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0887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337116.X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嵌入式消息总线设计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配置消息总线参数,包括进程名、消息最大长度、消息缓冲个数、消息主题以及主题订阅方;初始化共享内存,创建有名共享内存及其中的链表数据结构和互斥锁;生成发布订阅关系,配置缓冲区,形成消息总线网络拓扑结构,并设置消息总线回调函数;设置异步通信模式和采用接口阻塞与超时机制的同步通信模式,以实现异步消息、同步消息的发送与接收处理。本发明共享内存便于内存容量配置和消息流向控制,具备消息总线发布订阅功能且支持同步通信模式,可以实现进程间同步,降低应用层软件设计复杂度,适用于电力系统二次设备进程间数据快速交互和同步。
-
公开(公告)号:CN11759520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370712.8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配网DTU弱馈侧故障量启动的方法及装置,包括:通过配电线路两侧的配网DTU装置对电流电压通道进行AD采样,计算生成配网DTU装置的差动采样数据并循环纪录;当配电线路的一侧识别到扰动时,开始发送当前本侧最新计算的差动采样数据给对侧;当配电线路的另一侧收到差动采样数据且该侧未识别到扰动时判定该侧为弱馈侧,发送数据的一侧为非弱馈侧,弱馈侧收到非弱馈侧发送的差动采样数据后开始向非弱馈侧发送最新的差动采样数据,和之前循环纪录的历史差动采样数据;非弱馈侧收到弱馈侧最新和历史的差动采样数据,拼接为完整的采样波形后,非弱馈侧的差动保护装置启动。本发明能够实现线路两侧基于历史采样数据快速同步启动,提高了配电网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0510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10801.9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5/78
Abstract: 一种片内多业务数据解析与调度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片内单个应用配置文件的构建方式来实现对片内IsDB配置文件的构建;步骤2,基于所述IsDB配置文件构建所述片内单个应用和所述片内IsDB之间的数据接口、所述片内IsDB的外部数据接口;步骤3,采用MQTT协议,通过所述接口实现所述片内单个应用的数据收发。本发明方法简单、构思巧妙,通过在配置文件中增加数据表内容的方式实现了数据调度的简洁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317719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41056.0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按角色分工的继电保护装置人机界面菜单显示方法,在现有继电保护装置HMI菜单的基础上,增加登录界面和三级菜单权限,登录界面按登录角色设计,不同的登录角色具有不同的三级菜单权限,从而实现IEC 62351标准要求的网络安全。在登陆过程中,提取登录角色的密码或身份特征进行密文加密操作,与装置内存储的加密的密码或身份特征密文匹配,两者一致登陆成功,否则返回登陆界面。登录角色在登录界面成功后,对应的功能权限激活,根据激活功能生成对应的实例化可操作菜单,实现了角色、权限与界面关系对应,整个操作菜单界面可以保留原有的风格,也可以简化为全部实例化的全新菜单,对于低权限级别的人员来说,全新菜单界面更简洁、更清晰。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0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12281.9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存分区的保护设备平台实时库构建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区构建应用库表结构和平台库表结构,构成平台实时库表结构并与数据模型文件进行映射;建立平台实时库表结构的数据同步机制,包括更新机制和发布机制;建立平台实时库表结构的索引机制,包括基础索引机制和快速索引机制,完成平台实时库构建。本发明库表结构与数据模型文件结构解耦,应用库表扩展灵活,可满足人机交互界面、打印和规约等高级应用快速存取和搜索的实时库需求,有助于提高保护设备的稳定性,可以快速完成实时库的移植功能,降低各平台不同实时库的维护难度和维护成本,提高新平台软件的开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8007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24318.8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配网DTU提升5G差动数据可靠性的方法和系统,包括:通过配网DTU装置的采样数据报文组帧发送模块发送采样数据报文,采样数据报文包括最新采样数据和等间隔历史冗余采样数据;配网DTU装置的采样数据报文接收处理模块接收其他配网DTU装置的发送的采样数据报文时,丢弃采样序号逆序的点,按序号顺序接收最新采样点和因此前传输丢帧导致序号缺失的采样点;根据采样报文数据中的历史冗余采样数据对丢失位置的采样点进行补点,得到完整采样数据。本发明能够解决基于5G网络实现配网差动保护功能时,因5G网络通信质量低导致差动保护功能无法稳定投入运行的问题,提高了配电网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5805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959309.8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H02H7/00 , H02J13/0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继电保护装置的数字孪生设计方法和系统,基于继电保护装置实体结构和功能,设计继电保护装置数字孪生模型;使用继电保护装置数字孪生模型,在设计阶段仿真预测继电保护装置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产品性能,并根据仿真预测结果优化继电保护装置数字孪生模型。本发明无需先制造出继电保护实体装置,就能对设计方案的质量和可制造性进行评估,可降低继电保护装置的研发成本和产品研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010971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12448.X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实现二次设备可视化插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二次设备的特点,建立插件使用的二次设备数据结构;定义插件实体类,分别定义接口类与实现类,供应用程序调用,以实现可视化功能模块的动态加载;应用程序通过调用步骤2定义的所述插件的接口类,实现二次设备可视化的所有操作;利用步骤1定义的数据结构,插件添加应用程序提供的数据,实现二次设备可视化绘制的功能;通过配置文件的方式定义图元风格和互操作行为;应用程序调用可视化插件实现二次设备可视化。本发明实现二次设备可视化功能,从而降低应用系统软件设计的复杂性,简化程序设计,减少开发人员在二次设备可视化方面的工作量,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6403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011116753.0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6/81 , G06F16/83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对象的电力数据分类与通信的方法。本发明具体公开了步骤1,基于预先建立的XML配置文件对电力业务数据进行抽象化定义和实例化配置,生成实例化数据;步骤2,基于特定的通信规约和所述XML配置文件实现所述实例化数据的通信交互,或者基于所述实例化数据进行数据的筛选分类,生成分类数据并展示。基于本发明中的方法,可以更好地降低数据模型和业务处理与数据通信的耦合度,减少重复开发工作量,提升程序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79529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011420430.0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6/13 , G06F16/172 , G06F16/16 , G06F16/14
Abstract: 一种面向智能变电站IED报文的索引展示方法及系统,解析SCD文件采集报文特征信息形成映射字典,遍历报文文件采集报文分类特征信息形成报文分类索引,构建报文的环形缓存空间,并且预加载由后台线程动态解析的报文详细信息,按照报文的分类,实现报文的简要信息和详细信息的索引展示。该方法能够直观地、快速地浏览展示报文信息,当用户进行报文简要信息浏览时,后台线程进行动态解析和预加载,显著节约内存空间,提升了运行效率。通过合理设置后台线程动态解析的报文条数,避免显示界面延迟、卡顿等现象。对于工程现场进行调试或检测的人员而言,降低了对IEC61850标准及其它相关规程规范的依赖性,提升了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