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0060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03702.9
申请日:2024-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控制电流波形改善电弧增材制造成形及性能的装置和方法,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包括电弧增材制造设备、氧化物监测及反馈控制系统、增材形貌监测及反馈控制系统,电弧增材制造设备完成增材沉积工作;氧化物监测及反馈控制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并反馈沉积层前壁面未增材区域特定元素光谱信号,控制直流反接(EP)阶段的电流,控制阴极清理作用,实现对增材沉积层性能的调控;增材形貌监测及反馈控制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并反馈沉积层的形貌信息,控制直流正接(EN)阶段的电流,控制沉积层的形貌。本发明能够实时控制增材沉积层的形貌同时减少增材结构件气孔、改善增材结构件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72786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45877.5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 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 , 山东产研强远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IPC: B23K26/348 , B23K26/082 , B23K26/142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氧化膜激光‑电弧复合清洗方法,涉及铝合金焊接/增材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用激光清洗去除母材/工件表面一致深度的氧化膜,由于表面氧化膜/污渍厚度不一,激光清洗后表面残余氧化膜将以散点形式分布。后紧跟电弧阴极清洗,此时阴极斑点将自动寻找残余氧化膜,实现氧化膜的定点清洗。本发明能够最大程度地去除铝合金表面的氧化膜,清洗区域可自由调节,不会对母材组织造成明显不良影响,可以做到随清随焊,有效防止氧化膜的再生,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9102696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0738890.4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主动安全思想的交叉口冲突预警系统,适用于行政办公区、科技园区、高档社区等交叉频密的路段。该系统通过车辆和路侧设备间的实时信息交互,优化交叉口车辆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提高路段的通行能力与行车安全。系统由数据采集设备和信号传输设备组成,冲突预警逻辑主要分为数据采集、环境感知、危险评估以及决策执行四部分。系统通过路侧数据采集设备实时检测主路、支路的车辆/行人信息,通过判断两方向车辆是否满足冲突发生阈值,确定是否启动冲突消解算法,并根据车辆优先权计算,确定对哪个方向车辆发出预警信号,最终达到消解交叉口冲突的目的。本发明弥补了小间距街区交叉口安全设计方面研究的不足,具有较强的实用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0269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738890.4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主动安全思想的交叉口冲突预警系统,适用于行政办公区、科技园区、高档社区等交叉频密的路段。该系统通过车辆和路侧设备间的实时信息交互,优化交叉口车辆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提高路段的通行能力与行车安全。系统由数据采集设备和信号传输设备组成,冲突预警逻辑主要分为数据采集、环境感知、危险评估以及决策执行四部分。系统通过路侧数据采集设备实时检测主路、支路的车辆/行人信息,通过判断两方向车辆是否满足冲突发生阈值,确定是否启动冲突消解算法,并根据车辆优先权计算,确定对哪个方向车辆发出预警信号,最终达到消解交叉口冲突的目的。本发明弥补了小间距街区交叉口安全设计方面研究的不足,具有较强的实用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498275C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610114431.6
