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7647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010236268.0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1 , G08B21/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综合能源模型的综合能源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通过构建综合能源全网水热电气站点模型,进行全网水热电气站点模型数据采集,各种能源分量数据和总表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各种能源故障类型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各种能源故障量测点定时统计分析故障率,故障时长,进行综合评估,按评估类型和评估故障等级进行综合排序,得出影响最大的故障点,故障原因,通过故障驱动系统进行故障指令分发,告警通知,减少故障时长,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的优质,可靠的能源提供。
-
公开(公告)号:CN11119901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010052603.1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能源互联网潮流计算的热力网络节点模型及其计算方法,通过建立热力网络潮流节点模型,用热力节点的供水温度、回水温度、供水压力、回水压力作为网络状态量,用节点净注入流量为零、节点的注入能量和为零作为基础模型,实现热力潮流计算。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计算最小热力网路回路环节、不采用流量作为状态量,方便与电网的节点模型组合,采用牛顿法等常规一体化潮流算法,收敛性好,编码容易,提高了潮流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0207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149294.X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居民负荷需求响应优化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居民负荷需求响应初始信息;根据可改变使用时间的负荷需求响应优化策略,确定各可改变运行时间的设备在各时段的运行状态;根据可调节功率的负荷需求响应优化策略,确定各可调节功率的设备的目标控制温度与电价的关系;获取当前运行时段及电价,对各可改变运行时间的设备和可调节功率的设备的实时需求响应进行运行控制。本申请基于分时电价的需求响应,针对可改变运行时间的设备与可调节功率的设备这两大类能够参与需求响应的负荷,分别提出了一种简单易于实施的需求响应优化控制策略,实施简单、容易在需求响应设备中实现和需求响应工程中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46525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431422.6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包含设备健康度的综合能源用能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综合能源系统参数,建立系统优化目标函数,以用能设备运行费用除以健康度的和最小为系统控制目标;步骤2,根据用能设备的总产量,能源需求建立源荷平衡约束;步骤3,用能优化模型求解,得到各用能设备的优化产量控制目标;步骤4,下发控制指令给个用能设备,实现优化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目标函数中包含了设备健康度指标。在设备排产过程中,考虑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因素,比起单纯的费用最小模型更适合生产运行的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2465254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011431422.6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Q50/04 , G06F30/20
Abstract: 一种包含设备健康度的综合能源用能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综合能源系统参数,建立系统优化目标函数,以用能设备运行费用除以健康度的和最小为系统控制目标;步骤2,根据用能设备的总产量,能源需求建立源荷平衡约束;步骤3,用能优化模型求解,得到各用能设备的优化产量控制目标;步骤4,下发控制指令给个用能设备,实现优化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目标函数中包含了设备健康度指标。在设备排产过程中,考虑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因素,比起单纯的费用最小模型更适合生产运行的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1476471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236268.0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综合能源模型的综合能源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通过构建综合能源全网水热电气站点模型,进行全网水热电气站点模型数据采集,各种能源分量数据和总表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各种能源故障类型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各种能源故障量测点定时统计分析故障率,故障时长,进行综合评估,按评估类型和评估故障等级进行综合排序,得出影响最大的故障点,故障原因,通过故障驱动系统进行故障指令分发,告警通知,减少故障时长,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的优质,可靠的能源提供。
-
公开(公告)号:CN11119901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2010052603.1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能源互联网潮流计算的热力网络节点模型及其计算方法,通过建立热力网络潮流节点模型,用热力节点的供水温度、回水温度、供水压力、回水压力作为网络状态量,用节点净注入流量为零、节点的注入能量和为零作为基础模型,实现热力潮流计算。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计算最小热力网路回路环节、不采用流量作为状态量,方便与电网的节点模型组合,采用牛顿法等常规一体化潮流算法,收敛性好,编码容易,提高了潮流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49895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1390852.0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谭志海 , 赵凤青 , 张磊 , 李鹏 , 刘育权 , 黄晓彤 , 齐文斌 , 李勇刚 , 乔峰 , 于力 , 徐全 , 白浩 , 熊文 , 黎洪光 , 黄堃 , 马捷然 , 郑欣 , 郭晓斌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适用于断路器负荷开关混合配电网的分布式自愈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配电网络,包括:根据开关的物理、应用类别及开关与线路区段之间的连接关系,确定联络开关及出线开关对应关系并划分通信组;根据出线开关对应关系,监测多个开关下游的线路区段的信息;通过监测到故障信号的开关向相邻的开关发送故障信号;控制满足第一隔离条件的第一开关断开以使其下游区段断电;在下游相邻的第二开关满足第二隔离条件时控制其断开以精确隔离故障区域;在第一开关满足恢复条件时控制其闭合以恢复非故障区域。本公开实施例能够在发生故障时使得断路器与负荷开关分合闸相互配合,从而定位及隔离故障区域,并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0950889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498596.7
申请日:2018-12-0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分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配电网馈线运行状态在线风险评估方法,配网馈线集合,读取各馈线的数据、设备维修状态数据;分别计算各馈线的零序电流风险、负荷不平衡度、负载率、长度风险评估、缺陷风险、重要程度;确定各馈线重要程度确定,通过馈线段所接的重要用户的数目、区域系数,评价重要程度;综合评估各馈线的实时风险综合评估指标值;对各馈线,按综合评估指标值大小排序,将其中评估指标值最大的馈线确定为最风险最大的馈线;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风险评估方法中概率与后果难以获取的难题,有利于配网运行和管理人员从不同角度掌握当前的配电网风险,为消除配网安全隐患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532667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710000604.X
申请日:2017-01-03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维芳 , 文安 , 金鑫 , 丁晓兵 , 何锡祺 , 魏承志 , 刘琨 , 牟敏 , 张国翊 , 朱海龙 , 连伟华 , 谭志海 , 徐骏 , 赵凤青 , 乔峰 , 许健 , 孙秋鹏 , 赵玉 , 朱本亮 , 齐文斌
Abstract: 一种智能配电网差动保护参数网络拓扑自适应方法。本发明的智能配电网差动保护参数网络拓扑自适应方法具体方法和步骤为:(1)配电网网络拓扑变化检测;(2)网络拓扑变化影响保护设备分析;(3)形成差动保护网络拓扑参数配置文件;(4)退出相应保护设备的差动保护功能;(5)网络拓扑参数配置文件下发;(6)投入相应保护设备的差动保护功能;(7)形成网络拓扑参数配置文件更新日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能充分描述分布式电源特点,支撑各类含分布式电源的应用。(2)对现有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影响最小,现有的中压配电网已成熟使用的应用软件无需修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