水位,确定所述管道穿越河流处的冲刷深度;以及基于所述冲刷深度和所述管道的埋深相互关系,获得洪水危险性预警。该预警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水文站资源预警洪水危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5932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82425.X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北京中地华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土质边坡的柔性排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由排水沟和消力池两部分组成,排水沟包括在土质边坡上开挖的排水沟槽、土工袋、防渗土工布、锁扣和固定绳;消力池包括在排水沟沟头位置开挖的消力池沟槽、消力桩、土工袋、防渗土工布、锁扣和固定绳。其中土工袋正反面有X型加固条带和固定环,防渗土工布横向设置多个高强度中空带,中空带中间预留多处开孔。本发明完全采用柔性材料,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等刚性结构的开裂问题,同时位于沟头的消力池可以有效降低水流的冲刷力,该结构选用材料轻便,土工袋内填充物可以就地取材,施工方法简单,可以有效降低土质边坡排水设施的建造成本与施工难度,同时延长排水设施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03442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85549.0
申请日:2023-08-26
Applicant: 北京中地华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陷穴治理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黄土陷穴治理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储存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地表信息、预备耗材信息和施工人员信息;基于地表信息,评估初期陷穴范围;基于施工人员信息、预设的分层指标和预备耗材信息,发出第一引导信息,以使施工人员在初期陷穴范围内分层挖出陷穴并加固;待分层挖出陷穴后,获取陷穴水体信息;基于陷穴水体信息和预备耗材信息,生成排水模型;待施工人员基于排水模型搭建完成排水系统后,获取水体渗流验证信息;基于水体渗流验证信息和预设的验证标准,发出第二引导信息,以使施工人员对挖出后的陷穴进行回填并夯实;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方法具有更好的黄土陷穴治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3080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298958.4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北京中地华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发分区约束下的管道地质灾害智能预警负样本采样法,该方法包括:选择管道地质灾害区域预警所需因素,包括孕灾环境和诱发因素;使用管道沿线的历史地质灾害点和各孕灾环境图层数据,利用GIS技术绘制对应的FR栅格图;结合管道地质灾害易发分区,绘制截止到每个地质灾害点发生日期的一次降雨过程的累积降雨图;叠加FR图层和易发分区图层,划定负样本采集单元区,在负样本采集单元内采集负样本的空间属性和时间属性,提取每一处负样本点对应的空间地理位置的孕灾环境因子数据和对应时间的诱发因素数据,构成负样本集。本发明提高了管道地质灾害智能预警负样本的有效性、代表性和采集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10952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85548.6
申请日:2023-08-26
Applicant: 北京中地华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地质灾害无人机机载雷达监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点云数据集;对第一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区域的第一地质情况,第一点云数据为多个点云数据中第一时间对应的点云数据;对第二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区域的第二地质情况,第二点云数据为多个点云数据中第二时间对应的点云数据,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不同;基于第一地质情况和第二地质情况,确定目标区域的地质变化情况;获取目标区域对应的预设变化条件;判断地质变化情况是否满足预设变化条件,若地质变化情况满足预设变化条件,则输出预警提示,以对目标区域的地质灾害预警。本申请具有提高地质沉降监测的准确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81793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106705.2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北京中地华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地质灾害治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地质灾害灾害体归类,S2、灾害体影响特征处理,S3、治理防治措施的类别化和数值化处理,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治理技术领域。该基于人工智能的地质灾害治理方法,通过将灾害体分为了滑坡、崩塌、泥石流、河沟道水毁、台田地水毁、台田地水毁六大类别,分别提取不同类别灾害体的影响特征,以及在不同特征性下采取的治理防护措施,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对这些特征和治理防护措施进行分析,获取特征与治理防护措施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以实现根据不同灾害体特征参数自动推荐治理防护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221959538U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323507932.9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北京中地华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性好的地质灾害用监测仪支架结构,涉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该一种稳定性好的地质灾害用监测仪支架结构,安装块,安装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组辅助支撑杆且呈矩形分布,安装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安装板且呈左右分布,安装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防护壳,第一防护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当阴雨天气时,能够将挡雨板转动至装置顶部进而防止监测仪收到降水的影响,当放晴时,通过将太阳能板转动至装置顶部,进而使得太阳能板能够储存部分电量,当阴雨天气时,加热烘干板能够使用太阳能板储存的电量进而对监测仪进行加热并烘干,进而使得该装置能够提供监测仪更好的工作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21443531U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23505420.9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北京中地华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埋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护性好的天然气管道用地下埋设结构,包括底板、侧板和管道,底板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且防护板与管道的外壁固定连接,侧板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多个螺纹孔,侧板的上表面位于螺纹孔的中间开设有插槽,插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板。相比起现有技术,本专利通过设置固定板、导流板和支撑板,使得在遇到下雨天时雨水进入到细沙层,使得土壤中的腐蚀物质与水融合,经过导流板将其导入到两侧的土壤中,防止进入到管道之间的空隙中,更能防止细沙变重进行压迫管道,使得细沙全部压在导流板上,解决了细沙变重压迫管道导致管道断裂和进入管道空隙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