申请日:2006-11-1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行板电容驱动的微结构扭转疲劳实验装置,属于微纳米尺度材料特性基础研究领域。该装置共有三个电极,驱动电极1接交流电,通过该电极的底电极层与第一悬置平板(9)构成平行板电容驱动器,实现对悬置平板的垂直驱动。电极(2)的底电极层与第二悬置平行板(10)构成平行板电容传感器,通过外接振幅检测电路来获得实验过程中悬置平板与底电极之间间距的变化。第三个电极(11)接地。试样(7、8)为一个处在平板中轴线上的悬臂梁,其一端与固定块相连,另一端在悬置平板的带动下受到扭力作用。该装置具有加工简单,操作方便,容易获取真实实验数据,真实模拟MEMS构件的扭转应力环境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963444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10114431.6
申请日:2006-11-1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行板电容驱动的微结构扭转疲劳实验装置,属于微纳米尺度材料特性基础研究领域。该装置共有三个电极,驱动电极1接交流电,通过该电极的底电极层与第一悬置平板(9)构成平行板电容驱动器,实现对悬置平板的垂直驱动。电极(2)的底电极层与第二悬置平行板(10)构成平行板电容传感器,通过外接振幅检测电路来获得实验过程中悬置平板与底电极之间间距的变化。第三个电极(11)接地。试样(7、8)为一个处在平板中轴线上的悬臂梁,其一端与固定块相连,另一端在悬置平板的带动下受到扭力作用。该装置具有加工简单,操作方便,容易获取真实实验数据,真实模拟MEMS构件的扭转应力环境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963443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10144293.6
申请日:2006-12-0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原理的微结构弯扭疲劳试验装置,属于微机电系统技术基础研究领域。本装置主要包括有基底(1)、超磁致复合层伸缩薄膜和“T”型试样(2),超磁致复合层伸缩薄膜分为三层,中间一层为基片(4),在基片(4)的上下分别镀有负超磁致伸缩薄膜(3)和正超磁致伸缩薄膜(5)。其中,在基底(1)的中心有一凹槽,超磁致复合层伸缩薄膜设置在该凹槽内,其一端固定在基底(1)上构成悬臂梁,另一端与“T”型试样(2)中间的一端固定连接,“T”型试样(2)的另两端分别固定在基底(1)上。本发明使试样处于弯扭的多轴受力环境中,与MEMS典型器件的受力环境相类似,其研究结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948942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610114436.9
申请日:2006-11-1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梳状驱动MEMS双轴拉伸疲劳特性实验装置,属于微纳米尺度材料特性基础研究领域。该装置共有两个电极(1,2),其中电极(2)接交流电,通过多晶硅结构层连接到固定梳齿(12、13)。另一个电极(1)接地,通过结构层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悬臂梁与梁另一端的悬置梳齿连接。接交流电的两组固定梳齿与接地的两组悬置梳齿交错设置从而构成两组梳齿静电驱动器。两个相互垂直的悬臂梁交叉部分为疲劳试样。本发明中使得试样(悬臂梁的公共部分)(7)处于典型的双轴拉伸应力状态下,克服了传统MEMS实验装置仅能够模拟试样的单轴拉伸和弯曲应力状态的不足;这样对于MEMS疲劳特性的研究非常有利。
-
公开(公告)号:CN100498276C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610114435.4
申请日:2006-11-1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MEMS拉伸扭转疲劳特性实验装置,属于微纳米尺度材料特性基础研究领域。该装置主要组成部分有:平行板电容驱动器,平行板电容传感器,梳状电容驱动器,梳状电容传感器,接地电极,拉伸驱动电极,扭转驱动电极,拉伸检测电极,扭转检测电极。实验过程中,通过拉伸驱动电极和扭转驱动电极分别为平行板电容驱动器和梳状电容驱动器提供交流电信号,使疲劳试样同时受到交变的拉伸和扭转应力。平行板电容传感器和梳状电容传感器分别通过拉伸检测电极和扭转检测电极接直流电,可以检测疲劳试样的拉伸和扭转幅度。该微疲劳试验结构装置具有加工容易,操作简便等特点,对MEMS结构强度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0491961C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610114436.9
申请日:2006-11-10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梳状驱动MEMS双轴拉伸疲劳特性实验装置,属于微纳米尺度材料特性基础研究领域。该装置共有两个电极(1,2),其中电极(2)接交流电,通过多晶硅结构层连接到固定梳齿(12、13)。另一个电极(1)接地,通过结构层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悬臂梁与梁另一端的悬置梳齿连接。接交流电的两组固定梳齿与接地的两组悬置梳齿交错设置从而构成两组梳齿静电驱动器。两个相互垂直的悬臂梁交叉部分为疲劳试样。本发明中使得试样(悬臂梁的公共部分)(7)处于典型的双轴拉伸应力状态下,克服了传统MEMS实验装置仅能够模拟试样的单轴拉伸和弯曲应力状态的不足;这样对于MEMS疲劳特性的研究非常有利。
-
-
-
-
-
-
-
-
-