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784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40452.1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7D307/68 , C07D491/107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手性四氢呋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步骤如下:于有机溶剂中,经铱金属催化,在酸酐和碱存在下,羧酸类化合物I和环丙烷类化合物II经不对称环化反应,以高产率和对映体选择性得到高价值的含手性四氢呋喃类化合物III,具有高化学选择性和官能团耐受性;所述铱催化体系由铱盐和手性配体提前络合而成,结构如Ⅳ所示。
-
公开(公告)号:CN11993049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30489.5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7D207/277 , C07D405/04 , C07D487/10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一种多取代吡咯烷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过程如下:#imgabs0#R1为烷基取代的苯基、三氟甲基取代的苯基、氰基取代的苯基、甲硫基取代的苯基、二甲氨基取代的苯基、烯基取代的苯基、炔基取代的苯基、萘基、苯并噻吩基、环己基、苄基、吲哚基、R2为长链的烷基、苯基、R3、R4为氰基、酯基,R3、R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以不同取代的叠氮和乙烯基环丙烷作为原料,以钯和膦作为催化体系,实现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具有多取代的吡咯烷酮类化合物,目标产物的收率高达90%。本发明使用廉价易得的钯和膦,催化剂成本低。本发明所用叠氮类底物易于制备,不具有爆炸性,底物适用范围广泛,有效实现二氧化碳的高价值利用,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67045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203075.5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长径比的铜银同轴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电化学置换反应使银纳米粒子包覆在铜纳米线表面,同时保持铜纳米线的完整的一维结构,铜银保持同轴的核壳结构,表面银的厚度随着反应物量的增加变厚或变薄,最终形成具有高长径比的铜银同轴纳米线。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产率较高,便于大规模生产,且得到的铜银同轴纳米线作为催化剂在工业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